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崇海泰總商會大樓

通崇海泰總商會大樓位於南通市桃塢路44號,建於1920年,占地面積26000多平方米。樓座北朝南,採用中軸對稱式布置,以門廊、大廳和會議廳為中軸,兩邊以辦公樓環繞形成院落,大樓建築面積4707平方米,由南通籍近代著名建築師孫支夏設計建造,是南通中國近代第一城代表性建築。這座具有歐洲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曾作為吸收西方建築藝術的典範和近代優秀建築,分別載入《中國建築史》和《20世紀中國建築》。該大樓作為中國近代為數不多的行業協會建築,特別值得珍視,是為二十世紀文化遺產之精粹。2013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崇海泰總商會大樓
  • 地理位置:南通市桃塢路44號
  • 建立時間:1920年
  • 占地面積:26000多平方米
起源,經歷,大樓結構,

起源

通崇海泰總商會始名南通州商務總會,成立於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與同年盛宣懷飭令建成的上海商業會議公所,為中國最早的兩家商會。
南通州商會總會由張謇的三兄張詧任總理,設於大聖橋旁。大聖橋是原東大街跨市河向北支流上的一座橋,在今人民路通往建設路處。當時,張謇等人興辦大生紗廠已有七年之久,通州及周邊地區的花紗布行業帶動各行各業迅速發展,實力雄厚的經營者隨之而出,群力自生的意識催生了商會的誕生。而此時張謇正全面創業,亟須有像商會這樣的團體做自己牢靠的基礎和有力的支持。應運順勢而生的南通商會必然會帶來一個比較順利的發展階段,商會從花布行業發展為各行各業;地區從通州到海門、崇明(據說主要指崇明外沙,即今啟東),後來又增加到泰州,其實還涵蓋了如皋、泰興、姜堰、海安等地。

經歷

光緒十年(1904)八月,海門劉姓花布商函請在通州、崇明、海門設分會,於是通州商務總會改名為通崇海花布總商會,張詧繼續任總理,另由劉桂馨任協理,三分會也各設總理。未久,會址遷到西武廟後、今寺街附近的武勝巷。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名為通崇海泰總商會,擬定《會章》十三章凡八十條。
清宣統元年(1909)八月,張詧奉調江蘇農工商局總辦,由劉桂馨任總理。宣統二年(1910)七月,改稱通崇海泰商務總會(簡稱總商會),採取董事制,先後有張詧、劉桂馨、江導岷、周恆、高湘等分別任正副會長和董事。會址也遷至柳家巷原通州公立女子學校處,女校已於同年遷至古珠媚園舊址。深居小巷的總商會漸漸不敷業務繁複之需,日見侷促,且不見大家氣度,於是民國9年(1920)年決定將柳家巷會址出賣,加上花、布兩業徵收的厘捐,共得21000元,選桃塢路投資另建新址。總商會從蝸居大聖橋到桃塢路建大廈,四易會址,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南通商會發展的過程。
南通商會有別於全國其它商會的是,它不僅開展商業範圍內的活動,而且涉及本地的政治、軍事、教育、慈善、市政等等方面,幾乎無所不及。張謇等新興力量的出現使腐朽的地方政權顯得無能和不作為,紳重官輕成為當時的南通特色。商會的作為是形成這種特色的一個重要方面。南通總商會事實上成為“一邑之總樞”(《民國縣圖志》語)。
南通總商會在辛亥革命南通光復中的積極作為,是它介入政治最突出的事例。清宣統三年(1911)辛亥武昌起義爆發時,張謇正泊舟在武昌城外,是他最早把起義爆發,清軍節節敗退的訊息帶到通州。於是,柳家巷商會便成了張詧等頭面人物和紗布、雜貨、京貨、木業、茶煙業等行業密商之地,研究通州光復應變之事,張謇則在幕後策劃指揮。九月十八日(陽曆11月18日),上海光復軍派艦來通,商會領銜邀約地方各界到港歡迎。第二天在商會召開地方大會,推選張詧等五人為總司令長、民政長、軍政長、財政長和司法長,並相應成立了總司令部、民政處、軍政處、財政處和司法處。過了四五天,還在總商會裡舉行了慶祝光復大會,也就是這些組織的就職典禮。它們名義上與總商會是兩個系統的機構,實際上是你我不分。
通崇海泰商務總會決定遷址桃塢路的本身就是張謇開發新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桃塢路原是一片荒郊,亂墳累累,雜草叢生,與原城區隔著寬闊的濠河,需繞道方能通達。張謇擇此建新城區,於民國八年(1919)建造公園二橋(今南公園橋),次年建87米長的躍龍橋(今廢,改為馬路),到桃塢路方便了。先在桃塢路建成當時全國一流的更俗劇場,又建成與上海灘德國俱樂部媲美的南通俱樂部,然後就在等待更為宏偉的建築落戶,它就是通崇海泰商務總會的新築。新築設計任務毫無疑問落在孫支夏身上,他是張謇一手培養出來的建築師,宣統二年從通州民立師範學校測繪科、土木工科以第一名畢業後,即完成了江蘇省咨議局大廈的設計。而後隨張謇在南通建造圖書館、博物苑、氣象台、醫院、道路、住宅……更俗劇場和南通俱樂部也是孫支夏的作品。孫支夏不負眾望,終於以總商會新築為中國建築史留下一件精品。
通崇海泰總商會新築為兩幢大樓。前樓二層(現已不存),臨桃塢路而立,中為三層高牌樓式門樓,底層設圓拱門。兩層樓東、西相對稱,屋頂兩端各設四方亭的亭頂。前樓曾開設南通棉業、紗業、證券、雜糧聯合交易所。

大樓結構

從前樓中門進入,過水泥橋,便來到後樓,也就是主樓,一般稱為總商會大廈。大廈長約百米,寬約50餘米,占地面積4707平方米。
登上石級(兩側有供殘疾人輪椅出入的斜坡),便到了由四根20餘米高的希臘式門柱托住的巨大的三角形立面,有稱之為“山花”者(山花本指中國傳統建築中,歇山式的屋頂兩側形成的三角形牆面),構成突出於大廈立面的門廊。
進內為兩層樓空間穹隆頂的門廳,上設從大廈外遠遠便可望見的大圓頂。門廳東西各設耳室一間,其上各設小圓塔拱衛圓頂。門廳北接可容450名聽眾的大會議室,設主席台與帶樓廳的聽眾席。前樓大門、水泥橋、大廈的門廊、門廳和大會議室組成全建築的中軸線,兩邊是對稱的兩層樓組成的院落。根據商會職能的需要,內設辦公用房和輔助用房,就底層南面一排而言,有接待室二、商務室一、職員室二、公斷處一,兩室分別為收發室和傳達室,平面呈 “■”形。
院落內每層樓都有迴廊相通,廊外側立磚柱築連拱,連貫而緊湊。院落中部空地為小花圃。東西院落在兩端各設小門廳,門外下有石級,上有“山花”,與正中大門的石級“山花”相呼應。整個總商會大廈顯得大度,從容,莊重,典雅,平穩,這和商業經營之道緊緊相扣。總商會新築落成之時,上海總商會會址要遜色很多。40年後,建工部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理論及歷史研究室中國建築史編委會編寫的《中國近代建築簡史》(1962年中國工業出版社出版),收入該大廈的立面圖和平面圖並作介紹,用“緊湊”“簡明”“嚴謹”等語予以評論。此書多次修訂,一直作為高等學校教材。
由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首先提出的南通堪稱中國近代第一城的論斷已越來越為眾人所確認,而總商會在南通形成近代第一城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在中國的近代史中有豐富而無可替代的內涵。《中國建築簡史》等權威建築史籍收入的孫支夏設計的三處建築,在南京的省咨議局、南通的濠南別業俱已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通崇海泰總商會大樓是孫支夏建築設計水平最高的一處,它見證了南通曾經在全國領先的一段歷史,躋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不會出人意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