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德林

74歲高齡的連德林老先生是著名民間藝術家,在剪紙和民間歌謠方面造詣頗深,2008年5月27日,他和管城區另外4位民間藝人被授予鄭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他們身負的5項民俗藝術也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連德林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從小痴迷剪紙,尋師學藝,剪紙作品,傳授藝術,蒐集歌謠,準備申遺,

從小痴迷剪紙

連德林
六十七年前,連德林就出生在這個村落的一戶普通人家。和中原大地上所有的農村婦女一樣,連德林的母親不僅擅長縫製虎頭鞋、虎頭帽、剪鞋樣,而且還是三鄉五里有名的剪紙巧手。不論逢年過節,還是鄉里鄉親誰家娶親生子,母親和嬸嬸、姑姑們總會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的剪喜花、窗花、鞋花,這些情景在連德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五、六歲開始,連德林便開始跟著母親學剪小鳥、小狗、花草。等到稍大些,母親便不再想讓他學這些女娃們的手工了,家人也認為一個男孩剪個花草、動物什麼的,難登大雅之堂,沒出息,將來也養不活妻小。可痴迷剪紙的他,卻怎么也放不下,而且這一迷就是半個多世紀,從未間斷。

尋師學藝

連德林
六十多年來,冰冷的剪刀在他手中,如同沾上了靈性般有了“神奇”的生命。爭奇鬥豔的團花;張牙舞爪的龍,凌空飛翔的鳳,活靈活現的十二生肖,流光溢彩的雙喜圖案,令人眼花繚亂。對於剪紙藝術,連德林從最初的剪個小動物、喜花、喜字,逐步形成了喜慶團花、民俗故事的剪紙風格。剪紙成了連德林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為此,他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河南的靈寶、洛寧、盧氏等縣自古就有剪紙之鄉的稱謂,當地四時節令,物喪喜壽,物象裝飾等都帶有剪紙藝術的烙記,剪紙已成為民風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尋師學藝,連德林曾多次到這些地方,在鄉村山野間徒步幾十里蒐集民間剪紙圖樣。一九八八年的夏天,為蒐集幾幅剪紙圖樣,他在靈寶的山溝里頂著烈日徒步輾轉了大半天,被曬得頭暈眼花,腳上也磨了血泡,才找到當地一位剪紙老藝人的家,當時,這位老藝人被感動的不知說什麼好,毫無保留地將珍藏多年的剪紙圖樣送給他。

剪紙作品

“梅花香自苦寒來”。憑著對剪紙藝術的鐘愛,連德林在傳承民間藝術的路上越走越寬。
他曾多次舉辦個人剪紙展,剪紙作品也多次參加內地舉辦的國家、省級大賽,《博古花卉.團花》、《團花剪紙.戲劇臉譜壁掛》等多幅作品在全國、省級民間藝術節、剪紙展中獲獎。
特別是近二十多年來,他把傳統的剪花形式與現代剪紙技巧相結合,將深受民眾喜愛、寓意吉祥的團花、喜花和民俗內容剪紙的蒐集與創作作為重點。在他的剪紙作品中,更多地是用寓意、諧音和象徵的手法,把民俗吉言語句和現代美學意識交織在一起,推陳出新,創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剪紙吉祥圖,來美化人們的生活。
在根據民俗故事創作的十二生肖剪紙中,不論是《子鼠登科》《貴子乘龍》、《理馬成材》、《黃耳捎書》等,還是為配合中國傳統雞年的到來,專門創作的《舞春雞》、《報曉雞》、《雄雞高唱功名富貴》、《英雄鬥智榮加官職》等生肖造型無不栩栩如生、令人嘆之。
在《英雄鬥智榮加官職》剪紙的構圖中,兩隻威武的鬥雞和兩隻雞冠花組成的畫面簡潔中不失深意。寓意武勇的鬥雞與被民間稱為“雞冠榮”的雞冠花巧妙地組合,寓意官上加官;而用佛手和仙桃組成的《福壽年康》、喜鵲和仙鶴組成的《同喜同賀》,既有象徵性,又運用了諧音,派出了吉祥如意的生活色彩,頗受人們喜愛。
“鏤金作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中國唐代大詩人李商隱曾以這樣的詩句來讚美民間剪紙藝術。然而,由於多種原因,這一民間工藝在今天並不興旺。探究剪紙藝術淵源,傳承民俗文化成了連德林給自己定下的又一個目標。
連先生告訴筆者,在中原地區的農村,長久以來,許多婦女既是剪紙藝術的創作者,也是剪歌的傳播者。剪歌的歌詞不僅與她們手中剪的物品關係密切,而且還是當時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為使這些散落在民間、瀕臨失傳的民俗文化能源源流長,他在探索剪紙藝術的同時,開始致力於蒐集整理民間剪紙歌謠。經過多年的收集整理,他以上百首流傳在民間的剪紙歌謠為基礎,撰寫出《“剪歌”與民間剪紙》一文,把諸如:“正月里,剪彩燈,彩燈高掛堂屋中,妖魔鬼怪全照跑,一年四季都安寧。二月里,剪條龍,放在門前小河中,風調雨順太平世,保佑五穀能豐登...”這些詼諧生動,充滿生活情趣的歌謠呈現給人們,使不少人在傳詠歌謠中,感受瑰麗多彩的中原剪紙藝術和中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傳授藝術

辦學、授課、廟會民俗展示…,長期以來,連德林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人們傳授剪紙藝術。從國小的課堂到大學講台,從民間文化節到民俗廟會…,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在他的學生中,既有上至七十多歲的老人,也有下至七、八歲的孩童,有大字不識幾個的家庭婦女,也有“滿腹經綸”的研究生。特別是今年農曆春節前,連德林剛收的三十多個白髮徒弟,在當地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而近年來,隨著內地與海外文化交流的頻繁,慕名向他索求剪紙的人也絡繹不絕。對於他們,連老先生無論是否相識,從不拒絕,還常常免費相贈。為此,他把大部分積蓄都用在了剪紙上,以至於今天雖然名聲在外,卻依然過著清貧的生活。連先生告訴筆者,當他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剪紙,學習這門民間工藝時,所有的苦和累都變成了快樂和滿足。
談及今後,連德林說,剪紙是他畢生的愛好,更是一門展現中華數千年傳統文化的藝術,他想讓剪刀在自己的手中放聲歌唱,為更多的人帶來美麗的祝福。

蒐集歌謠

連德林
連德林,50年來堅持蒐集中原歌謠,目前有1000多首。經過近半年的努力,他基本上完成了中原歌謠的整理工作,準備由鄭州市二七區文化館向有關部門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記憶最深刻的是,1942年鄭州鬧荒災,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我最小的姑姑被送到幾十里外的祭城給人家當童養媳,人家給的彩禮就是幾斤黃豆。”連德林說,他的小姑過得並不幸福,每次回娘家都是淚水漣漣,他去看小姑,比他大不了幾歲的小姑就給他唱《小包袱》:
小包袱,圓又圓,挾起包袱走河南。
河南妞,好打扮,黑單褲,藍布衫。
手裡拿的芭蕉扇,走一走,扇一扇。
看不東,看不西,只見小燕在前飛。
小燕小燕等等我,咱倆路上比公婆,你的公婆對你好,我的公婆打死我。怨俺爹,怨俺娘,還怨媒人嘴頭長,貪財推俺入虎口,俺這一輩難抬頭。小姑的不幸遭遇和這首歌謠深深地銘刻在他的記憶里,以至於20歲那年,他從部隊轉業到鄭州鐵路局文化宮後,一想起舊社會的“包辦婚姻”給婦女帶來的災難就憤憤不平。與此同時,那一首首童年時學會的民間歌謠仍讓他難以忘懷,加上便利的工作條件,連德林萌發了蒐集民間歌謠的想法。
“火車頭,冒白煙,鐵路兩邊栽線桿。電線桿,鐵絲擰,上邊掛著白瓷瓶。白瓷瓶,口朝下,北京南京打電話。北京打,南京聽,東洋來了鬼子兵。鬼子兵,犯中華,逢村燒房見人殺。三光政策真兇殘,咱們奮起保中原。中原人,不可欺,明里暗裡打游擊。游擊戰,麻雀戰,日本鬼子要完蛋。趕快收復山河土,歡慶勝利‘八·一五’。”
這首歌謠連德林給起了個名字,叫《歡慶勝利“八·一五”》,是他當年在滎陽車站放電影時從一群孩子口中學會的,因為那個年代放映抗戰題材的電影比較多,比如《平原游擊隊》、《地雷戰》、《鐵道游擊隊》等,他有一段時間就特別留心抗戰歌謠,先後蒐集了《抗戰人兒美名傳》:石榴花,滿地紅,一勸我郎去當兵,當兵為的打鬼子,保衛家鄉老百姓……《鬼子漢奸齊完蛋》:鬼子逼咱上前線,咱們攜手走在前,走到半路齊下手,先殺帶路翻譯官。《鬼子魂嚇掉》:一過隴海道,鬼子魂嚇掉。吃飯怕腸爛,喝水有尿臊。
就這樣,連德林在鐵路沿線把一首首民間歌謠收入囊中,直到多年後從鐵路部門退休。

準備申遺

歌謠是一種文化,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其含義雖不算深奧,卻反映出人民民眾的時代心聲,不光表現了真善美的審視尺度,還起到傳播知識的作用,像《十二月花歌》,過去的孩子都知道每個月有什麼花,但你問現在的孩子,能說出來的就太少了!而現在的孩子因為沒有人教,根本就不會傳統兒歌。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要把蒐集的中原歌謠整理出來的原因,也是鄭州市文化部門準備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