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珠蕨屬

連珠蕨屬

連珠蕨屬,學名Aglaomorpha Schott ,槲蕨科的一個屬附生,大型。約4種,分布於亞洲熱帶。我國僅有1種,產台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連珠蕨屬
  • 拉丁學名:Aglaomorpha Schott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槲蕨科
  • :連珠蕨屬
  • 分布區域:亞洲熱帶
形態特徵,分布,連珠蕨簡介,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肥,橫生,被薄而狹的鱗片。葉疏生,一型,通常無柄,基部不以關節著生於根狀莖上;葉片基部擴大,乾膜質,用以積聚腐殖質,葉片中部較大,近革質,深羽裂,具有闊披針形而全緣的裂片,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葉脈明顯,網結,形成整齊的大小四方形網眼,具內藏小脈,葉片上部通常能育,羽裂,具有收縮的狹披針形或線形的羽片,孢子囊群初為脈叉處生,後擴展成片 (脈叉處囊群、匯生囊群或網狀囊群) ,不具囊群蓋,也無隔絲,孢子囊為水龍骨型,環帶由10-16個加厚細胞組成。孢子橢圓形。

分布

屬模式: Aglaomorpha meyeniana Schott,產於菲律賓及我國。附生樹幹上。
約4種,分布於亞洲熱帶。我國僅有1種,產台灣。

連珠蕨簡介

附生樹幹或岩石上,呈圓環狀。根狀莖直徑2-3厘米;鱗片基部著生,長6-15毫米,寬0.4-1 (-1.3)毫米,邊緣有重鋸齒。葉無柄,羽狀分裂,長35-90厘米,寬15-30厘米,基部膨大,不育葉裂片長7. 5-15厘米,寬1. 5-3. 5厘米,分裂達距葉軸2毫米處,邊緣全緣,頂端尖頭或漸尖,密腺生在葉軸和羽軸交匯的下方。葉片上部2/3能育;能育部分強度狹縮,呈捻珠狀,長5-20 (-30)厘米,寬0.4-0.8厘米。孢子囊群圓形,生於半圓形的小裂片上,孢子囊群中無隔絲,環帶增厚細胞11-14個。孢子表面具疣狀紋飾,疏有短棒狀突起。
產台灣 (屏東、台中、花蓮) 。菲律賓也有。附生樹幹上,海拔450-1600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