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南十三鄉暴動

基本介紹

  • 名稱:連南十三鄉暴動
  • 時間:1929年
  • 參戰方:連南十三鄉工農武裝暴動隊|江中嶽民團
  • 結果:暴動勝利
  • 主要指揮官:俞炳榮
暴動背景,暴動過程,結果,遺址保護,

暴動背景

第一次國人革命戰爭失敗後,連城南部的地方豪紳和民國匪首,投靠盤踞長汀縣城的郭鳳鳴,勾結姑田和文亨民團頭子華仰橋、周煥文等,在連南一帶狂征暴斂,魚肉鄉民。連城黨組織在中共閩西特委的領導下,深入連城南部山村,在呂坊、良坑、連大坪、寨背等村發展黨員,組建地下黨支部,開展革命鬥爭。

暴動過程

1929年3月,紅四軍在長汀長嶺寨殲滅郭鳳鳴旅2000餘人,乘勝攻下長汀城。國民黨連城縣支部的共產黨員李雲貴接到閩西特委“時機已到,準備行動”的指示信後,回到連南家鄉秘密進行農民暴動的準備工作。在連南的連大坪、嶺下、良坑、呂坊、大壟坪、寨背間(包括官莊)、陂頭(包括伍坑)、仙坪、連坑尾、背頭科(包括安嶺)、百魚嶺、儒畲、陳屋坪等十三鄉(村)先後建立秘密農民組織。
1929年5月,紅四軍二度進入閩西經新泉一帶,6月又到新泉休整,開展打擊土豪劣紳的鬥爭,鼓舞了人民民眾的革命熱情,促成了連南十三鄉農民武裝暴動。在黨組織領導下,連南十三鄉在6、7月間先後舉行武裝暴動。7月22日,俞炳榮在嶺下羅家祠主持召開連南十三鄉武裝暴動代表會議,有十三鄉代表30多人參加。會上決定把分散各鄉的農民武裝力量聯合起來,正式成立連南十三鄉工農武裝暴動隊。24日,暴動隊聯合行動,一舉打下樂江,收繳“春興店”的槍枝,接著又連夜進攻廟前,打敗江中嶽民團。此兵,這支工農聯合武裝活躍在連南大小鄉村,經常給地主民團以出其不意的打擊。在連南十三鄉農民暴動影響下,10月,池溪、小魚潭、大崗頭、金龍山的農民在傅鐵人的領導下,舉行了池溪暴動,建立紅色政權。

結果

連南十三鄉武裝暴動威震閩西各地,瓦解了國民黨在連城南部的統治,使汀、杭、岩、連等縣紅色區域連成一片。

遺址保護

“連南十三鄉暴動”發源地羅家祠遺址相繼得到社會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於2002年3月被連城縣人民政府授予“連城縣文物保護單位”。
羅家祠(怡遠堂)屬磚木結構,面積150平方米,由於年久失修,樑柱腐朽,屋面漏雨,地面凹陷,裝飾件破損,目前面臨全部倒塌危險。為了保存“羅家祠”這一革命舊址,聯溪村已緊急召開村兩委擴大會議,成立了“嶺下羅家祠修繕籌備小組”,決定對“羅家祠”進行全面修繕,並計畫在7月份進行維修設計、10月份動工,2017年6月前完成修繕工作。“羅家祠”修繕後,計畫列入新泉整訓館文物保護群規劃範圍,為青少年和中小學生留下一個不可多得的教育基地,同時由新泉整訓館文物保護群和聯溪村民委員會共同管理。其主要維修項目有:更換中柱18根、大柱2根,桁條70根,屋角板400片,老青磚2萬塊,油梁2根、大梁3根、翹角3對,還應配置挑梁的花托、喜字窗、神台、兩對彎川板,重新鋪設三合土地面等。據測算,整個維修項目需投入經費90萬元。為此,連城縣老區辦、連城縣財政局調研後決定將“連南十三鄉暴動”發源地羅家祠舊址作為2017年度革命遺址遺蹟維修維護項目向省老區辦作了申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