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泉草大萼(變種)

通泉草大萼(變種)

本變種與第一變種的區別為莖簡單不分枝,幾從基部生花;花萼在結果時增大約1倍以上,直徑可達20毫米;基出葉柄較長,常與葉片等長或超過。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通泉草大萼變種
本變種與第一變種的區別為莖簡單不分枝,幾從基部生花;花萼在結果時增大約1倍以上,直徑可達20毫米;基出葉柄較長,常與葉片等長或超過。
通泉草(原變種)
一年生草本,高3-30厘米,無毛或疏生短柔毛。主根伸長,垂直向下或短縮,鬚根纖細,多數,散生或簇生。本種在體態上變化幅度很大,莖1-5支或有時更多,直立,上升或傾臥狀上升,著地部分節上常能長出不定根,分枝多而披散,少不分枝。基生葉少到多數,有時成蓮座狀或早落,倒卵狀匙形至卵狀倒披針形,膜質至薄紙質,長2-6厘米,頂端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疏齒,基部楔形,下延成帶翅的葉柄,邊緣具不規則的粗齒或基部有1-2片淺羽裂;莖生葉對生或互生,少數,與基生葉相似或幾乎等大。總狀花序生於莖、枝頂端,常在近基部即生花,伸長或上部成束狀,通常3-20朵,花疏稀;花梗在果期長達10毫米,上部的較短;花萼鐘狀,花期長約6毫米,果期多少增大,萼片與萼筒近等長,卵形,端急尖,脈不明顯;花冠白色、紫色或藍色,長約10毫米,上唇裂片卵狀三角形,下唇中裂片較小,稍突出,倒卵圓形;子房無毛。蒴果球形;種子小而多數,黃色,種皮上有不規則的網紋。花果期4-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200-2800米的溪邊、路旁、草坡。

分布範圍

產於陝西、四川、雲南、廣西、廣東及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