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發展智庫

道德發展智庫

道德發展智庫成立於2015年11月,是由東南大學牽頭,協同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明辦、北京大學世界倫理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哲學基礎理論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 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部重點學科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採用平等協商,統一行動並保持各自特色的“共生共榮”學術研究有機體。智庫以“發展”看待道德,在人類文明的大視野下,研究和解決中國倫理道德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提供關於中國道德發展的理念、理論、信息和戰略,科學、高端、創新性地為中國道德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發展智庫
  • 外文名:道德發展智庫
道德發展智庫
智庫以“道德發展研究院”作為依託載體,整合研究團隊內部人力資源和學科優勢,圍繞公民道德與人的精神發展、倫理關係與社會凝聚力、經濟發展的倫理評估和倫理預警、以及精神文明與幸福社會等板塊展開研究,打造智庫特色品牌,致力形成關於中國道德發展的理論尖端,建成開放性、具有國際影響力並體現中國話語權的倫理道德研究基地。
智庫設有顧問委員會、理事會、學術委員會、管理委員會、研究團隊。顧問委員會負責學術與研究事務的諮詢指導;理事會是最高權力機構,由各合作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學科帶頭人組成,負責決定重大事項;學術委員會由各合作單位學術帶頭人和著名學者組成,負責學術發展的決策、智庫專家的遴選以及學術成果的評估;管理委員會是行政管理機構,負責日常管理和各項研究機構的協調;研究團隊是開放獨立的研究機構,按學術架構組織研究團隊成員,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已建成五大主幹研究機構:全球文明與道德發展研究中心;公民道德與社會風尚研究與指導研究中心;道德國情調查研究中心;倫理實驗室;高層論壇。
智庫擁有一支高層次的科研創新團隊,其中包括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4名(樊和平姚新中楊國榮賀來),以及國家“萬人計畫”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等。截至2016年底,智庫共有專職研究人員35人,研究團隊具有高級職稱者74人(含兼職人員)。建立了江蘇省“道德國情與道德哲學前沿”創新團隊、倫理學—社會學—公共管理學的深度交叉研究團隊、高校學者與政府部門深度交叉合作的團隊;國際學者團隊和海歸團隊。
截至2016年底,智庫研究團隊正在主持各類國家和省部級重要項目四十多項,其中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招標3項,國家社科重點1項,其他面上項目37項,體現出一流的學術實力,以及科研服務社會的卓越能力。智庫成員發表CSSCI來源刊總計103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4篇,一級學科最高級別期刊12篇。東南大學自“985工程”建設以來的十多年中,形成了以道德哲學、重大套用、科技倫理學為“三元色”的學科標識,已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全部由東南大學學者完成的“東大倫理”系列學術著作三十多部。
智庫重視信息報送和新聞宣傳,智庫成員季玉群撰寫的《關於提升我省城市社區信任水平的建議》被《智庫專報》(2016年第17期)錄用,智庫重大學術活動在新華網、《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日報》等省級重要媒體報導25篇。此外,智庫為推進自身學術成果傳播,協同江蘇省委宣傳部、北京大學、吉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大學等政府部門及學術機構,舉辦了“信任論壇”、“走向倫理精神論壇”( 2015.11 );協同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舉辦“儒商國際論壇”(2016.10) ;在山西運城召開的2016年中國倫理學大會上成功主辦了“道德國情與道德哲學前沿高層論壇”,來自東南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30餘所高校、研究機構參與了此次論壇(2016.12)。
智庫在江蘇進行獨立調查第三輪覆蓋江蘇全省的“道德國情”調查(2016.8)正在進行數據匯總與分析。截至2016年底,智庫已建成全國道德國情資料庫;江蘇道德國情資料庫;中國重大倫理事件信息庫;西方重大倫理事件信息庫,已形成48份主題為“倫理道德發展的共識與差異”的研究報告,著力對江蘇與全國、2013與2016、以及諸社會群體之間倫理道德發展的共識與差異進行深入研究,全部分析報告與信息庫約四百萬字。此外,智庫與省文明辦建立全國第一個“江蘇省道德發展狀況測評體系”為測量和評價江蘇道德發展狀況,探索精神文明建設的特色和規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