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組

李悅言、陳秉范1939年命名遂寧頁岩。命名地點在四川遂寧縣城郊;遂寧西北蓬萊鎮剖面可作為參考剖面(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遂寧組
  • 階代碼:J3
  • 命名:李悅言、陳秉范
  • 時間:1939年
沿革,特徵,

沿革

1939年李悅言、陳秉范將遂寧城郊的鮮紅色頁岩命名為遂寧層,歸白堊系。1946年楊博泉、孫萬銓將遂寧、潼南一帶沙溪廟層與蓬萊鎮層之間的紅色泥岩層稱遂寧頁岩系。1955~1959年四川石油普查隊改稱遂寧組,劃為上侏羅統。1962年盛莘夫等沿用。

特徵

主要由磚紅色、棕紅色泥岩夾砂岩組成,分上、下兩段。下段為鮮紅色、棕紅色砂質泥岩、泥岩夾少量灰綠、灰白、紫紅色細砂岩、粉砂岩、厚2724m;上段為紫紅、灰紫色厚層至塊狀細粒長石石英砂岩與紫紅、鮮紅色泥岩互層,厚137.3m。與下伏上沙溪廟組和上覆蓬萊鎮組均為整合接觸。該組廣布於四川盆地。各地岩性有一定的變化,在龍門山前地帶岩性變粗,夾礫岩及含礫粗砂岩。在盆地西、南部較薄,一般200~300m;東部、東北部較厚,400~600m。含介形類Darwinula sarytirmenensis, D.oblonga, Djungarica postiacuminata, Cetacella spp.(南溪劉家場);雙殼類Dalengiconcha aff. Elongata;葉肢介Suiningestheria minor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