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寶林禪寺

連江縣寶林禪寺

寶林禪寺位於福建省連江縣丹陽鎮東平村的寶林山下,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建。是福建古代佛教《三山志》四大叢林之一,為縣內最大叢林寺院。後毀於大火,僅存石構遺址,寶林禪寺遺址座北朝南。現任住持釋悟演和當家師釋妙藏在2003年進駐寶林禪寺後,致力規劃、繼續修建完善寺院規模,重鑄千年古剎的輝煌、作育僧材、弘揚正法、服務大眾。寶林禪寺於2009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江縣寶林禪寺
  • 始建於:唐文宗太和五年
  • 原名:寶林庵
  • 地點:福建省連江縣丹陽鎮
簡介,歷史資料,

簡介

寶林禪寺位於福建省連江縣丹陽鎮東平村的寶林山下,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建。是福建古代佛教《三山志》四大叢林之一,為縣內最大叢林寺院。後毀於大火,僅存石構遺址,寶林禪寺遺址座北朝南。現任住持釋悟演和當家師釋妙藏在2003年進駐寶林禪寺後,致力規劃、繼續修建完善寺院規模,重鑄千年古剎的輝煌、作育僧材、弘揚正法、服務大眾。在這十多年間,得到社會人士、弟子信眾鼎力護持,修葺了寶林禪寺原有的“法堂”,重新建成了:大雄寶殿、宿舍樓、觀音閣、放生池、天王殿、地藏殿、龍樹殿、般若苑。2013年由著名書法篆刻家鄧定劍花費八個月時間設計、篆刻一枚重達三十六噸的花崗石巨印,贈送給寶林禪寺,這是目前中國佛教寺廟擁有的最大印章,被譽為”中國佛教印章之最”。
中國佛教印章之最中國佛教印章之最
悟演法師是現任福建省福州市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連江縣政協常委、連江縣佛教協會副會長、湖北鹹安佛教協會名譽會長、中國首所佛教音樂學院藝術導師。悟演法師於北京大學宗教哲學系佛教文化專業碩士研究生班畢業。在2010年公開發行第一張個人佛樂專輯《初蓮》,同年2010年,悟演法師榮獲斯里蘭卡國友好比丘委員會頒發“聖妙法音”榮譽。2012年成為第一位中國學生學習世界無形文化遺產第50號——靈山齋。“踐行人間佛教,推進人性佛教”,是悟演法師最重要的修行理念。10年來,他團結四眾弟子,開課講經,深入淺出剖析教義,提倡愛國愛教,讓四眾弟子傳承三大語系佛教文化,真正覺受原始佛教的真諦。悟演法師自稱為“微笑點頭和尚”。
連江縣寶林禪寺住持悟演法師連江縣寶林禪寺住持悟演法師
寶林禪寺位於福建省連江縣丹陽鎮東平村寶林山下,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建。原名寶林庵,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鄉宦張瑩,官禮部尚書,請旨改封為寶林禪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帝,為丹陽寶林寺御書“大中寶林禪寺”直匾。
石釁“敕賜大中寶林禪寺”石釁“敕賜大中寶林禪寺”
寶林禪寺屢經擴建,鼎盛時期,總面積30餘畝,建築群正中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觀音閣、兩邊有伽藍殿、祖師殿、地藏殿、鐘鼓樓、藏經樓、念佛堂、學戒堂、待客堂、齋堂、方丈室等十三座殿堂樓閣和如意寮、化身窯、如意寮、和尚塔、普同塔、報親塔等十多處附屬設施,形成雄偉壯觀的建築群,僧眾千人。規模居縣內首位。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寓賢朱晦翁隱居寺內,有感景物秀麗,賦詩曰:“踏破千林黃葉堆,林間台殿郁崔嵬,谷泉噴薄秋逾響,岩翠空緣晝不開,一壑祗今存勝攬,三生疇昔記曾來,解衣正作連霄計,未許仙靈便卻回。”
連江縣寶林禪寺舊貌連江縣寶林禪寺舊貌
寺幾經興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僅存清宣統三年(1911年)重建的法堂及兩廂僧房。“文化大革命”期中,除堂被改作移民臨時住宅外,寺藏的朱熹聯板、碑誌和歷代所傳古董、法物、均被砸被盜。1982年12月列為縣開放寺院,1984年7月列為縣文物保護單位後,始修葺一新,恢復佛事活動。當時山門雖成廢墟,但康熙皇帝御書寺名石碑,仍巍然屹立,放生池雖被沙石填平,但池上拱橋,仍橫臥地面,大雄寶殿雖毀為田,但殘存石基石柱,仍可展示其昔日雄姿,石基底層金剛座,上層蓮花座,各座之間所附麒麟獅象和人物花鳥等石雕,畫像清晰,神態逼真。石柱圓形,高4米許,圍2.25米,頂端鑿有石槽與木樑卸接,成行排列,舊殿之雄偉,此可作證。
連江縣寶林寺法堂連江縣寶林寺法堂
現存法堂,保持清代建築風格,木結構,六㮼五間,歇山屋頂,中央佛廳,兩廂西歸祠、僧房、齋堂等,共大小房屋35間,建築面積673.5平方米。寺內青石佛5尊: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緊那羅王菩薩、韋陀菩薩,全高l米至1.2米,肩寬0.3至0.4米,刻工精細,寶相莊嚴,惜因歲月蹉跎,管理不善,特別“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破壞,佛面及手指個別部位被砸壞,是縣內僅存的最古老唐代石刻佛像。釋妙友曾任首座,明通法師當家,當時常住僧眾6人。
寶林山岩石奇兀,有“觀音岩”、“降虎峰”、“雷移石”等十大名勝,大殿右前方“虎跑泉”,傳高僧法詮(獨覺禪師)建庵時,苦乏水,虎跑而出之,故名。泉水夏冷冬暖,色白味甘,是泡茶上品,遐邇聞名。
歷代祖師:
獨覺禪師
據《連江縣誌》記載:唐,僧獨覺,中鵠里杜棠人,俗姓張。元和七年,母鄭氏寡,夢呑白蓮有娠。及生,祥光滿室,鄉人異之。七歲,皈依寶林寺,二十祝髮,易名“法詮”。宣宗時,與涅槃、怡山、大溈諸禪師為法空友。峰頂有巨石如覆盆,詮頌偈以拄杖指之。一夕,風雷大作,移石山下,儼成一愈,跑泉以謝(虎跑石古蹟猶存),相隨歷四十寒暑不去。一日鳴鼓召眾,跏趺示寂。逾半載,開塔視之,膚體如生,頂發垂肩,削之復長。乾符元年不雨,縣令虔禱於塔,甘澍立沛;率士庶祝以太牢,其全身忽隱入石中。宋政和元年,上官敦復督兵捕寇,禱之而應;遂因去漕史柳某上其事於朝,敕賜塔額曰“慧慈”。
敕賜塔額曰“慧慈”位於連江縣寶林山敕賜塔額曰“慧慈”位於連江縣寶林山
寶林寺。在寶林山。唐大中六年建。宣宗時,獨覺禪師居其中。後祈雨屢應。宋鹹淳六年旱,知縣宋日隆躬詣石室,迎像至邑,大雨隨至。寺內有虎跑泉,因高僧法詮欲建庵,而苦乏水,虎跑而出之。故名。
連江縣城南門與江南村隔江相望,建橋前兩岸交通極為不便,隋大業三年(607年),高僧獨覺創建首尾百梁,中流仍渡以舟,稱“江亭渡”。
歷代著名方丈住持有宏淨法師、妙有法師、明通法師等,法系臨濟宗。
名人流寓:
朱熹
據《連江縣誌》記載:宋,朱晦翁[熹]於慶元間遭偽學之禁,遁跡三山,轉之長樂。與其徒劉砥、劉礪抵連,寓寶林寺。復至官地村結廬講學。今猶名其村曰“朱步”。又寓安中里仁山,嘗為主人書《大學》聖經於廳事門上。其家世無疫癘,人謂有公所書聖經在也(明萬曆間,劉令希夔聞之取以去。然其地至今災咎亦不常有)。復至九龍山下,流覽徘徊。以為此地當可避亂,後人即其地建祠以祀之。
宋邑人李彌遜詩
喚起田農趨曉耕,春雲已帶瀉檐聲。
如何乞得摩空手,為挽天河洗甲兵。
宋知縣宋日隆詩
年來試凋邑,如僧住破庵。
頗識眾因果,寧忍事嗔貪!
晨飧雖不飽,夜夢卻自安,
緬懷百里內,何異一室間。
痛癢舉切身,惻怛失歡顏。
曾征三異政,勿見兩暑寒。
皇帝念閩壤,擇師田從班。
紅旗已開閫,紫氣且度關。
負弩擬郊迎,袱被出市闤。
曕彼草木榮,覺此天地寬。
禾實吐離離,泉瀉鳴潺潺。
一稔已可期,百憂頓能刪。
群來鄉士秀,共訴里胥奸。
飛走寧有據,乞取苦無端。
傷爾心肉剜,令我眉峰攢。
刑非所樂用,欲已良亦難。
五百決臀杖,雄卒捏手環。
於以寬民力,於以警吏頑。
亭午發丹陽,薄暮抵精藍。
瓣香謁獨覺,且過借一簞。
臨風飽清供,穿雲漫懷慚。
候騎未來報,主僧且盤桓。
桑下無三宿,挑包過別山。
又五律
寶林連上剎,獨覺佛中尊。
石室真身隱,苔碑勝跡存。
空門留法嗣,俗舍有聞孫。
晴雨從民欲,枌榆萬古恩。
宋寓賢朱晦翁詩
踏破千林黃葉堆,林間台殿郁崔嵬。
谷泉噴薄秋逾響,岩翠空濛晝不開。
一壑祗今藏勝概,三生疇昔記曾來。
解衣正作連宵計,未許仙靈便卻回。
陳望詩
獨覺高明自昔尊,寶林遺蹟至今存。
木橋草暗飛騰處,石壁苔荒霹靂痕。
雙沼蓮開香繞寺,萬重山好翠當門。
鄉人祈禱年年事,綠稻如雲雨滿村。
明邑人陳元登詩
丹殿橫金榜,蒼林結寶雲。
山隨溪水轉,嶺向寺門分。
勝跡傳遺語,殘碑讀斷文。
後猶今視昔,孰不慕前聞?
被系清朝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本山住持隆悟大師率四代僧徒四出募化而修建的。至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99年)與鼓山湧泉寺,同時蒙康熙皇帝玄燁龍筆御書:“敕賜大中寶林禪寺”,由住持道遠禪師刻成石釁,立於山門。清康熙之後,慘遭回祿,乾隆十年,全寺化成灰燼。至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由比丘德經、德泉兩師,重建法堂及兩廂僧房,留存於今。
千餘年來,滄海桑田,寶林寺幾經興廢,當年名剎被毀,不見原貌,但名剎之遺留珍貴文物可供又見賞,從中可以追溯大叢林往昔規模與悠久的歷史。其一,寺內青石佛2尊(原有5尊),形象逼真;其二,縣誌記戴宋儒學大師,理學家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號晦庵,曾於據說朱熹還留下一副聯,可惜已無從查找。志錄名人為寶林寺詩作的還有宋邑人李彌遜詩,宋知縣宋日隆詩,陳望詩和明邑人陳元登詩等。其中陳元登詩曰:“舟殿橫金榜,蒼林結寶雲。山隨溪水轉,嶺向寺門分。勝跡傳遺語,殘碑續斷文。後猶今視昔,孰不慕前聞”,足見當年寶林寺之壯麗;其三,寶林寺珍貴文物,清康熙帝御書“敕賜大中寶林禪寺”石碑,現完好地屹立於山門舊基上,是寶林寺珍貴的文物;其四,放生池現雖被沙土填平,但池上拱橋,石欄桿仍保留原狀;其五,原大雄寶殿被毀,但殘存二十五根圓形石柱,有的還立在舊址上。石柱底層金剛座呈蓮花形,各座附麒麟獅象,人物花鳥等石雕,圖像清晰,神態各異。還有散落於田間的大石槽旗竿石、石碑等;其六,現存的法堂,保持清代建築風格,木結構,歇山屋頂,中央佛廳,西廂有西歸祠、僧房、齋堂等三十餘間,建築面積673.5平方米,天井中還留存一個橢圓形大石槽。
寶林寺距離104國道丹陽段僅5公里,千年古剎藏於深山,隱於綠林,山隨溪流轉,嶺向寺門分,自然景觀和人文古蹟相映成趣。寺前有“虎跑泉”,周邊有祖師洞、觀音岩、雷移石、瀑布岩、蝙蝠洞、金雞洞、蟠桃林、大石門、佛帽石、院前井、蟠桃林、皇妃墓、米酒石、登高石等景點,組成“谷泉噴薄”,“岩翠空濛”,“雙沼蓮香”,“重山好翠”等四大美景。古時這裡有這些景點有物可據,傳說生動,引人入勝。如虎跑泉,據縣誌載“因高僧法詮欲建庵,而苦乏水,神虎刨而出之,故名”。泉水夏冷冬暖,色清味甘,是泡茶之上品。又如祖師洞乃獨覺禪師坐禪處,相傳,祈雨屢應。縣誌載:宋鹹淳六年旱,知縣宋日隆躬詣石室,迎像至邑,大雨隨至。在寺的東側,殘存一片規模宏大陵墓墓基和古時旗桿石,傳有皇妃蓼沿劉氏金組葬於此。雷移石上保留朱熹手書“雷移”和“降虎峰”摩崖石刻,蒼勁有力。寶林山上林密岩奇,峭壁清幽,還可以看到瀑布岩、龍甲岩、鷹嘴岩、玉兔存窩、金雞岩洞等自然景觀。
寺院最盛時有殿宇樓閣13幢,塔、寮、井等10多處,占地面積30餘畝,僧眾千人。唐禮部尚書張瑩曾在寶林課讀,宋戶部侍郎李彌遜、理學大師朱熹、名士林泉等都曾到寶林寺講學、遊歷,並留下不少詩篇墨跡。康熙皇帝於三十八年(1699)御書寺名“敕賜大中寶林禪寺”。不幸的是,乾隆十年(1745)的一場大火,使寺院慘遭大劫,僅遺20多根大石柱及石槽和唐代石佛像等讓人憑弔。
到新中國成立時,僅存清宣統三年(1911)由釋德經、德泉禪師興建的木構懸山頂法堂一座,中央佛廳兩廂僧房及齋堂等十間。“文化大革命”期中,寺院被改作移民住宅,寺藏的部分古董、法物被砸被盜。寶林禪寺僧人具有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新中國誕生前夕,連江、羅源、閩侯、古田等縣老區游擊隊,經常在這一帶活動,寶林禪寺成為交通聯絡站。中共連江縣丹北工委地下黨支部設在寺內,寶林禪寺為他們提供食宿方便。更難能可貴的,1948年春,寶林禪寺德經法師主動將寺院多年積累的糧食、銀元以及耕牛傾囊奉獻給人民解放事業,並以寺僧身份掩護地下工作,擔任了游擊隊的聯絡站站長。後來在一次送信中,身負重傷,於1950年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宗教政策落實,寶林禪寺恢復佛事活動,1982年列為開放寺院,釋妙友、釋明通入寺進行修葺,1984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曾經輝煌的寶林古剎由於地處偏僻山區而逐漸衰落,舊殿也瀕臨倒塌,許多僧人受不了寂寞和艱苦便逐漸離去。2003年,時任廣東省佛教協會理事的悟演法師應聘前來幾近荒敗的寶林禪寺駐錫,難行能行、不畏艱苦,頂著當時遺留下來的幾十萬債務,與當家師釋妙藏並肩開闢荊臻,歷盡艱辛,重裝了大雄寶殿、重塑了菩薩金身,重建了圓通寶殿、弘法樓、天王殿、放生池、僧舍等,把已經荒廢的古剎重建初具規模,再展雄姿。悟演法師率領四眾弟子,一邊修葺寺院,一邊致力於弘揚佛學教育與佛藝文化事業。
2008年寶林禪寺承辦大型“為四川地震災區慈善募捐活動”。在5月20日當天的募捐儀式上,籌得愛心捐款一百三十多萬元轉交連江縣紅十字會匯往四川災區。
2009年寶林禪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9年寶林禪寺舉辦首場寺院婚禮。
2010年悟演法師與寶林禪寺四眾弟子在福建大劇院主辦了福建省有史以來的首場佛教音樂會,名為“盛世梵唄,菩提秋韻”。
連江縣寶林禪寺
2011年悟演法師應韓國佛教BBS廣播電台邀請,在“韓國佛教音樂世界”節目接受主持人法顯法師的專訪。
2011年悟演法師應德國德中友好協會邀請赴德國杜塞道夫市音樂廳主辦“妙音禪韻”佛教音樂會。
2012年悟演法師應邀前往韓國,在法顯法師的佛教梵唄文化藝術發布會上出演《觀音舞》。
2013年寶林禪寺舉辦首屆佛教音樂夏令營。
2013年由福州市集郵公司和寶林禪寺聯合舉辦了一場《寶林禪韻》個性化紀念郵票和《千年古剎寶林禪寺中興十周年紀念封》首發式,整套郵票共有兩版,共有25張。據悉,這套郵票也是八閩佛教界首套展示個性化的郵票。
《寶林禪韻》個性化紀念郵票《寶林禪韻》個性化紀念郵票
2013年寶林禪寺應斯里蘭卡SriBodirajaVihara(聖菩提王寺)邀請聯合連續舉辦了五屆中斯佛教文化交流活動,並捐贈一尊身高3米的漢傳觀音菩薩像,推動中斯兩國睦鄰友好關係,促進世界佛教文化友好發展與融合。
寶林禪寺捐贈觀音像到蘭卡寶林禪寺捐贈觀音像到蘭卡
2013年寶林禪寺在中秋佳節都會舉行拜月祈福法會,從2007年開始至今已舉辦了七屆。
2014年湖北鹹寧大乘禪寺與寶林禪寺結為友好寺院

歷史資料

參考書籍:
《佛教二千年》、《連江縣佛教志》、《連江縣誌》、《連江古碑》、《連江篇》
鹹寧大乘禪寺與寶林禪寺結為友好寺院鹹寧大乘禪寺與寶林禪寺結為友好寺院
悟演法師致力於弘揚佛學教育與佛藝文化事業悟演法師致力於弘揚佛學教育與佛藝文化事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