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講堂

道德講堂

“道德講堂”於2009年11月在江蘇省常州市鐘樓區開始試點建設,從最初的社區道德講堂開始,至現在已經形成了各種社區企事業單位的室內道德講堂、依託廣播電台的“道德講堂空中課堂”、依託中國常州網的“道德講堂網路課堂”、公交線上的“道德講堂流動課堂”等組成了一套完整體系。

“道德講堂”從公民中汲取精華、獲得力量,又把“道德的種子”撒播到公民中去,和諧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獲得了存在和發展的空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講堂
  • 哲學思想:知行統一
  • 發起地:常州市鐘樓區星港苑社區
  • 地域歷史:季子故里,誠信常州
  • 實施時間:2009年
“道德講堂”的起源,道德講堂產生背景,歷史的積澱,社會的現狀,“道德講堂”產生的內在原因,百姓講身邊事是“道德講堂”不竭的生命力,文明城市創建助推“道德講堂”,多種關係和諧是“道德講堂”發展的條件,“道德講堂”產生的外在推動力,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推動力,政策支持的保障力,技術發展的支持力,宣講場所的親和力,道德講堂“五個一”流程,“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
“道德講堂”自從常州市鐘樓區星港苑社區第一課開講以來,從試點到推開,從規範到提升,從實踐到創新,做到了“只能被複製、沒有被超越”。期間,道德講堂堅持“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充分發揮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獨特優勢,運行機制不斷完善、品牌影響不斷擴大,已經成為“常人尚德”城市品牌的有力印證,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引擎,成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典型。

“道德講堂”的起源

“南有季子,北有孔子”。自古以來,常州就有“季子故里,誠信常州”的美譽。
2009年11月,常州市在鐘樓區試點建設“道德講堂”。截至2010年8月,鐘樓區建成127所“道德講堂”,開課2021場次,參加人數達91053人(次)。
2010年8月2日,常州市召開“辦好道德講堂,建好文明城市”工作動員大會,下發《常州市“道德講堂”建設實施意見》,在全市範圍內推開“道德講堂”建設。
——按照“由點及面,以點帶面”思路,率先抓好示範點建設。制定出台《常州市“道德講堂”示範點建設標準》和《百分考核細則》,細化量化建設標準,引導各示範點走上規範化道路。目前,全市建成“道德講堂”示範點72個,有效帶動面上工作整體提升。
——充分利用已有市民學校、小巷論壇、職工學堂、新市民夜校等陣地,綜合利用網路、手機報、電視、電台等現代化手段,形成室內室外、虛實結合的立體化陣地網路,為“講堂”實現功能最大化提供源泉。
——立足長效,科學推進。全市開展“道德積分”活動,樹立“好人好報”價值導向,引導民眾主動踐行核心價值,“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
在實踐中總結,在實踐中提高。目前,“道德講堂”呈現出“點上突破、連點成片,整體聯動、百花齊放”可喜局面。

道德講堂產生背景

歷史的積澱

縱觀五千年的中國可謂“道德之邦”。幾千年前,道德的種子便撒在了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抽枝吐葉,開出千姿百態的花。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今天,這片道德文化底蘊豐饒的土地上更是孕育出“道德講堂”的奇葩,且“一朵忽先變、百花其後香”,信仰道德、傳承道德、踐行道德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從老子的《道德經》到孔子的“仁義禮智信”,道德薰陶濃郁而厚重,這些都提供了肥沃的“道德土壤”。老百姓在這樣的環境滋養、耳濡目染下,自然會生髮出“講一講道德”這樣的創意和感想,“道德講堂”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悄然誕生了。

社會的現狀

現今的社會進入了一個複雜的、多元化的階段,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和財富的增加,社會結構和價值取向都發生了不同的變化。不得不承認,我們在思想道德領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去年10月,“小悅悅事件”帶給人們的衝擊還歷歷在目,近一段時間來 “問題奶粉”、“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的層出不窮也讓我們深思,這一切是否都表明我們當今的社會在某些領域、某種程度上出現了一些道德問題?人們不禁思考:我們的道德、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因此,通過道德建設來激濁揚清就迫在眉睫,“道德講堂”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應時應景產生了。

“道德講堂”產生的內在原因

百姓講身邊事是“道德講堂”不竭的生命力

深入探討“道德講堂”與以往的宣教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她進行宣講的主體發生了變化:原來的宣講人都是被評選出來的模範人物,老百姓是坐在台下來聽、來學習的,而在“道德講堂”這一形式中,走上前台講的多是老百姓自己。2011年2月,在常州市鐘樓區西林村開展了一堂主題為“道德講堂大家講,共話農民變市民”的“道德講堂”,村民張老太停好賣泡菜的三輪車也來參加,也要趕趕這“道德集市”,說說自己的幸福感受。
從這樣角色的變化就很好地回答了“道德講堂”由誰來講的問題。普通人都可以站出來給大家講,這樣許許多多的普通人就構成了“道德講堂”賴以生存、得以紮根的土壤,百姓構成“道德講堂”的主體,也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道德講堂”從民眾中汲取精華、獲得力量,又把“道德的種子”撒播到民眾中去,老百姓跟“道德講堂”沒有距離感,使之能夠深深地紮根在民眾中,百姓為其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文明城市創建助推“道德講堂”

文明城市創建是“道德講堂”得以產生的巨大推動力,“道德講堂”也成為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有效載體。
這些年來,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各地文明辦的積極投入,使公民在思想道德素質方面迅速提高,他們邀請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到百姓中言傳身教,讓“道德講堂”變得鮮活和豐滿起來。像常州、福州、蘇州、南通、包頭、廣州、南寧、東莞、嘉興等城市“道德講堂”就辦得有聲有色,“道德講堂”的好聲音逐漸傳揚開來。
“道德講堂”宣揚美德、引人向善,結果就是讓美德故事、道德理念在老百姓中“一傳十、十傳百”。“道德講堂”也從中獲得了存在和發展的動力。

多種關係和諧是“道德講堂”發展的條件

隨著“道德講堂”在常州產生並逐步推廣至全國,我們能夠看到“道德講堂”成為多種社會關係的交叉點。她成為百姓交往的良好場所,很多人就是通過“道德講堂”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道德講堂”里化解了鄰里矛盾;同時,“道德講堂”也成為連線政府和民眾的重要紐帶,政府可以把宣傳思想教育的內容因人因地的轉化成“道德講堂”講述的內容,並加以適度引導,這樣就使得老百姓樂於接受,也樂於與政府交流。如此一來,“道德講堂”就獲得了產生和發展的重要保障。

“道德講堂”產生的外在推動力

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推動力

“道德講堂”之所以能以“講堂”這樣“親民”的形式推廣開來,這與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導向密不可分。可以說,“道德講堂”的多種類型對應了“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社區”、“學習型系統”、“學習型機關”、“學習型企業”、“學習型村鎮”還有“學習型家庭”等等學習型組織。“道德講堂”建設就是學習型城市建設發展到一定階段而帶來的“轉型升級”,簡單的講,就是“你學我的優點,我學你的優點”。

政策支持的保障力

市場經濟追求利益最大化對公民道德提出了新的考驗,近年來,中央高度重視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後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的意見》等。黨的十六大以來的這十年,道德建設創新的底蘊更加深厚。今年,中央部委兩次在常州召開道德建設專題現場會,推廣“常州經驗”,從中央到地方,“道德講堂”迅速開花結果。

技術發展的支持力

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大大豐富了道德建設的形式和手段,一改以往傳統枯燥的說教,通過網路傳遞文字、圖片、聲音、視頻、手機簡訊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在華夏大地上掀起道德傳播的波瀾。例如,南通開設的廣播電台“空中道德講堂”、文明網的“網路道德講堂”和“QQ道德講堂”、以手機為渠道的“新市民手機報導德講堂”等,創新了方式方法,效果不俗。這樣的多手段、多形式使了“道德講堂”擺脫了單一的形式,使之成為人民民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事物,這也就保證了“道德講堂”產生之後能夠被廣泛接受。

宣講場所的親和力

“道德講堂”跟以往很大的不同在於她的宣講場所。“道德講堂”幾乎可以在我們社會的各個場所設立:學校、小巷、論壇、職工學堂、新市民夜校等等,而場所的普遍性並不意味著開設“道德講堂”的隨意性,而這些深入日常社會生活的場所能在短時間內拉近百姓與“道德講堂”的距離,遠離了高高在上的“廟堂”,這些地點為“道德講堂”深入民眾提供了便利,也為她的發生、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道德講堂進車廂成為公交流動課堂道德講堂進車廂成為公交流動課堂

道德講堂“五個一”流程

“道德講堂”按照“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等五個環節,推行“唱一首歌曲,講一個故事(看一部短片),誦一段經典,作一個承諾,送一份吉祥”的“五個一”流程。

“唱歌曲”

每次開講前,組織學唱一首“道德講堂”主題歌曲;

“學模範”

通過講述一個發生在民眾身邊的體現民族傳統美德、優秀革命道德與時代精神的典型事例或觀看一部道德建設先進人物事跡的短片,組織民眾學習道德模範

“誦經典”

組織誦讀一段中華傳統經典和道德格言;

“發善心”

與會人員依據自身實際,主動作出道德承諾或善舉;

“送吉祥”

與會人員互送吉祥卡或吉祥物,互送美好祝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