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龍橋

遇龍橋

遇龍橋建於明永樂十年(1412年),為虹式單拱石橋,條石錯縫起拱,乾砌。橋長36米,寬4.2米,高9米,造型氣勢雄偉,古樸美觀,極具民族特色,是廣西歷史上的名橋。橋面立有抗戰勝利紀念碑l件,記載1944年村民自發與日寇激戰數十天取得勝利的史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遇龍橋
  • 地理位置:廣西省
  • 始建朝代:明朝
  • 始建時間:1412年
  • 類型:虹式單拱石橋
  • 橋長:36米
  • 橋寬:4.2米
  • 橋高:9米
地理位置,傳說故事,景觀特色,交通指南,周邊景區,

地理位置

遇龍橋
遇龍河是灕江在陽朔境內最長的一條支流,全長43.5公里,流域面積158.47平方公里,流經陽朔縣的金寶、葡萄、白沙、陽朔、高田等5個鄉鎮、20多個村莊,人稱“小灕江”,不是灕江勝似灕江。尤其是從遇龍橋到工農橋15.36公里水程,有28道堰壩,景點百餘處。
整個遇龍河景區,沒有任何所謂現代化建築,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跡,沒有任何一點都市喧囂,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古樸、純淨,實為桂林地區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
如果把灕江比成“大家閨秀”,那么遇龍河則是讓人怦然心動的“小家碧玉”。國內外專家一致確認,“遇龍河是世界上一流的人類共有的自然遺產。”

傳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遇龍河本叫作安樂水,河上沒有一座橋。
明代永樂年間,有位書生進京趕考,走到河邊,正逢“水怪”興風作浪,狂風呼嘯,濁浪排空,無法過河,嘆道“此生休矣!”恰在這時一位女子從河邊經過,得知原委後,頓生愛憐之心,欲助一臂之力。
她讓書生在樹蔭下閉目養神。自己騰雲駕霧,飛往東海,請來龍王八仙。龍王親率蝦兵蟹將協同八仙,斬妖除魔,大戰數百回合乘勝而歸,從此以後安樂水平靜下來。
說也奇怪,也在同時河上出現了一座金光閃閃的拱橋,讓書生過河。書生哪裡知道,這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的女子,本是龍王的千金,來此一游,與書生不期而遇。書生千恩萬謝,於是一對郎才女貌的情侶便許下山盟海誓,期盼結為百年之好。
不久,書生金榜題名,中了狀元,三年之後目睹皇權紛爭遂辭官南歸。與龍女在安樂水邊築廬為舍,喜結良緣,過著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書生為感“龍”恩,請來九十九位能工巧匠,花了九十九天的時間,用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塊本地大理石建造一座造型雄偉美觀,堅固耐用的石拱橋,命名為“遇龍橋”,安樂水也因此而更名為遇龍河。
他們居住的地方遂叫遇龍村。遇龍村那座棲風山,就是龍女化作玉鳳期待書生回歸之所,河下游的情侶山,就 是他們貼身相擁,永不分離的見證。

景觀特色

遇龍橋又名回龍橋,在陽朔縣白沙鎮,遇龍村遇龍河上。造型氣勢雄偉,古樸美觀,極具民族特色。
遇龍河是一條美麗的河流,特別是遇龍橋以下,至與金寶河匯合的合山江口。約12千米這一段,群峰疊聳,村莊錯落,可以觀賞到遇龍橋、犀牛望月、穿山古寨、歸義城遺址、立指山、雙流渡口、駿馬凌空等風光勝跡,是陽朔風景又一佳境。
遇龍橋兩側欄桿藤蔓累垂,嫩綠的藤蘿,悠閒的盪在橋洞裡,像碧石所串綴的門帘,使這座古石橋更顯得清幽古樸。橋下,群鴨在淺水中盡情嬉戲,那“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的景致,更為這幅龍橋圖增添了幾許詩情畫意。

交通指南

1、在陽朔汽車站乘陽朔——金寶中巴車(白沙鎮方向),在遇龍村口下,票價5元/人。
2、騎腳踏車,從陽朔沿遇龍河逆流而上,大約2小時左右。
3、租車到遇龍橋,大約15分鐘,40--50元/車(7座以下)。
4、也可以在陽朔汽車站坐開往金寶的中巴車,中途在金龍橋下車,從金龍橋可開始漂流。

周邊景區

世外桃源、蓮花山、美女懷抱、蝴蝶泉、大榕樹、月亮山、鑒山寺、聚龍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