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有祥

連有祥

連有祥:新中國在藏南的歷史性人物,他1952年率領珞瑜地區工作組挺進珞隅,並在幾年裡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區域站住腳,為1959年設立墨脫縣政府和1962年開始建立墨脫縣委(次年正式成立)奠定了重要基礎。

連有祥,山西上黨人,1927年6月出生。1937年6月開始跟隨紅軍開展革命工作,1941年在山西襄垣縣參加敵工站,曾參加上黨戰役、平漢戰役、進軍大別山、淮海戰役、渡江作戰、浙西戰役、湘西戰役、解放大西南戰役等。1950年初,隨十八軍進軍西藏,途中參加了二郎山築路工作。1951年春,被任命為十八軍53師教導大隊政委。後擔任首批進駐珞渝工作組組長,成為最早進駐珞渝的解放軍之一。1987年從自治區工業電力廳離休。

1952年春,中央正式批示成立珞渝工作組,連有祥擔任工作組組長、黨組書記和軍事代表。

主要作品是《在珞瑜的那些年》。

基本介紹

  • 本名:連有祥
  • 所處時代:20世紀
  • 出生地:山西上黨
  • 出生時間:1927年6月
  • 主要作品:在珞瑜的那些年 
  • 主要成就:率領珞瑜地區工作組挺進珞隅
報導,回憶,

報導

留在珞渝的記憶——訪十八軍老戰士連有祥
珞瑜地區位於西藏東南部,在察隅——門隅之間,南達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北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以南的廣大地區,涉及到西藏墨脫縣版圖全境,還包括了察隅、米林、隆子、錯那四縣的部分土地,是我國珞巴族門巴族主要聚居地。在藏語裡,“珞”指“南方”,“yu”指“地域”,“珞yu”意為“南方之地”。珞渝不僅地域廣闊,而且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那裡有一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中國人民解放軍最早進駐到珞渝地區是在1952年夏天,連有祥就是當時解放軍進駐珞渝工作組的組長。
① 達 興 村 等待的記憶
1951年6月,十八軍53師副政委苗丕一著手籌建波密分工委,主要開展波密、工布、珞渝等地工作,苗丕一擔任分工委書記。波密分工委的大本營設在傾多宗(現波密縣傾多鄉一帶)。而珞渝情況相當特殊,它屬於邊境地區,一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給當時開展珞渝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派誰來擔任這個地區的軍事代表呢?根正苗紅、遇事沉著冷靜、幹事果斷堅決的53師教導大隊政委連有祥是苗丕一眼中的最佳人選
連有祥
接受了任務後,25歲的連有祥既興奮又緊張,單獨執行如此艱巨的任務還是第一次。當別的工作組已經進到駐地開展工作時,他和工作組成員按要求還在達興村(當時傾多宗、曲宗和珞渝金珠宗的必經之地)等待任務【達興村是現在波密縣城扎木鎮南部的村,歷史上是波密土王和藏人沿金珠拉山口——金珠曲的金珠古道進入格當鄉等墨脫區域的道路】。連有祥回憶道:“最初我並不知道珞渝工作組必須報經中央審批。後來才知道珞渝工作組事關中印兩國邊境的穩定,‘麥克馬洪線’的知名度絕不亞於當時正打得熱火朝天的韓戰中的‘三八線’,必須逐級上報西藏工委、西藏軍區直至中央。”
1952年春,中央正式批示成立珞渝工作組,連有祥擔任工作組組長、黨組書記和軍事代表。連有祥記得非常清楚:“接受了任務後,補充了物資錢糧。1952年6月25日,工作組一行8人向珞渝挺進,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進軍珞渝的序幕。”
臨行時,苗丕一送給連有祥十二個字:抓緊進點,站穩腳跟,隨時匯報。
②幫辛區 驚險的記憶
工作組原定的路線,是(沿河而走)從波密傾多出發,沿易貢藏布順江而下,經通麥後,沿帕隆藏布順江而下到達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頂端扎曲,然後順江而下,翻越果布拉山口,再經甘登、加熱莎,最終到達珞渝的幫辛(現幫辛鄉)。六月的雨一下就是十多天,波密林區到處籠罩著白茫茫的霧靄,讓人辨不清方向。易貢藏布的水上漲了,流沙、碎石不斷從山上垮下來。
這段路因1950年墨脫宗的8.5級大地震,多處山體塌方,許多地段被山洪衝垮,根本無法通行。連有祥說:“我們對珞渝的情況相當生疏,不僅沒有一張詳細的軍用圖,而且連一張行政區劃圖也沒有。幸好有從四川帶來的一本破舊的中國分省圖,從地圖上找到了珞渝的位置,但珞渝兩個字分別是‘各、俞帶左反犬旁’,這是按照噶廈政府的藏文翻譯過來的,帶有明顯歧視,據說是西藏地方政府流放犯人的地方。憑著這本粗略的地圖選擇我們的進軍路線,是根本不行的,必須找嚮導。”
正在一籌莫展時,連有祥突然想起了在波密地區人代會上認識的珞渝幫辛區頭人索朗旺扎。若能得到他的幫助,先在他管轄的幫辛區紮下根來,然後再推進到整個珞渝地區。經請示,他們改變了原定行軍路線。7月中旬,他們來到了波密傾多宗隨村,索朗旺扎就住在這個村。當連有祥說明情況後,索朗旺扎爽朗地笑著說:“那是我管轄的地盤,挑選幾名有翻山經驗的民眾,我帶你們進去。”
行軍第二天,工作隊便進入到一條狹溝里。溝很深,路窄得只能放下半隻腳,石頭上的苔蘚被雨水淋濕後很滑,為了穩當,大家都貓著腰一步一步往前挪。順著嚮導的腳印,趟過一條小河,穿過一片密林,爬上一段陡坡後,到了一個小草壩子。在一棵松樹下休息時,大家互相望著,每個人身上爬滿了螞蟥,你為我打,我給你打。工作組文書丁培萱脫下破了兩個洞的球鞋一看,五個腳趾縫裡有12條螞蟥,在短暫的休息中大家用點燃的香菸燒螞蟥的屁股,總算把一條條螞蟥燒了出來。當要開始前行時,大家感到腳又痛又癢,將腳放到鞋裡,痛苦不堪。
一天早上,連有祥從嚮導那裡了解到,這天要走的路最苦最險,中午因天氣轉暖,容易發生雪崩,必須趕在這之前翻山。
開始爬隨拉山了,山很陡,有的地段差不多是後面人的腦袋頂著前面人的腳後跟在走。越往上爬,山越陡,很難站住腳,爬上去滑下來,再爬上去,又滑下來。五個小時後,大家到達了雪線。此時,在刀背一般的冰坡上行走,更加困難。大家小心翼翼地向前挪步。終於在中午十二時前到達了隨拉山口。可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下山的路比上山的路更難走,路就在腳下的懸崖上。在一條連羊腸小道都不如的幾乎直上直下的路上,他們將身體貼在懸崖壁上,雙手摳著岩縫,腳尖試探著踩穩石窩,緊張得連話也不敢說,更不敢往下看,像壁虎一樣慢慢地移動著。晚上,當他們在山腳下回憶起這一幕,仍心有餘悸。
“到了加熱莎村,這裡是索朗旺扎管轄的村莊,他主動給我們當起嚮導。村里主要居住著珞巴族,也有幾戶藏族和門巴族,周圍隨處可見熱帶和亞熱帶的植物。工作組從這裡出發,沿雅魯藏布江而下,繞著山腰陡壁行進,腳下是不足一米寬凹進石壁的小路,一面是上千米的懸崖絕壁,另一面是奔騰不息的雅魯藏布江激流,稍有閃失,就會掉下萬丈深淵,大家提心弔膽地攀登著。”
誰也沒料到,前行一段距離後,前面出現了一個寬上百米的大塌方,擋住了去路。連有祥同索朗旺扎商量,派出兩名有經驗的當地藏族民眾探路,一邊前行,一邊用砍刀砍出腳窩,順利地到達了另一邊。大家踩著他倆新砍出的腳窩,一個個地通過了這段路。就在這時,擔任收尾任務的工作組成員任水清不慎腳下一滑,落到數百米的下方,連個人影也看不到。驚得索朗旺扎連說:“阿科克!阿科克!(唉呀) ”大家站在半山腰對著江連喊“任水清”,得不到回應。“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連有祥迅速讓兩名有經驗的民眾,冒著隨時塌方的危險,走到下方百餘米處,發現任水清的大半截身子埋在泥沙里,頭露在外面,雙手有氣無力地對尋找他的人搖擺著。原來,山上垮下來的一塊巨石立在江邊,山上的流沙淤積在這裡,任水清剛好被流沙擋住。過了幾個小時,兩名藏族民眾扶著任水清爬了上來,還好他只是手臂受了點輕傷,衣服掛爛了,還能堅持走路。
談起這件事,連有祥心裡一酸,感慨地說:“在進軍珞渝的路上,這樣的危險隨時都存在。但同志們的樂觀,給了我極大的信心。”
當他們到達幫辛時,歷史記住了這一天:1952年7月24日。
③墨脫宗 受挫的記憶
幫辛是一個建在半山腰的村莊,農田、樹林中隱藏著一幢幢藏族、門巴族、珞巴族的吊腳木樓。工作組成員跋山涉水、走過一條條羊腸小道,看到這幅情景時,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
在幫辛借住下後,新的問題出現了:工作組從波密帶來的大米、糌粑、酥油吃一個月都困難。連有祥召開了進駐珞渝的第一次會議,傳達了分工委對他們開展珞渝工作的指示:一、做好民族團結工作;二、大力宣傳偉大祖國、黨的民族政策及“十七條協定”;三、開荒生產,力求糧食蔬菜自給。
雖然工作組帶著銀元,可幫辛耕地很少,加之粗放的耕作方式,民眾生活本來就苦。若從當地購買糧食,就會加重民眾負擔。當前最迫切的任務是開荒生產,確保糧食自給。經過幫辛村頭人的同意,他們在村後山坡上的幾塊輪休地開荒生產。這期間,工作組成員給民眾看病,幫民眾發展生產,逐漸消除了民眾的疑慮。
時間一天天過去,正當連有祥準備在幫辛擴大戰果時,波密分工委向珞渝工作組增加了力量,並要求他們儘快確定珞渝工作組大本營,迅速站穩腳跟。就這樣,工作組由最初的8人,增加到19人。
工作組成員誰也沒有到過珞渝,對這裡的道路、環境不熟。進駐幫辛的當天,連有祥便發現,這裡雖是傾多宗幫辛區的中心,但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將大本營設在這樣一個狹長地帶,顯然是不太可能的。經商議,工作組留下了丁培萱、王生兩人在幫辛開展工作。
第二天,連有祥帶著其他工作組成員,沿雅魯藏布江而下,向墨脫宗進發。連有祥意識到,19人的工作組要想站穩腳跟,首要任務是解決吃飯問題,選擇一塊比較開闊的土地開荒生產,確保糧食自給,他首先想到了墨脫宗。他曾兩次同宗本阿旺群頓見面,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將大本營設在墨脫宗。
當時,西藏噶廈政府把墨脫宗一分為三,給這裡的門巴族、珞巴族和藏族民眾製造了許多矛盾,相互猜忌,械鬥時有發生。連有祥回憶說:“我們到達珞渝時,發現了一個怪現象,幫辛村人將物資背運到卡布時,再往前走就意味著違規,他們送到這裡後,就主動返回了。”在卡布村頭人派出的嚮導的幫助下,他們往墨脫宗趕路。到達墨脫時,宗本阿旺群頓帶著手下人員迎接,並安頓他們住下。
在墨脫宗政府,組織幾個措本開會時,連有祥除了宣傳“十七條協定”外,還提出同他們一塊確定珞渝工作組大本營。可他話沒講完,阿旺群頓就帶頭叫起苦來:“我們這裡人多地少,養活你們四五個人還可以,但要保證你們十多個人的生活就非常困難。”並急不可耐地說,“我建議你們把大本營定在金珠宗,那裡雖然不出產大米,但地勢開闊,有很多可供開墾的土地,養活幾十個人都不成問題。”阿旺群頓剛講完,幾個措本也跟著叫起苦來。
連有祥當時不是十分明白,墨脫宗本心裡有個“小九九”,那就是金珠不屬墨脫宗管轄,把工作組支配到那裡,就不會影響他的利益。一連三天會,墨脫宗政府的人都叫苦不迭,連有祥只好說:“我明天繼續沿江往前走,看有沒有可供開荒的土地。”連有祥沿雅魯藏布江而下,到達了離“麥克馬洪線”不遠的背崩,也沒有發現一塊可供20人開墾的土地。
他們離開墨脫宗時,在墨脫宗、幫辛區、金珠宗的中心聯繫點卡布村,留下了藏語水平好、有獨立工作能力的吳義成開展工作。
④金珠宗 頑強的記憶
金珠宗(今墨脫北部格當鄉一帶)緊靠波密地區,地處珞渝的最北端。連有祥帶著珞渝工作組成員拜訪了金珠宗頭人,跑遍了金珠宗所有的村莊,最終將大本營安扎在了格當附近的布隆村。這裡地處一片緩坡,海拔雖高些,但可開墾的荒地多,只要迅速組織大家開荒生產,第二年的糧食自給就不成問題。
他們一邊開展民眾工作,一邊開荒生產。由此,珞渝工作組基本形成了幫辛、卡布、金珠三點一線的工作格局。
轉眼到了秋天,正當連有祥想向上級匯報進點情況時,金珠拉山開始大雪封山。工作組連電台都沒有,同外界的聯絡徹底中斷,直至第二年雪融。
這時,連有祥組織大家抓緊開荒生產。工具匱乏,組員徐正忠就按照家鄉山東犁子的式樣畫了個草圖,到山上找適合的樹做成犁,每天兩人駕馭兩匹馬能開四五畝荒地。找不到鐵質犁頭,他就把青岡樹削尖了來代替。可犁不了幾下,“犁頭”就斷了。經過向當地民眾請教,方知將青岡木用火烤後會變得異常堅硬。按照這個辦法,製作了“犁頭”,非常管用。
連有祥組織大家搭建伙房、馬牛圈時,因對當地稱為“曬欣”的漆樹缺乏了解,有4人砍樹後相繼中毒,其中一個戰士兩腿、面部腫得很厲害,腮幫比鼻子還高,直流黃水。當時藥物缺乏,只能用很少的一點硫酸鎂來清洗患處,過了很久才痊癒。
工作組帶的糧食很快就吃完了,在當地買糧很困難。連有祥帶著大家,學著當地民眾,將芭蕉樹砍了剝皮,將裡面的瓤子弄爛曬乾磨成面後,同野菜、豌豆面混在一起煮成糊糊吃。這種糊糊又苦又澀,比吃中藥還難受,吃多了,連拉大便都困難。
開荒種地結束後,大家緊接著搭建生活用的木板房。可到森林裡伐木時,沒想到遭遇野蜂的襲擊,有的同志被蜇得臉腫脖粗,手腳變紫,可大家照常上工勞動。這期間,幫辛、卡布點的工作組成員也同樣開荒生產。
回波密匯報
1953年5月,連有祥發現隨拉山南面向陽處積雪少,爬上山沒問題。山背面背陰積雪厚,可以滑下去。為了早日向上級匯報情況,他帶上防寒皮具和充足食物,在3名經驗豐富的嚮導的帶領下,冒險向隨拉山挺進。
大雪封山後,珞渝環境之惡劣,日用品之缺乏完全出乎想像,頭髮長了沒有剪刀理,衣服破了沒法縫,牙膏用完了找不到替代品。當連有祥出現在苗丕一的辦公室時,穿著破了幾個洞的褲子、頭髮長得能梳一條長辮子的連有祥差點讓苗丕一沒認出來。在與苗丕一的談話中,連有祥得知,分工委曾派人帶領氂牛隊爬金珠拉山,試圖同他們取得聯繫,可因雪太厚沒能成功。
聽了連有祥的匯報,苗丕一發報給西藏工委並中央軍委:“珞渝工作組勝利完成任務,站穩腳跟。”連有祥回憶起當年的情景,依舊激動地說:“分工委專門向黨中央毛主席匯報珞渝工作組的情況,對我來說是無上光榮。我當時感動得流下了淚。第二天正好開分工委黨代會,我向代表們匯報了工作組的情況,代表們對我報以熱烈的掌聲。”
“會議快要結束時,苗丕一書記親自宣讀了西藏工委發來的電報,傳達了中央對珞渝工作組的慰勉電報,稱我們是‘獲得了當地人民的熱愛,提高了解放軍的威信,為今後工作創造了良好的開端’。在這次會上,分工委還特地表彰了珞渝工作組的成員。”連有祥繼續說。
豐收
當年夏秋,是珞渝地區少有的豐收年。工作組種的莊稼也喜獲豐收,蔬菜自給有餘,人均收糧583斤,大大超過了西藏工委規定的161斤,不僅解決了工作組全年的糧食供應,還把剩餘的糧食貸給了民眾。布隆大本營更是獲得了大豐收,他們將部分糧食無息貸給了缺糧民眾,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秋收結束後,金珠、幫辛、卡布的民眾按照傳統習慣,舉行了慶豐收儀式。丁培萱、王生等工作組成員被民眾圍在中間,相互敬酒交談。徐正忠作為生產能手,因在開荒中貢獻大,兩次獲二等功。連有祥深有感觸地回憶說:“那裡還適合種玉米、黃豆,也獲得了高產。若按人頭算,可以吃上一年半。有的吃,就能站穩腳跟!”(王夢敏)
人物小傳:
連有祥,山西上黨人,1927年6月出生。1937年6月開始跟隨紅軍開展革命工作,1941年在山西襄垣縣參加敵工站,曾參加上黨戰役、平漢戰役、進軍大別山、淮海戰役、渡江作戰、浙西戰役、湘西戰役、解放大西南戰役等。1950年初隨十八軍進軍西藏,途中參加了二郎山築路工作。1951年春被任命為十八軍53師教導大隊政委。後擔任首批進駐珞渝工作組組長,成為最早進駐珞渝的解放軍軍人之一。1987年從自治區工業電力廳離休。

回憶

他《在珞瑜的那些年》(新西藏》,2014(5):55-57)回憶,與報導內容是補充關係。
說明:他的戰友在《有史以來在墨脫站穩腳跟的第一個漢人---連有祥》帖子裡補充了一些情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