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仙河

遇仙河

遇仙河,黃河支流渭河的支流歷史上曾叫過符禺水、喬谷水、招水等。發源於陝西省華縣大明鄉橋峪老牛山下,流經大明鄉金惠鄉赤水鎮,在辛莊鄉小漲村渭河大堤以北流入渭河。流域面積158.14平方公里,幹流長41.47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遇仙河
  • 舊稱:符禺水、喬谷水、招水
  • 所屬水系:黃河支流渭河的支流
  • 發源地:華縣大明鄉橋峪老牛山
  • 流經地區:華縣大明、金惠、赤水、辛莊
  • 河口:辛莊鄉小漲村
  • 流域面積:158.14平方公里
  • 幹流長:41.47公里
  • 平均比降:3.94%
  • 平均流量:0.834立方米/秒
水系概況,流域概況,地形地貌,水利工程,灌溉工程,蓄水工程,飲水工程,橋樑工程,文化傳說,

水系概況

遇仙河,發源於陝西省華縣大明鄉橋峪老牛山下,出峪後沿大明鄉金惠鄉兩鄉交界處西北流,經大明鄉高樓、孫堡、王崖村等,過隴海鐵路後,經赤水鎮南會、北會、庵門前向北流,再經河漲村、北杜村、至辛莊鄉小漲村渭河大堤以北流入渭河。
遇仙河下游華縣辛莊鄉遇仙河下游華縣辛莊鄉
流域面積158.14平方公里,幹流長41.47公里,平均比降3.94%,多年平均徑流量2629.7萬立方米,平均流量0.834立方米/秒,汛期最大洪水流量是1937年的512立方米/秒。
其支流有金堆峪、小峪、車夫峪、劉家溝諸水。金堆峪,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縣縣城西南部,距310國道2.5公里,全長11.03km,流域面積22.93k㎡。

流域概況

地形地貌

上游屬秦嶺東段的華山山地,主要由片麻岩、石英岩和花崗岩組成。群山拔地而起,高而險峻,海拔530至2646米,絕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上。位於華縣與洛南縣交界處的草鏈嶺海拔2646米,是本縣也是渭南地區最高峰。山脊線呈北東向,是渭河與南洛河的分水嶺。主脊線南西自華縣、渭南市、藍田縣交界處的箭峪嶺(2449米),經西澗峪東岔腦(2403米)、草鏈嶺、老牛山(2540米)、小敷峪腦(2491米)、筆尖山(2303米),至華縣與華陰交界處的老爺嶺(2250米)。主脊線中段高,向南西、北東方向遞降。主脊線北坡面積較大,擠壓、褶皺及斷裂發育,山勢高聳,斷崖壁立,以陡峭的三角崖面與黃土台塬和山前洪積扇直接相連。南坡面積較小,山勢也較北坡趨緩。
遇仙河入渭處遇仙河入渭處
山地內溝谷發育,一公里以上的共574條,總長1249公里,多呈北西向展布,與主脊線相垂直。其中較大的稱峪道,在北坡自南西至北東主要的峪道依次有黃鹿峪、西牛峪、東牛峪、西澗峪、東澗峪、李峪、喬峪、馬峪、石堤峪、太平峪、潭峪、小敷峪、白崖峪、溝峪等及大敷峪局部。最長的為石堤峪,直線距離17.5公里,一般直線距離均在10公里以上。這些峪道,溝狹谷幽,多呈“V”形。南坡的峪道有楊家河、嵩坪川,文峪、大栗西、栗峪等。與北坡峪道相比,溝谷較寬,呈“U”形。
中下游屬於黃土台塬位於山地以北,馬峪口以西,箭峪河以東的三角地帶。北部和東部以陡坎斷面直接與平原相接,前緣高差40至60米,最大180米。面積144.2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2.8%,海拔527至840米。塬面破碎,被6條大的河谷和溝壑切割成7條塬梁,呈指狀平行分布。整個地形由南向北傾斜,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平均坡降2%,西部寬而平坦,東部窄而狹長。其上部為黃土及黃土狀土,下部為沖積、洪積及洪積沉積物,具有雙重結構。
由於新構造運動影響,黃土台塬不斷上升,以及在外營力作用下,使台塬遭受剝蝕、切割,形成峁、梁、溝及侵蝕窪地。峁、梁發育在瓜坡鎮龍嶺一帶。這裡原是個小塬,由於長期水土流失,現變成一個峁和東西兩條梁。流水切割,溝谷發育。境內有1公里以上的溝谷47條,總長180.8公里,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1公里。較大的沖溝有3條:即金惠鄉南耐莊,瓜坡鎮南、南東。沖溝長2800至6000米,寬數十米至400米,多見直立土崖,沖溝深達100餘米。侵蝕窪地見於大明鄉一帶。塬面經過長期分割剝蝕,不僅支離破碎,而且上下高差懸殊。金惠鄉下李塬從羅莊到徐村高差達150米,從溝谷到塬頭形成一個大坡面。金堆峪河的側蝕及乾、支溝的下切,引起河谷塬地或溝坡滑塌,溝坡上發育了許多懸溝和切溝,使穩定的溝坡逐步後退,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3024噸,年沖刷深2.3毫米。

水利工程

灌溉工程

唐開元四年(716),水利家姜師度創修利俗渠,引橋峪水灌溉農田。
程會渠。在橋峪河下游,程高、會同坊與王家崖共同灌溉。民國三十年(1941)經縣府規定,轉澆辦法為:王家崖一、四、七日,程高二、五、八日,會同坊三、六、九日。民國三十六年(1947)又經判決,準許王家崖多用十日一天之水。

蓄水工程

幹流上修有橋峪水庫,支流上有小華山水庫等水庫。
小華山水庫。位於瓜坡鎮南200米處,水源為金堆峪河水,控制流域面積17.5平方公里。該庫初建時,設計總庫容132萬立方米。1973年大壩加高后,總庫容176.8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39.2萬立方米,死庫容6萬立方米,滯洪庫容31.6萬立方米。大壩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33米,壩頂長310米,寬5米。溢洪道設在大壩東側的坡台上,長307.8米,寬20.8米,設計泄洪流量150立方米/秒,最大泄洪流量163立方米/秒。輸水洞設在大壩東南土基上,洞徑1×1.3,最大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設轉動閘門。該庫1958年3月25日始建,於1960年元月4日建成。1961年7月23日至1962年6月21日,完成溢洪復修工程。1973年春大壩加高3米。1985年5月3日至12月12日,完成壩體復修工程。截止1989年底統計,該庫先後共耗用工日101.5萬個,完成土石方59.7萬立方米,國家投資103萬元。
橋峪水庫,位於大明鄉橋峪口南500米處,水源為橋峪河水,控制流域面積66.3平方公里。該庫總庫容為64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404.3萬立方米,死庫容為14.7萬立方米,滯洪庫容226萬立方米。大壩為土石混合壩,最大壩高55.2米,壩頂長225米,寬5米。溢洪道設在大壩西部,長249米,寬10至22米,設計流量201立方米/秒,最大泄流331.9立方米/秒。放水設備:東為臥管,洞徑1×1.5,最大放水流量1立方米/秒;西為輸水洞,長213米,洞徑1.8×1.8,最大放水流量15.6立方米/秒。該庫由省三門峽庫區管理局設計並投資。1969年11月23日至1973年4月底,完成主體工程。1975年元月完成大壩加固工程和遺留土方。1982年完成溢洪道改建工程。截止1989年底,該庫累計耗用工日407萬個,完成土石方191萬立方米,國家投資382.97萬元。橋峪水庫的灌區配套工程從1972年7月開始,到1989年底總計修成乾渠4條,支渠8條,斗渠108條,完成各類建築物841座,設施灌溉面積6.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4.3萬畝,1989年實灌1.9萬畝。

飲水工程

太平寺吃水渠:位處大明鄉,由橋峪口山神廟引橋峪河水0.3立方米/秒,分流水渠有龍灣、太平寺、劉家塬、顏家塬、呂家塬、潘塬等處,渠道總長13公里,除解決2860人和527頭牲畜的飲水問題外,還可灌地500畝。1955年始建,1957年3月至10月進行改建,更名為大明渠,新開了馬場引水口,最大引水流量發展到1立方米/秒,灌溉面積發展到3000畝。1973年橋峪水庫建成後,大明渠併入橋峪水庫灌區。

橋樑工程

遇仙橋。位於遇仙河上,因橋在庵門前村,亦稱庵門前橋,又曰赤水東橋。遇仙橋因河而得名,始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清雍正十三年(1735)、乾隆四十年(1775)、光緒二十一年至光緒二十四年(1895—1899)曾先後多次補修,橋全長26.8米,寬6米,5孔石拱橋。因公路車流量猛增,原橋面狹窄已破爛不堪,1989年華縣人民政府責成華縣交通局負責改建,是年10月2日動工,12月25日竣工,28日剪彩通車,總投資10.94萬元,承建單位:蒲城縣建築公司。改建之遇仙橋全長35.2米,橋面寬9米。

文化傳說

遇仙河原名喬谷水,從前,流域內災異連年,盜賊橫行,世風日下,民怨鼎沸。某日夜半,一賊入舍行竊,盜得一鍋,遂負於肩頭,欲至虛所賣之。行至喬谷水橋頭,卻遇一多髯老翁,當道面東端坐。待其至於足下,翁遂問之:“汝身負鐵具,匆匆夜行,卻是為何?”但見翁鶴髮童顏,長須飄逸,一副仙風道骨,賊即虛之,支吾其詞曰:“此乃吾家之具,因其有隙,欲至虛所賣之。”翁觀之,曰:“此具並無傷痕,何隙之有?既欲賣之,何不光明正大,卻是夜中潛行?”賊頓語塞。翁復問之:“汝神情慌張,行蹤鬼祟,莫非此具乃夜間所盜,欲賣之以求其利?”翁一語破的,賊大驚,思其絕非等閒之輩,遂從實招之:“師父所言極是。皆因老母杖朝之年,病甚且無衣食,吾實不忍,遂晝伏夜出,覓些家什諸物,賣之以行孝道。”翁曰:“百善孝為先,甚善。然汝以盜行孝,豈不有損孝行?”賊惴惴而言曰:“吾非有意為之,乃迫不得已耳!若有他途,何行小人之為!”翁循循善誘曰:“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若幡然悔悟,還物於失家,日後痛改前非,方不失智者之舉!”賊曰:“東方欲曉,為時已晚,若恰遇失主,實無顏矣!”翁復勸曰:“亡羊補牢,時猶未晚。蒼天觀之,亦會相助。況改惡從善,無謂早晚。汝宜從速行之!”賊感其言,復沿原道而返。
時東方大白,卻忽轉昏暗。賊喜之,竊以為奇,復潛於失家,置具灶台之上。返至橋頭,空空如也,何有老翁之影?賊愈感其奇,告之鄉里,亦覺蹊蹺。遂結伴尋覓,終未見其影蹤。由是眾皆思忖,莫非翁乃神仙所化,專來教化異徒,以正世風。此說遂不翼而飛,家喻戶曉。鄉之行劫盜者,聞之大駭,皆改弦易張,不復為盜。由是喬谷水域,民風日趨淳樸,遂天下太平。自此,眾即改謂喬谷水為遇仙河、喬谷橋為遇仙橋;河側之尼姑庵,改謂遇仙庵,庵前之村改謂“庵門前”。賊盜鍋之村,眾亦改謂“鍋村”。相約成俗,以至於今。昔”庵門前“者,今“安門前”也;“鍋村”者,今橋東南兩里處赤水鎮之“郭村”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