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悶悶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⑤。正復為奇,善復為妖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其政悶悶,其民淳淳
  • 外文名:The moral doctrine and its politics are stuffy, and its people are pure and pure
  • 出處:道德經
  • 作者:老子
  •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基本信息,原文,譯文,注釋,引語,評析,作者簡介,作品出處,

基本信息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原文

其政悶悶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⑤。正復為奇,善復為妖⑥。人之迷,其日固久⑦。是以聖人方而不割⑧,廉而不劌⑨,直而不肆⑩,光而不耀⑾。

譯文

政治渾沌,人民淳樸忠誠;政治清晰細密,人民狡黠、抱怨。福分是禍患產生的原因,禍患是福分產生的根源;誰能知道終極的標準呢?難道沒有正的標準,正又會轉變為邪的,善又會轉變為惡的,人們的迷惑,由來已久了。因此,有道的聖人方正而不傷害別人,有稜角而不刺傷人,直率而不放縱,光亮而不炫耀。(參考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教材《古代漢語》第九課例文)

注釋

1、悶悶:昏昏昧昧的狀態,有寬厚的意思。
2、淳淳:一本作“沌沌”,淳樸厚道的意思。
3、察察:嚴厲、苛刻。
4、缺缺:狡黠、抱怨、不滿足之意。
5、其無正也:正,標準、確定;其,指福、禍變換。此句意為:它們並沒有確定的標準。
6、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正,方正、端正;奇,反常、邪;善,善良;妖,邪惡。這句話意為:正的變為邪的,善的變成惡的。
7、人之迷,其日固久:人的迷惑於禍、福之門,而不知其循環相生之理者,其為時日必已久矣。(嚴靈峰釋語)
8、方而不割:方正而不割傷人。
9、廉而不劌:廉,銳利;劌,割傷。此句意為:銳利而不傷害人。
10、直而不肆:直率而不放肆。
11、光而不耀:光亮而不刺眼。

引語

前面幾章論述“德”在政治、社會、人生方面的體現,本章講的是政治、社會、人生方面的辯證法。本章里提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對於此句將在本章評析中詳細論及。對於此章的研究,有的學者認為各段落之間的文義不一致,不連貫,可能有錯簡的情況。我們這裡仍依據原文引述,未做文字方面的調整。

評析

老子在本章里提出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句,自古及今是極為著名的哲學命題,往往被學者們徵引來用以說明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馮友蘭在分析此句時這樣說:“老子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是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的劇烈的變革在人們思想中的反映。在中國哲學史中,從《周易》以降,即有辯證法的思想,但用一般的規律的形式把它表達出來,這還是老子的貢獻。但是,老子還沒有把客觀辯證法作為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最一般的規律提出來。除此之外,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還有很多嚴重的缺點,對形上學思想作了很大的讓步。第一,老子雖然認識到宇宙間的事物都在運動變化之中,但是認為這些運動變化,基本上是循環的,不是上升和前進的過程。它所謂‘周行’,就有循環的意義。第二,關於運動和靜止,是哲學中重要問題,‘動’與‘靜’也是中國哲學中的重要範疇。老子承認事物經常在變化之中,但是他也說,‘萬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十六章)。萬物的‘根’是道,‘歸根曰靜’。他認為‘道’也有其‘靜’的一方面;而且專就這一句話說,‘靜’又是主要的。因此,他在實踐中特彆強調清靜無為,認為‘重為輕根,靜為躁君’(二十六章),‘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六十一章),實際上表示對事物變化運動的厭棄。第三,對立面必須在一定的條件下,才互相轉化,不具備一定的條件,是不能轉化的。禍可以轉化為福,福也可以轉化為禍,但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才是如此,例如主觀的努力或不努力等,都是條件。照老子所講的,好像不必有主觀的努力,禍自動也可以轉化為福;雖然有主觀的努力,福也必然轉化為禍。這是不合事實的。老子的這種思想,也是沒落奴隸主階級的意識的表現。他們失去了過去的一切,自以為是處在禍中,但又無力反抗,只希望它自動地會轉化為福。老子認為對立面既然互相轉化,因此就很難確定那一方面是正,那一方面是負。這樣的‘其無正’的思想,就對相對主義開了一個大門。後來莊子即由此落入相對主義。”(《中國哲學史新編》第272頁)老子的辯證法思想是非常重要的,馮友蘭先生的批評十分中肯,指出了其中的要害問題,但我們的看法又與馮先生略有不同。我們感到,老子的辯證法已經具備了矛盾對立統一的規律的性質,相反的東西可以相成,同時,他又知道相反的東西可以互相轉化,這種觀察事物、認識的事物辯證方法,是老子哲學上的最大貢獻。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出處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十八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