達吉雅娜給奧涅金的信

達吉雅娜給奧涅金的信

達吉雅娜應當算是作者心目中的完美女性——純真,樸素,堅貞。這封情書是她見到奧涅金後,輾轉一夜,終於鼓起勇氣向對方做出的表白。少女的靈魂是那樣純潔無邪,然而終於被奧涅金拒絕。多年後,奧涅金在宴會上見到已為人婦的達吉雅娜,勾起往事回憶,愛慕之情油然而生,在大病一場後寫信給對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達吉雅娜給奧涅金的信
  • 外文名:Письмо Татьяны к Онегину
  • 寫信人:達吉雅娜
  • 收信人:奧涅金
  • 內容:表白情書
  • 書作者:普希金
原文,評價,人物分析,達吉雅娜的形象分析,奧涅金的形象分析,

原文

達吉雅娜給奧涅金的信
我在給您寫信——還要怎樣呢?
我還能說什麼?
現在,您已經決定,我知道,
用沉默的蔑視給我懲罰。
但只要您對我悲慘的命運
能抱著即使一絲兒憐憫,
我相信,您就不會置不作答。
起初,我本想力持沉靜,
那么,一定的,您就不知道
我有怎樣難言的隱情。
我會沉默,要是我能盼到:
在我們村子裡可以看到您
哪怕一禮拜一次,時間短暫,
只要我能聽見您的聲音,
並且和您有一兩句閒談,
以後就盤算這一件事情,
茶思飯想,直到再一次會見。
可是我聽說,您不好交際,
這荒僻的村子令您厭膩,
而我們……儘管對您很歡迎,
卻沒有什麼能讓您垂青。
為什麼您要來訪問我們?
否則,在這冷僻的村子,
我就一直也不會認識您,
也不會感到痛苦的熬煎。
也許,這靈魂的初次波濤
誰知道?)會隨著時間消沉,
創傷會平復,而我將尋到
另一個合我心意的人,
成為忠實的妻子,慈愛的母親。
另一個人!……呵,絕不!我的心
再沒有別人能夠拿走!
這是上天的旨意,命中注定
我將永遠是為你所有。
我過去的一切,整個生命
都保證了必然和你相見,
我知道,是上帝把你送來的
保護我直到墳墓的邊沿……
我在夢中早已看見你,
就在夢裡,你已是那么可親,
你動人的目光令我顫慄,
你的聲音震動了我的靈魂……
呵,不,誰說那只是夢境!
你才走來,我立刻感到熟悉,
全身在燃燒,頭暈目眩
我暗中說:這就是他,果然!
可不是嗎?每當我幫助
窮苦人的時候,或者當心靈
激動地感到思念的痛苦,
只有在祈禱中尋求平靜,
那一刻,那可不是你的聲音?
我聽著你輕輕和我談心。
就在我寫信的這一刻,
透明的夜里,那可不是你,
親愛的影子,在屋中掠過,
在我的枕邊靜靜佇立?
可不是你在溫柔地絮語,
給我希望和愛情的安慰?
呵,你是誰?是衛護我的
安琪兒,還是騙人的魔鬼?
告訴我吧,免得我懷疑。
也許,這一切不過是虛無,
是無知的心靈的夢囈!
而命運另有它的擺布……
那就隨它吧!從現在起,
我把命運交在你手裡,
我流著淚,懇求你的保護……
請想想,我是這么孤獨,
在這裡,沒有人理解我,
我的萬千思緒自會萎縮,
我也將隨著它無言地沉沒。
我在等待:只有你的目光
能夠點燃我內心的希望,
或者,唉,給我應有的譴責,
讓這沉重的夢永遠斷喪!
打住吧!我不敢重讀一次……
羞恥,恐懼,都已把我窒息……
但我只有信賴您的正直,
我向它大膽地呈獻了自己……

評價

在這裡看到查良錚先生譯的歐根奧涅金,對我來說實在是個驚喜。我為了找這個譯本,找遍了學校圖書館、市圖書館,新華書店、網上書店,甚至舊書攤,但我所在的城市太小,而所呆中學的圖書館裡有三個譯本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卻找不到查良錚先生譯的這一本。
我在很久前看過一個譯本,就已經很喜歡了,覺得已經翻譯得很不錯了。前段日子無意間在網上看到“達吉雅娜寫給奧涅金的信”以及“奧涅金的回答”兩段,頓覺跟以前讀的韻味不同,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一看譯者,天!是查良錚——不就是穆旦嗎!怪不得,只有這樣的詩人才譯得出這樣的詩!那樣精雅、流麗,而深沉、蘊藉,我不能想像更好的達吉雅娜的情書,也不能想像更好的奧涅金的回覆!
於是我瘋了,發動學生幫我找,打電話到書店查,但這本書太老了,沒有辦法。網上瀏覽只是懷著微茫的希望,睜著疲倦的眼睛,覺也不睡,也許是感動了上天,我終於撞到這裡來了。
我不認識樓主,也不知道他那位最熱愛的朋友是誰,但我深深地感謝他們,感動得要流淚。徐志摩說:“一別三年多了,康橋,有誰知道我這思鄉的隱憂?”哎,又有誰知道我渴慕這本書的隱憂呢?倘知道一點,便會原諒我在這裡的誇張了。
我已經把上面的詩列印了,走到哪裡帶到哪裡,一有空暇便拿出來回味。同時日夜盼望著看到下面的部分。
身邊的人多不能理解這份痴,但我還是極滿足的,在眼睛望不到的另一個地方,也有人有同樣的痴,雖然並不相識,但天涯共此時。

人物分析

達吉雅娜的形象分析

達吉雅娜是詩人的“忠實理想”,奧涅金則是他“奇怪的伴侶”.普希金更願意也更直接地在詩中將達吉雅娜視為自己理想的結晶。
因而從普希金的創作意圖來說,達吉雅娜的思想感情應該高於“多餘人”的第一位代表奧涅金,這個女性形象雖然在普希金的生活圈子裡有許多生活原型,但她在詩中是更完美、神聖和純潔的民族精神化身。
從奧涅金和達吉雅娜這兩個主人公的關係而言,達吉雅娜是更為主動和穩定的軸心,在構思上她也首先出現在普希金的夢裡,“跟她在一起”的奧涅金雖然在全書中貫穿主要情節線索、生活場景出現諸多變化,但與達吉雅娜始終明確的生活位置相比,奧涅金就象一顆不安份的英魂,在每一次變化和游移中都沒能確定自己的合適位置。
達吉雅娜的重大變化。這個變化使她在與奧涅金重逢之前也已經不再是:“精神世界相當狹隘”的普通鄉村姑娘。在達吉雅娜的成長曆程里,善良的奶娘和歐洲浪漫主義文學鑄就了她最初的思緒和冥想中的夢境。第一次愛情被奧涅金冷漠拒絕雖令她淚水漣漣,但也因此打碎了她的許多朦朧幻想和不切實際的狂熱。最值得注意的是,普希金安排了一次奧涅金缺席時的達吉雅娜拜訪,讓漫步在鄉間小路的達吉雅娜無意中來到奧涅金的莊園,並走進了奧涅金的書房,探尋她夢中情人的真實世界。達吉雅娜不無顫慄地發現了奧涅金對什麼感到驚奇,對什麼樣的思想和情感表示欣賞,對什麼表示默默同意。她在這些書上看到了奧涅金“赤裸裸的心”,和他那一類人的共同命運。
在走進奧涅金的書房之前,達吉雅娜只為自己的情感和孤寂而傷心落淚,但在奧涅金書齋里的細心閱讀為她展示了紛繁複雜的外面的世界,她因此而走進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視野和精神領域,對人生的痛苦和理想的追求有了更深層的理解。當她將往日夢中那個既朦朧又神秘的奧涅金與她眼前這個赤裸的奧涅金的靈魂融為一體的時候,她饑渴的心靈因此獲得特有的養份,她與奧涅金的這段戀情也因此成為她感情世界的一次洗禮,理智活動的一次愉悅,以及她珍藏心中的一份精神的財富。
正是有過這樣經歷的達吉雅娜才能夠在後來上流社會的圈子裡表現得那樣儀態大方、眉清目慧,渾身上下找不到一點兒粗俗的蹤影。
“我既然嫁了別人,就要對他忠貞。”這句曾讓許多評論家驚嘆的壓卷台詞,在我國一些外國文學教材上被認為是表現了這個人物的“局限性”,表現了與她高尚心靈相衝突的麻木的世俗道德觀。但從人物性格的邏輯和完整性來看,這句台詞表現了普希金對人生世態的成熟理解和準確傳達。這句話表現了達吉雅娜這個人物性格中堅定的一面,雖然奧涅金與達吉雅娜在天性和對社會的批判上是共同和相通的,但在許多方面也是相對立的,比如達吉雅娜與人民和普通生活方式的聯繫更為密切,與奧涅金式的“多餘人”相比,她不僅顯得更為純潔和聖潔,而且也更為深沉和執著。她對待生活的態度更接近於一個普通俄羅斯婦女對人生的坦然、質樸和忍辱負重的堅毅。與其說達吉雅娜忠實於她所不愛的丈夫,不如說她忠實於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對苦難的態度,而這,實際也即忠實於奧涅金曾對她起過的啟蒙作用,忠實於她對奧涅金的深摯友情和愛情。因而這句表示“忠實”的台詞並不影響達吉雅娜這個形象的美學高度,相反也因此而更鮮明地體現了俄羅斯民族氣質及這種氣質的複雜性和內在力量。
達吉雅娜這個人物也具有“多餘人”的色彩,她的悲劇意義並不亞於奧涅金,如果說奧涅金可能在被達吉雅娜拒絕的痛苦中更生,那么達吉雅娜在告別了奧涅金後只可能在她深惡痛絕的上流社會裡逐漸被窒息,或者她心中的痛苦也可能逐漸化為無生命的冰冷的麻痹。總之,達吉雅娜與奧涅金一樣,只有覺醒,沒有真正的反抗。雖然這種評論在理論上是成立的,但也是不夠深入的。對“多餘人”形象的“進步性”、“局限性”兩分,使得讀者以為他們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是有限的,以為“多餘人”雖在思想感情上代表了時代的進步之聲,但在“平民知識分子”或“革命民主主義者”出現之後,他們就只能被歷史無情地淘汰。

奧涅金的形象分析

普希金在奧涅金身上準確地概括了當時一部分受到進步思想影響但最終又未能跳出其狹小圈子的貴族青年的思想面貌和悲劇命運,從而成功地塑造出了俄國文學中的第一個“多餘人”形象。“多餘人”是19世紀俄國文學中所描繪的貴族知識分子的一種典型。他們的特點是出身貴族,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們雖有高尚的理想,卻遠離人民;雖不滿現實,卻缺少行動,他們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只能在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費自己的才華。他們既不願站在政府的一邊,與上流社會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對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他們很是心儀西方的自由思想,他們也很不滿俄國的現狀,又無能為力改變這種現狀,然而他們又是大貴族和權勢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與底層人民相結合以改變俄國的現狀。 最早是在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里的主人公“奧涅金”身上體現的,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多餘人”的鼻祖,而這一形象真正的廣為流傳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多餘人日記》之後才更加深入人心的。之後又有赫爾岑《誰的罪過》中“別爾托夫”,萊蒙托夫《當代英雄》中的“畢巧林”,屠格涅夫《羅亭》中的“羅亭”,岡察洛夫《奧博洛莫夫》中“奧博洛莫夫”等。 用作家們自己的話來說,“多餘人”群像是“既非孔雀,又非烏鴉”的中間人物。他們既有缺點,又有優點;而且他們的缺點除了與他們自己思想、階級上的局限性有關外,更多的還是他們所處時代的局限性。從葉甫蓋尼·奧涅金到奧勃洛摩夫,整個俄國社會越來越腐敗,這是其背景;而諸“多餘人”形象越來越齷齪便是其表現了。所以,作家們通過這些人物主要是反映現實的黑暗,希望改變現實,扭轉時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