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思想淵源

道教的神學體系、組織形態,為一駁雜多端的構成體。它不是哲學性的老莊道家,但與之有密切關係,所以外人習稱為宗教的道家(ReligiousTaoism)與哲學的道家(PhilosophicalTaoism)有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教思想淵源
  • 類型:思想淵源
  • 分類:宗教的道家與哲學的道家
  • 定義:駁雜多端的構成體
簡介,教義部分,方術部分,醫術部分,倫理部分,

簡介

道教的神學體系、組織形態,為一駁雜多端的構成體。它不是哲學性的老莊道家,但與之有密切關係,所以外人習稱為宗教的道家(ReligiousTaoism)與哲學的道家(PhilosophicalTaoism)有別。道教為一本土宗教,深具原始巫教的特質,近於自然宗教;又任意選取先秦、兩漢以來諸家的學說,吸取重組,冶於一爐;甚至外來的印度佛教也被大量吸收變造,融為一體,成為獨特風格的道教思想。

教義部分

凡宇宙的生成、萬物根元之道的起源及其展開,乃取諸道家的本體論,與兩漢氣化哲學的宇宙生成論;至其天界結構,以三清之上,無上大羅天的玄都玉京山為最高天界的象徵,而其主治之神大上無極虛皇天尊等,則為宇宙創始者,乃神格化的道;類此複雜的天界結構與神統譜,諸如上清經派的真靈位業圖;以及作為懲罰所在的酆都地獄,實在是融合原始樂園、幽冥神話,與佛教曼荼羅、泥涅地獄等,成為道教的天地結構。

方術部分

凡符呪、劍鏡等法術,乃基於原始巫術與陰陽五行之說,加以精純化,其中兼含巫術(Magic)及擬科學(Pseudo-Science)等成分。至於驅邪祓厄的齋醮儀式,則為巫師儀式、儒家儀禮、佛教科儀,乃至民間禮俗的綜合組織,成為上祈國祚,下除民厄的宗教儀式。

醫術部分

以神仙思想為其核心,追求現世利益,藉以滿足個人的長壽永生與社會的安樂和諧等願望,深具樂園神話的情境。而其基本信念則基於氣化,深信氣為一定,而形體可以變化,乃基於變化神話、生物變化的擬科學觀察,與實際操作的物質變化經驗。道教探求不死的方法,可分作外丹、內丹兩大系統,以近於科學的精神嘗試煉丹,整理動、植、礦物中具有醫療價值的藥物,成為中國古代的化學與醫學。
其原始可溯至先秦兩漢的各種方術、醫術,歷經六朝,至於唐宋,形成煉丹術、鍊金術以及本草醫學。至其內丹,重在養氣調息,與巫師的宗教性體驗、方士的養生之學及醫者的衛生方法有密切的關係,經道教長期的研究,發展為一套中國式的生理衛生學,其中具有醫療性的現代醫學成分。

倫理部分

道教的各種戒規與通俗性倫理德目,乃廣泛吸收儒家道德,而以民眾通俗性道德為主,修訂成一簡易、有效的道德條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