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秀山古寺觀

通海秀山古寺觀

通海縣城臨水依山,秀山緊靠其南,俯臨城鎮,點綴成一幅秀麗的山水圖卷:前有杞麓湖波光澄碧,中有城鎮屋舍儼然,後有秀山群峰列翠,頗具江南景色。清代著名詩人、書法家錢南園在其《雨宿通海》中云:"孤城臨水背依山,記在江南煙雨間",道出了此山水城郭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海秀山古寺觀
  • 地理位置:雲南玉溪市通海縣
  • 開放時間:全天
  • 著名景點:清涼台
佛教聖地,毓秀坊,史載,著名古建築,啟祥宮,清涼台,涌金禪,地圖信息,

佛教聖地

雲南玉溪市通海縣城南有山名“秀”,與昆明金馬山、碧雞山、大理點蒼山同列雲南四大名山。秀山翠樹蒼林間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眾多古寺觀,史載唐代山上始建廟宇,元、明、清時遂成佛教聖地。

毓秀坊

秀山腳下的毓秀坊始建於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經百餘年風雨而不倒。毓秀坊四柱三門,堂皇氣派。中門正嵌匾額,上書“秀甲南滇”四個鎏金大字,為清康熙時雲南按察使許弘勛在《通海邑志序》中給予秀山的讚譽。

史載

土主廟是秀山最古老的寺廟。史載,戰國時楚威王遣莊蹻攻巴黔,行軍方至滇池地區,便聞秦兵已奪取黔中要地,斷了後路。莊蹻於是在滇建立(田勾)町國,疆域即今天的通海縣及其周圍一部分地區。莊蹻裔 孫毋波在秀山辟山林、建亭園,始成一方妙境。後毋波因功被漢昭帝封為(田勾)町王,其歿後即被尊為秀山之神,立廟以祀,名“秀山神祠”,香火旺盛。大理國國王段思平因“卜於秀山神祠”而滅南詔大義寧國楊乾貞政權,還願時將“秀山神祠”改建為“(田勾)町王廟”,亦稱“土主廟”。廟東的三元宮建於明宣德三年(1428年 ),原塑有天、地、水三官像,現已改建為佛教寺廟。

著名古建築

山腰的普光寺靜立於花樹之中,前有青石雕欄相擁。該寺始建於五代,是雲南著名古建築之一,有明洪武十年(1377年)所立《普光山智照蘭若記》碑,敘及寺未竣工時,“夢見五色光明當山現瑞”,故寺名“普光”,碑文亦對明代滇南的經濟文化有所記 述。寺院一進三通,設三教殿、羅漢殿等,正殿因得元僧鐵牛重修而保持了元代的建築風格。寺內有一洗缽池最為神奇,乃天然岩石中凹而成,山泉滴淌蓄之。因傳說中神僧畔富在此洗濯化緣缽盂而得名。掬捧以飲,其水清涼回甘。

啟祥宮

明初“啟祥宮”舊址上的玉皇閣,於萬曆年間重建,得名“顥穹宮”,後改稱“玉皇閣”,沿襲至今。前立石坊一座,即“天門”,上書“玄真天上”,左右各書“瓊台”、“寶苑”,並有聯:“玉階仙仗排雲去,金鼎香菸捧日來”。坊後為山門,進門先見一月牙形瑤池,其後為玉皇閣主體建築紅雲殿,供有玉皇及四位重臣。被徐霞客譽為“冠於南土”的“寶珠”、“宮粉”兩株古茶花原植此處,有明代著名文學家、四川新都狀元楊慎詩《秀山觀茶花》為證:
山茶競開如火燃,山城淑氣鎖寒煙。
幾經南國芳華遠,忽憶上林花信前。
賞心避地日多阻,抱病閉門春可憐。
黃須紫萼莫相惱,青鏡綠樽非壯年。
紅雲殿後建“清微殿”,供奉六御朝三清神像。紅雲殿兩側小門,東可達文昌宮,西及還鶴樓、浦翁亭和退思軒。寺觀院落曲折相連,迴環變化。

清涼台

山腰平台名曰“清涼”。台上匾聯滿懸,難怪秀山有“匾山聯海”之譽。1987年,雲南省人民政府將秀山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憩清涼台,吟讀匾聯,析文賞字,妙趣橫生,煩憂皆忘。其中有闞禎兆所題:
幾經撥雲尋路,倚樹聽泉,喜茫茫才到此清涼境界;
一任魚躍鳶飛,天空海闊,活潑潑都收上畫圖樓台。
又有清光緒進士,時任雲南按察使司按察使的陳燦題聯:
高台一片清涼,我輩素苦熱中,也借這蘿月松風,解諸煩惱;
前途許多障礙,此地別開生面,忽覺得天空水闊,放大光明。
清康熙時進士趙城所題對聯因巧妙用典,對仗工穩而贏得秀山對聯之冠的美譽:
萬古此崔嵬,杜當陽沉碑漢水,殊嫌多事;
百年直瞬息,林處士放鶴孤山,頗覺可人。
清涼台原名清涼寺,也系元僧鐵牛所建,現在所形成的四院三通的建築格局為歷代增修而成,包括海雲樓、藥王殿、武侯祠等,據說朱德1915年駐軍通海時曾宿海雲樓。

涌金禪

涌金禪寺位於秀山螺峰頂,也稱大頂寺,取佛家語“地涌金蓮”之意而命名。滇中、滇南教眾常聚於此,是著名的“滇中大剎”。全寺占地5000餘平方米,宋嘉熙年間始建,由山門、大殿、東西配殿、天井、長廊等組成,據傳其大雄殿所懸“淨域宏開”匾原為民國期間雲南省主席龍雲的秘書蔣松華代書,後因字小不稱,再由孔竹雅重書龍雲閱後刊刻。寺內之秀山古柏閣建築穩固,柱石遍布樓底,又有粗壯斗拱支撐,雖歷地震多次,仍巋然不動,其檐下所懸“秀山輕雨青山秀;香柏鼓風古柏香”為秀山第一迴文聯,頗具聲名。涌金寺院中集“秀山三色”之“兩色”———宋朝古柏和元朝香杉,另“一色”為還鶴樓前的明朝玉蘭。其樹筆直參天,仰觀帽落,樹幹粗壯,非四五人不能合抱。

地圖信息

地址:縣城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