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像

造像

造像,謂塑造物體形象。用泥塑成或用石頭、木頭、金屬等雕成的形象。也指相片;照片。語出三國 魏 曹植 《寶刀賦》:“規圓景以定環,攄神思而造象。” 清 張之洞 《哀六朝》詩:“《玉台》陋語紈袴鬭,造象別字石工雕。” 徐特立 《研究歷史的目的與方法》:“藝術家的造像便不同:我們……可以從它的膚色,臉型及其服裝的特徵上,分辨出它是那一個時代的人,那一個種族的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造像
  • 拼音:zào xiàng
  • 解釋:塑造物體形象
  • 出處:三國 魏 曹植 《刀賦》
釋義,簡介,《破相論》,石造像,雕刻手法,造像出現的時間,表面特徵,世界最高造像工程,

釋義

詞目:造像
基本解釋
1.
塑造物體形象。 三國 魏 曹植 《刀賦》:“規圓景以定環,攄神思而造象。”《新唐書·常袞傳》:“今軍旅未寧,王畿戶口十不一在,而諸祠寺寫經造像,焚幣埋玉,所以賞賚若比丘、道士、巫祝之流,歲巨萬計。”
2.
用泥塑成或用石頭、木頭、金屬等雕成的形象。 清 張之洞《哀六朝》詩:“《玉台》陋語紈袴鬭,造象別字石工雕。” 徐特立《研究歷史的目的與方法》:“藝術家的造像便不同:我們……可以從它的膚色,臉型及其服裝的特徵上,分辨出它是那一個時代的人,那一個種族的人。” 徐遲《鳳翔》十二:“他們劫走了的有 三代 彝鼎, 秦 漢 磚瓦,玉器銅鏡, 南北朝 造像……”
3.
相片;照片。 許地山《危巢墜簡·三博士》:“後面還印上本人底銅版造像:一頂外國博士帽正正地戴著……看來像三十多歲的樣子,十分可愛。”

簡介

又作造象。古時為生人、亡人或己身祈福,多有於僧寺或崖壁間鐫石成佛像,亦有以金屬鑄造佛像者,稱之為造像。以石刻者,今存有北魏時龍門造像及雲岡石窟造像等;以銅等金屬鑄造者,如陶齋吉金錄所載宋韓謙造像及北魏徐常樂造像等。造像功德經並謂造像與寫經、造寺、造塔等,同具種種功德
造像造像

《破相論》

“鑄寫形像者,即是一切眾生求佛道也;所謂修諸覺行,彷像如來真容妙相,豈是鑄寫金銅之所作乎?是故求解脫者,以身為爐,以法為火,以智慧為巧匠,以三聚淨戒、六波羅蜜以為模樣,鎔煉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無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謂究竟常住微妙色身,不是有為敗壞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鑄寫真容,憑何輒言功德?”
造像造像

石造像

是指用石材雕刻的宗教偶像,可分為個體石造像造像碑兩種。
前者直接以石造像,主像多為圓雕,大多數像身背部、台座或碑面銘記兩旁,左右側和整個碑陰,都刻滿了清信士的姓名以及造像年月,據此可以判斷其時代。後者是在碑形石或柱狀石上鑿拿各種造像。

雕刻手法

以浮雕為主;碑石高廣不一,厚度常為20厘米上下;碑的正面上方刻佛拿和佛像供養人像;佛拿上方是碑額地位,上圓下方,刻滿了紋飾。現存最早的石造像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遺物。北朝是石造像的鼎盛期,造像數量極多,題材以彌勒最常見。北魏早期還出現了佛道混合的造像碑。南朝石造像的數量較少,但雕工精緻。隋唐石造像主要有彌勒觀音阿彌陀佛、釋跡多寶並坐等,雙身佛、菩薩並立、雙身思維菩薩等尤為多見,三尊像、五尊像也常可看到;造像碑常見維摩話等經變故事的內容。唐宋以後,石造像趨於衰微。現存的石造像以河北曲陽修德寺石造像、河南滎陽大海寺石造像、甘肅酒泉文殊山石窟的北涼造像碑等較為著稱。
造像造像

造像出現的時間

大體在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魏晉以來,在北方盛行的石窟造像的影響下,小型可移動的石造像也趨於流行。它們的風格特徵與同時代的石窟造像和金銅佛像基本一致,可用石窟造像和金銅佛像作參照。如北魏早期,佛像的頭部出現水波紋發譬,多是身著廣袖通肩大衣,其中年代較早的紋摺稀疏,線條較硬;稍晚的則紋摺密而柔軟。許多偽刻的石造像,很難與相應的時代風格特徵相符。

表面特徵

此外,傳世石造像的表面有風化侵蝕所形成的銹色,表面發白,且有狀似根須又似流質自內淌出的"石筋"銹痕,很難仿造,可作為鑑別石造像的依據之一。

世界最高造像工程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24日主持奠基儀式,將在孟買興建一座“世界最高”造像,耗資預計高達5億美元(約合34.7億元人民幣)。
這座像是為紀念17世紀君主賈特拉帕蒂·希瓦吉而建,高192米,將建在距離海岸大約3.5公里的一座小島上。印度媒體把這尊像稱為“世界最高”造像。
這項工程還包括修建紀念館等建築,總預算360億盧比(約合5.3億美元),預定2019年完工。
2014年莫迪就任總理後,就在他的家鄉古吉拉特邦開工建造印度獨立運動領導人之一薩達爾·帕特爾的塑像。塑像設計高度達182米,修建伊始也被宣稱將成為“全球最高”塑像。這項工程尚未完工,預計耗資將達到250億盧比(約合3.7億美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