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賽場觀眾禮儀

運動會賽場觀眾禮儀

奧運禮儀很少被人提及。但事實是,很多比賽因為觀眾的不懂禮甚至失禮,不僅在賽場上造成負面影響,影響比賽的正常進行,甚至還有損國家形象。因為賽場往往是各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一些所謂的“小節”問題,不僅代表你個人,還代表著一個群體、一座城市,以至一個國家的形象。所以,遵守賽場禮儀、做文明觀眾,是必要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奧運會開幕式
  • 外文名:Opening Ceremony
  • 口號:遵守賽場禮儀,做文明觀眾
  • 目的:了解運動會賽場觀眾禮儀
奧運禮儀,奧運會起源,小常識,中國和奧運會,

奧運禮儀

奧運會的開幕式
開幕式(Opening Ceremony)歷來都是奧運會的重頭戲。在開幕式上既要反映出以和平、團結、友誼為宗旨的奧林匹克精神,也要展現出東道國的民族文化、地方風俗和組織工作的水平,同時還要表達對世界各國來賓的熱情歡迎。開幕式上,除了進行一系列基本的儀式外,一般都有精彩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團體操和文藝或軍事體育表演。
開幕式主要有以下儀式: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宣布開幕式開始。國際奧委會主席和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在運動場入口迎接東道國國家元首,並引導他到專席就坐。各代表團按主辦國語言的字母順序列隊入場,但希臘和東道國代表團例外,希臘代表團最先入場,東道國最後。
奧運會組委會主席講話,國際奧委會主席講話。東道國國家元首宣布奧運會開幕。奏《奧林匹克聖歌》,同時奧林匹克旗以水平展開形式進入運動會場,並從賽場的旗桿上升起。
奧林匹克火炬接力跑,進入運動場,最後一名接力運動員沿跑道繞場一周后,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然後放飛鴿子。各代表團的旗子繞講台形成半圓形,主辦國的一名運動員登上講台。他左手執奧林匹克旗的一角,舉右手,宣讀以下誓言: “我以全體運動員的名義,保證為了體育的光榮和我們運動隊的榮譽,以真正的體育道德精神參加本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尊重並遵守指導運動會的各項規則。”
緊接著,主辦國的一名裁判員登上講台,以同樣的方式宣讀以下誓言:“我以全體裁判員和官員的名義,保證以真正的體育道德精神,完全公開地執行本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職務,尊重並遵守指導運動會的各項規則。”
然後奏或唱主辦國的國歌,各代表團退場。這些儀式結束以後,是團體操或其他文藝表演。這是歷屆奧運會開幕式工作量最大、準備時間最長、花費最多的項目,東道國往往提前一兩年即開始準備,並挖空心思,以期能以恢弘的氣勢、獨特的民族精神吸引來賓。開幕式的成敗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團體操和表演的效果。
賽場禮儀要求
1、進場與退場
在體育館或體育場觀看體育比賽,要遵守公共道德,自覺維護秩序。
觀看體育比賽,應該準時入場,以免入座時打擾別人。入場後,應該對號入座。不要因為自己的座位不好,而占了別人的座位。
如果賽後你還有個約會什麼的,想快點退場,你就應該在終場前幾分鐘悄悄走,不要等散場時,在人群中亂穿亂擠。
散場的時候,要跟著人流一步步地走向門口。擠、推的話,可能誰也出不去,甚至還會出現危險。萬一被推擠的觀眾圍困,要記住“向最近便的出口緩行”和“順著人流前進,切勿亂鑽”。
2、比賽中
觀看體育比賽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你的言行舉止不僅是個人涵養的問題,也關係到社會風氣問題。精彩的體育比賽振奮人心,歡呼和吶喊是很自然的事情。可以為你所喜歡的一方叫好,但不應該辱罵另一方。如果是精彩的場面,不管是主隊的還是客隊的,都應該鼓掌加油,表現出公道和友好。
在比賽中起鬨、亂叫、向場內扔東西、鼓倒掌、喝倒彩的行為,是違背體育精神的,更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在比賽的緊要關頭,儘量不要因一時激動而從座位上跳起來,擋住後面的觀眾。要知道,越是關鍵的時刻,大家的心情越是一樣的。
體育場內一般不許吸菸。實在忍不住,可以到休息廳或允許吸菸的地方去吸菸。如果喜歡吃零食的話,記得不要把果皮紙屑隨地亂扔。能產生較大噪音的零食最好別吃,因為大的噪音會影響身邊其他觀眾的情緒。
看比賽的時候,不要帶年齡太小的孩子去。小孩往往只有三分鐘熱度,很快就會對比賽沒興趣,繼而來回跑甚至哭鬧。這樣的話,很影響你周圍的觀眾。
觀看體育比賽時的穿著,可以隨氣候、場所和個人愛好而定。但也要注意公共場所禮節。即便再熱,不能只穿一件小背心,更不能光著膀子觀看比賽,這樣不大雅觀。
在比賽中如果覺得裁判有問題,要按照程式向有關人員提出。謾罵、起鬨甚至圍攻裁判都是不應該的。
3、我們介紹幾種有特殊禮儀要求的比賽場景一是看花樣滑冰。
想在比賽中拍照的話,必須關掉閃光燈。花樣滑冰比賽中,運動員經常會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比如雙人滑中的拋接等動作,如果選手正在做這些難度動作的時候被看台上的閃光燈晃了眼,就很有可能發生危險。
拋擲毛絨玩具等禮物和鮮花是花滑運動的一個慣例和習俗,但禮物和鮮花一定要用透明的包裝紙包裝嚴密,如果花瓣和細小的毛絨散落在冰面上,沒有得到及時的清理,選手的冰刀滑到上面就非常容易出危險了。毛絨玩具往往是禮物的首選。
鼓掌和喝彩要選擇合適的時機。當選手擺好開場姿勢準備開始表演時,觀眾應該安靜下來,以便選手進入比賽狀態,當選手完成了高難度的動作之後觀眾可以給予掌聲和喝彩。滑冰選手最高榮譽是,在節目結束後,全場觀眾起立鼓掌。
(一)、網球比賽
網球賽場要求安靜的觀眾秩序。進入網球賽場後,首先要關閉手機或者將鈴聲調成震動,比賽過程中不大聲喧譁,照相機不要使用閃光燈。
即使選手的比賽打得再精彩,觀眾也不能在任何時間隨意鼓掌喝彩,一定要等一個球死球之後再鼓掌或者喝彩,鼓掌的時間也要適可而止,因為選手在準備發球的時候現場要保持安靜,如果現場遲遲不能安靜下來,選手就不會發球或者向裁判提出抗議。
在網球的比賽過程中,觀眾是不可以任意走動的,去洗手間或者買水等,最好在選手進行90秒休息的時候走動,在一個球成為死球的時候再回到座位上。
如果選手把球打到觀眾席上的時候,觀眾應該將球退回去。否則,如果沒到換球時間的話,比賽會因此而中斷,直到觀眾退回球或是等到換球時間。
網球比賽的比賽用球在一場比賽中換球的次數是有規定的,一般為單數局換球,不同的比賽換球局有細微的差別。在高水平比賽中,每個球的彈性以及和地面摩擦後掉毛的情況都是不同的,重量和彈起高度在高手眼中也是有差別的,所以比賽中選手會嚴格按照比賽的規定換球,中途一般不願意換球。
(二)、高爾夫球賽
高爾夫運動被稱為貴族運動,不僅參賽的選手要穿專業的服裝,在現場觀看的觀眾也有一定的服裝限制。在國外的高水平高爾夫比賽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進入高爾夫球場不讓穿牛仔褲。另外,為了保護草坪,嚴禁觀眾穿著高跟鞋進進球場。
觀看高爾夫比賽時不能進入選手比賽的球道,一般的比賽組織方會將觀眾區與比賽區分開,如果沒有區分的明顯標誌,觀眾也不要走到球道上。有些對高爾夫運動一知半解的觀眾在進場地觀看比賽的時候,經常會做一些影響選手比賽的行為。
比如在選手推桿的時候發出聲響或者鼓掌。高爾夫是一項相對比較“靜”的運動,在選手準備推桿和推桿的過程中是要絕對保持安靜。所以,觀眾除了要把手機關掉或者將鈴聲調成震動外,也不能隨意鼓掌喝彩。為了保持安靜,比賽要求觀眾的相機除了不能使用閃光燈之外,快門也不能有聲音。
任何情況下都嚴禁觸摸、移動球員的高爾夫球。
(三)、乒、羽比賽
運動員在比賽,特別是發球的時候,觀眾不能使用閃光燈給運動員拍照,不論是發球方還是接球方都會受到很大影響,尤其是對接球員。
運動員在準備發球的時候,整個賽場應該保持安靜,觀眾的助威吶喊和鼓掌應該在一個球死球之後才可以。運動員比賽時,觀眾不要隨意走動,最好在比賽暫停休息的時候再走動。
觀看羽毛球比賽同桌球比賽幾乎一樣,惟一不同的是由於羽毛球比賽場地相對比較大,對於觀眾走動的要求可以稍微放寬,但也不能過於頻繁。
(四)、擊劍比賽
擊劍是一種紳士、貴族運動。在觀看擊劍比賽時,應該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運動員比賽時,觀眾要保持安靜。在擊劍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總會根據對方的特點選擇出劍、進攻的方式,這時觀眾不應發出助威聲,以便運動員更好地思考和出招。
二是裁判發口令的時候,觀眾不能再助威或鼓掌,以便運動員更清楚地聽到裁判員發號的口令。 裁判宣布開始比賽之後,觀眾要保持安靜,等燈亮後,再鼓掌或者助威。
如果禮儀和禮節起的是規範作用,那么禮貌強調的則是在社交場合中通過適當的接人待物的態度和得體的行為舉止表達對別人的尊重和敬意。
禮儀與禮貌兩者並不相等。如一位要人可以講禮儀,但他可能忽略禮貌。請貴賓坐在自己的右首,這是一種禮儀,但說話時又時常用自己的餐刀尖指向別的賓客則是不禮貌(失禮行為)。
禮節是禮貌的具體體現
禮貌是禮儀形式及禮節慣例的總和。
禮儀、禮節和禮貌是社交生活中固有的一部分,同文明進步相輔而行。
守時是交際活動中最起碼的和較重要的一項禮節。在對外活動中,時間觀念要強,不能隨便遲到或早退。會見、拜會、訪友應預約,不能貿然造訪(先敲門,能門外談則不進入,能站立談則不入座,能儘速談則不拖延)。
作為主人,要提前到場。如迎送外賓、舉行宴會、會見會談,一定要在外賓抵達之前作好各項準備。在適當的時間,合適的位置迎送客人。
參加外賓舉行的活動,也應該按約定的時間到達。過早到達,會使對方因未準備就緒而感難堪;遲遲不到,讓對方和其他客人久等,也是失禮的行為;因故遲到或早退,應向主人說明原因並表歉意。
外交上一國認為另一國的言論、行為、措施等損害本國的利益而不滿時,一般均通過外交途徑,以口頭或書面方式向對方表示反對意見。根據事態嚴重程度不同,抗議可分為抗議、強烈抗議、最強烈抗議。活動當中一般不便當眾交涉和糾纏,而中途退場則為表示抗議的一種做法。
西方在舉行盛大而隆重的招待會或宴會時,一般安排專人在大廳的入口處唱名(唱名人根據來賓所持柬上的姓名或來賓另廳換取的名卡唱名)。
進入室內要脫帽、摘墨鏡、手套並寬大衣或風衣(男士應協助女士寬衣)。
入座前與同桌就餐者一一握手或點頭致意(已入座的長者或女士可不必起身便回禮)。
一般從座椅左側入座和離座。
注意照料鄰座女士入座(除自己的配偶外,男士還應照料右側鄰座的女士入座)。
入座後應將西服上衣扣解開,起身時即扣上。
在主人倡議下可寬外衣,但女士忌當中解扣、寬衣。
不熟悉西餐,訂餐和用餐時應模仿他人。
演奏國歌時,要停止講話,起身肅立(停止走動,主席台上就座人員亦原地不動,仍面向觀眾)。
回答者:不凡的小凡 - 童生 一級 1-23 20:54

奧運會起源

1、奧林匹克運動會源起於古希臘人對宗教信仰,由於信奉神教,他們崇拜富有人性的諸神,進而在當時愛利斯的政治宗教中心——奧林匹亞,興建“焦司神殿”並每四年舉行一次祭神活動,同時配合舉辦運動會及文化活動。
古希臘信史記載,公元776年就有奧林匹克運動會,他們把這四年一次的活動稱為olympiad。當時運動會的特色是:一是促使希臘各城邦團結,為確保運動員安全,在此期間是他們的休戰期。二是由特使戴橄欖桂冠到各處宣布為時一至三月的停戰,並趁機邀請觀眾參加。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會期訂在7至8月間,每次五天,分別實施下列活動:計有宣誓儀式由裁判、運動員集中神像前實施;傳令吹號競遠、賽跑、角力、拳擊、祭神儀式、演講、朗頌、遊覽、會見朋友、戰車賽跑、賽馬、五項運動、紀念哀悼會、優勝者遊行、歡宴、優勝者接受桂冠等活動。
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培養團結精神、表演武功、宣揚文化、祭祀、締盟、討論條約、展覽藝術品、詩會吟詩、哲學發表會、出售商品等活動的大集合,因此使民眾沐浴在文化洪流,造成希臘文化的光輝期。
2、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是法國男爵古柏丁於1892年發表其計畫,認為復興古奧林匹克運動會有助於世界和平,而在1894年經第一屆國際運動協會會議發表通過,並在1896年在希臘雅典舉行第一屆運動會,迄今已近百年歷史了,前後共舉辦24屆。其中1916年第六屆在柏林;1940年第12屆在東京;1944年第13屆在羅馬,分別因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停止舉行外,實際舉辦21屆次。

小常識

1、五環標幟
五環的五種顏色:藍、黃、黑、綠、紅代表五大洲,五種顏色加上底色白色共六色,正包括世界各國國旗顏色,可說是真正的國際標誌。它是1914年國際奧委會成立20周年慶祝會時,由創始人古柏丁爵士所提,在1920年第七屆奧運會上開始正式使用。
2、奧林匹克格言
“faster-higher-stronger”(“更快、更高、更強”),這三句格言是法國傳教士安利德頓任高中校長時,勉勵橄欖球員的話,被採用也是於1920年第七屆奧運會。
3、宣誓
宣誓活動是承襲古奧委會的習俗,於1920年第七屆奧運會實施,已成開幕儀式之一。宣誓由主辦國的一名運動員和一名裁判員分別進行。奧運史上第一位宣誓者,為比利時擊劍選手波恩。
4、會歌
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開幕時,曾演奏一首優美的古典管弦樂,當時稱為奧林匹克聖歌。於1958年國際奧委會會議追認通過為永久會歌。
5、為何四年一次
古希臘時代以8年為一周期,第8年的祭典是一大節日,但經當時的專家研究認為,為更符合人們生活周期需要,而縮短為四年。專家研究認為四年的緩衝期可使人與人之間一時的衝突、不合等現象都可以化解。
6、聖火
聖火存在遠在古奧林匹克運動會時代就有了,在運動會期中,象徵光明和平的聖火就在祭壇上不停燃燒,無論如何不讓它熄滅。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36年在柏林舉行時,耗資三萬美金創辦火炬接力,由當時籌備會自希臘奧林匹克運動場遺蹟,利用凹透鏡,集取太陽熱力引燃火炬,由運動員接送傳遞,於開幕時進入會場,從此聖火傳遞方式成為每屆奧運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
7、元首秀
由國王或國家元首主持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來自1896年希臘第一屆奧運會,即由希臘喬治國王宣布比賽開始,這個習俗也沿襲存在每屆奧運開幕典禮中。到1906年後逐建形成條文,納入規章中,元首致辭更有一定格式,只能說:“我宣布在某某舉行的第某某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一句話而已,不能擅加增減。
8、奧林匹克精神
《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就是相互了解、友誼、團結和公平競爭的精神。 奧林匹克精神對奧林匹克運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
首先,奧林匹克精神強調對文化差異的容忍和理解。奧林匹克運動是國際性的運動,它不可避免地面臨著世界上文化間的各種差異及由此引發的各種問題。來自各國的運動員、教練員、體育官員以及觀眾生有不同的膚色, 穿著不同的服裝,操著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進行不同的宗教儀式,用不同的行為方式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些種族的和文化的差異,又常常由於各國間在政治體制、經濟制度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衝突而強化。從一定意義上講,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將世界上所有的體育文化集中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和時間範圍內,於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尤為引人注目。差異就是矛盾,矛盾就可能引發衝突。
奧林匹克精神強調相互了解、友誼和團結,就是要形成一種精神氛圍。在這種氛圍中,人們可以擺脫各自文化帶來的偏見,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看到的不是矛盾與衝突,而是人類社會百花齊放、千姿萬態的文化圖景,從而使文化差異成為促進人們互相交流的動因,而不是各自封閉的藩籬; 使矛盾成為互相學習的動力,而不是互相輕視的誘因。也只有在這種氛圍中,人們才能打破各自狹窄的眼界,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懷,去認識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領悟到各個民族都有著神奇的想像力和巨大的創造力,學會尊敬其他民族, 以比較客觀和公正的態度去看待別人和自己 , 虛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優秀成分, 不斷豐富自己,從而使奧林匹克運動所提倡的國際交流真正得以實現。
其次,奧林匹克精神強調競技運動的公平與公正。奧林匹克運動以競技運動為其主要活動內容,競技運動最本質的特徵就是比賽與對抗。在直接而劇烈的身體對抗和比賽中, 運動員的身體、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鍛鍊與培養,觀眾也得到感官上的娛樂享受和潛移默化的教育。但是,競技體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娛樂功能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競爭。只有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競爭才有意義,各國運動員才能保持和加強團結、友誼的關係,奧林匹克運動才能實現它的神聖目標。

中國和奧運會

清朝光緒皇帝:和奧運會擦肩而過
清光緒21年(1895年),現代奧運會的發起人顧拜旦致函清政府,邀請中國參加將在希臘雅典舉行的第一屆(1896年)現代奧運會。中國第一個接到奧運會邀請書的是清朝光緒皇帝,後因慈禧太后及其幕僚不懂得“田徑”一詞的含義而未能派隊參加。
中國和國際奧委會的最早聯繫
中國和國際奧委會的最早聯繫始於遠東運動會期間。遠東運動會,原名為“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1911年9月,由菲律賓、中國、日本共同發起成立了“遠東業餘運動協會”,簡稱“遠東體協”。該會決定每兩年一次輪流在遠東各大城市舉辦“遠東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要發起人布朗向國際奧委會通報了遠東運動會的情況。由於中國積極籌辦和參與遠東運動會,從而和國際奧委會發生了最早的聯繫,國際奧委會曾正式通知中國準備參加將在1916年舉行的奧運會和國際奧委會會議,但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未能實現。1920年,國際奧委會致電遠東運動會組委會,承認遠東運動會和遠東體協。遠東體協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與國際奧委會發生聯繫的區域性國際體育組織。1921年,在上海舉行第5屆遠東運動會,國際奧委會選派日本委員加納五郎為代表出席並致詞。自此中國開始和國際奧委會發生了歷史性初步聯繫。
中國和國際奧委會的直接聯繫
1922年,國際奧委會選舉中國體育界著名領導人、遠東體協的發起人、歷屆遠東運動會的贊助人、第2、5、8屆遠東運動會會長王正廷為國際奧委會委員,這是第一個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的中國人,炎黃子孫首次與國際奧委會“親密接觸”。至此,中國便和國際奧委會建立了直接的聯繫,這是中國和奧林匹克運動互相認可和接受的重要里程碑。
中國正式加入奧林匹克大家庭
1924年8月,全部由中國人組成的全國性體育組織——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在上海成立,張伯苓任名譽會長,王正廷為名譽副會長,沈嗣良為名譽主任幹事。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不但接管了先前由基督教青年會外籍人士主辦的各種體育活動,還組織開展了更多的各種分區比賽,單項比賽、體育訓練班等,而且在全國各地陸續建立了體協的分會組織。
1927年以後,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相繼加入了田徑、游泳、體操、網球、舉重、拳擊、足球、籃球8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其它國際體育組織。
1931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為中國奧委會。古老的東方大國正式成為了國際奧林匹克大家庭的一員。從此,中國和國際奧委會有了密切的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