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清戰役

道清戰役

道清戰役是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1月21日至4月1日,八路軍第129師太行軍區部隊在道(口)清(化,今博愛)鐵路南北和平漢、新(鄉)汴(開封)鐵路之間地區,對日偽軍所進行的一次進攻性戰役。

基本介紹

  • 名稱:道清戰役
  • 地點:河南省新鄉、鄭州、開封地區
  • 時間: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1月至4月
  • 參戰方:八路軍,日偽軍
  • 結果:八路軍獲勝
  • 傷亡情況:殲滅日偽軍2500餘人
  • 主要指揮官:張敬忠
背景,過程,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總結,

背景

盤踞於道清路南北地區的為日軍第117師團、偽興亞巡撫軍、偽第5方面軍獨立第14旅及國民黨豫北保全司令張敬忠等部。為開闢道(口)清(化,今博愛)鐵路兩側地區,打通太行根據地與豫西根據地的聯繫,八路軍太行軍區以第7、第8軍分區及平原分局黨校警衛團等部4個團又3個獨立營的兵力發動道清戰役,以消滅道清路兩則之日、偽、頑軍。

過程

第一階段

戰役第一階段以攻取道清鐵路以南的小董村、寧郭鎮(現均屬武陟縣轄)為中心,掃除偽軍據點。1月21日夜,太行軍區第7、第8軍分區主力部隊自九里山(修武北)等地南下,越過道清鐵路,奔襲小董、寧郭之偽軍。激戰至次日晨,相繼攻克兩據點,殲滅偽興亞巡撫軍、保全大隊及張敬忠部特務大隊大部。爾後,部隊主力會同警衛團及地方武裝進攻道清路以南、平漢路以西、沁陽以東地區日偽軍。戰至31日,先後攻克武閣寨(現屬博愛縣張茹集鎮轄)、程封(現屬武陟縣謝旗營鎮轄)、徐營鎮(現屬獲嘉縣轄)等日偽軍據點16處。此時,日軍慌忙以第1l7師團第390大隊分別由沁陽、博愛、焦作等處出動,分3路合擊在大油村(現屬武陟縣寧郭鎮轄)、樊莊(現屬武陟縣三陽鄉,即原小高鄉轄)一帶八路軍部隊。據此,太行軍區部隊選其薄弱一路,以3個團的兵力設伏於樊莊地區,當日軍進入伏擊區時,突然發起衝擊,全殲由焦作南犯日軍1箇中隊,僅大隊長隻身逃回,其餘各路日軍遭阻擊後,紛紛撤回。至31日,拔除武閣寨、程封、徐營鎮中和鎮(現屬獲嘉縣轄)、郇封(現屬修武縣轄)等16處據點,殲滅武陟等縣偽軍一個大隊又三個中隊。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以掃清道清鐵路以北地區日偽軍據點為主要目標。2月20日,太行軍區以3個團的兵力突然攻擊偽獨立第14旅旅部所在地五里源(現屬修武縣轄),以2個團攻擊外圍據點陸村(現屬焦作市馬村區九里山鄉轄)援主攻五里源部隊,經多次突擊未破,而攻擊陸村部隊獲勝後,亦轉入監視五里源之偽軍。是日黃昏,太行軍區部隊向五里源發起總攻擊,迅速攻入寨內,殲偽軍一部,其餘偽軍突圍逃跑。爾後,太行軍區部隊主力乘勝北上輝縣地區,相繼攻克趙固、峪河、百泉等重要據點,並襲入輝縣城關,收復除輝縣縣城以外的全部地區。
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主要是進占原武、陽武(今原陽)地區,繼續擴大戰果。日軍連遭打擊後,倉惶收縮兵力,增強修武、獲嘉、輝縣等城守備,而新鄉、鄭縣(今鄭州)、開封之間兵力空虛。太行軍區乘機以主力部隊挺進原武、陽武地區,展開攻勢作戰。3月22日夜,第7軍分區主力在武工隊的配合下,東越平漢鐵路(北平至武漢),突然襲擊原武外圍之王村、鹽店、葛莊等據點。日偽軍遭打擊後,紛紛撤進原武城內。太行軍區部隊兩度襲入原武城,爭取偽保全大隊300餘人反正,10天內攻克據點7處,殲滅日偽軍600餘人,掃清了原武全部外圍據點,控制了除原武、陽武縣城以外的大片地區。與此同時,第8軍分區主力一部南渡沁河,向溫縣、孟縣地區挺進,一度攻入溫縣城。至4月1日,戰役勝利結束。
澄清:道情戰役不涉及開封地區。因為道情戰役由道清鐵路得名,即從京廣線的道口經新鄉、輝縣、獲嘉、修武、焦作到博愛縣清化鎮沿線。

總結

此戰歷時70餘天,八路軍太行軍區共投入6個團又3個營的兵力,共殲滅日偽軍2500餘人,解放人口75萬,擴大解放區2000餘平方公里,建立了獲嘉、武陟、修武等4個縣抗日民主政權,使以新鄉為交點的平漢、道清、新(鄉)汴(開封)三條鐵路均暴露在太行軍區部隊直接打擊下。道清戰役是毛澤東發出關於"擴大解放區,縮小淪陷區"的號召後,八路軍第129師太行軍區組織的第一次較大規模的戰役行動。參加部隊之多、戰役時間之長、取得戰果之大,都是當時少有的。這次戰役,是八路軍由游擊戰向運動戰轉變的嘗試,是一次成功的運動戰。1945年4月11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出通報,肯定了道清戰役的經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