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反應理論

連鎖反應理論

“連鎖反應理論(chain reaction theory)”認為,可以用行為主義的刺激一反應(S-R)公式的連鎖反應系列來解釋動作的學習與形成。動作技能被理解為動作的連鎖反應:刺激引起反應,第一個動覺反饋調節著第二個動作,第二個動覺反饋又調節著第三個動作……這樣,就產生了連續性動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連鎖反應理論
  • 外文名:chain reaction theory
舉例,內容與局限性,

舉例

例如,兒童學會用鑰匙開門的動作技能:首先用手拿鑰匙,對準鎖孔,確認插入的位置是否準確,將鑰匙完全插入並按正確方向旋轉,開門。這就是一動作系列的連鎖反應。在這個例子中,每個動作(Ss—R)如果不按上述順序進行,就達不到目的。因為如果鑰匙的方向不對,就無法插入鎖孔;如果沒有全部插入,就不能旋轉。只有順利地完成了這一系列動作操作,門才可以打開,開門是最後一個動作,對整個連鎖反應起著強化的作用。

內容與局限性

連鎖反應理論繼承了行為主義學習心理學的基本觀點,即學習就是因練習而獲得的一連串刺激反應聯結的不斷加強。在連鎖反應理論看來,動作學習就是學習者外部動作行為在外部影響作用下的變化過程;動作學習的結果,就是形成穩定、連貫而又準確的動作序列。但是,連鎖反應理論卻難以對這些問題做出解釋:①人能夠在100毫秒之內開始、進行和停止一個動作;而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根本無法利用感覺反饋(通常視覺反饋約為190~260毫秒,本體感覺反饋約為120~125毫秒)來控制動作。例如,熟練的鋼琴家不看鍵盤演奏,有些片斷手指的動作每秒可達16次,這種快速動作之間的連線,感覺反饋是無法加以控制的。②大多數動作技能都具有新穎性。儘管你簽過上千次的名,但每一次的簽名動作都有獨特性。花樣滑冰運動員向後旋轉三周半的動作練習過成千上萬次,每一次也都不完全相同,而根據連鎖反應理論,這類動作應是定型化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