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豬

通城豬

通城豬,湖北省鹹寧市通城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通城豬形成歷史悠久;據《通城縣誌》記載:明萬曆二十六年(1596年)即有“豬行稅銀四錢五分”的記載。通城豬體格中等,皮毛色“黑頭黑尾一顆星”,頭頸和臀尾為黑色,軀幹、四肢為白色,額上有一小撮白毛;鼻吻淺紅色,耳中等大,下垂;頭型依頭面長短和額部皺紋深淺有“萬字頭”和“一字頭”之分;頸長短適中,背腰稍凹或平直,腹大下垂,乳頭6—8對,四肢結實。

2011年12月2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通城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城豬
  • 產地名稱:湖北省鹹寧市通城縣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品質特點:頸長短適中,背腰稍凹或平直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1699號
  • 批准時間:2011年12月20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特點,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通城豬體格中等,皮毛色“黑頭黑尾一顆星”,頭頸和臀尾為黑色,軀幹、四肢為白色,額上有一小撮白毛;鼻吻淺紅色,耳中等大,下垂;頭型依頭面長短和額部皺紋深淺有“萬字頭”和“一字頭”之分;頸長短適中,背腰稍凹或平直,腹大下垂,乳頭6—8對,四肢結實。

營養價值

通城豬其肉質鮮嫩,肉色鮮紅,風味獨特。肌肉蛋白質含量為18%—19.49%;總脂肪為9.23%—18.56%;膽固醇50.12毫克/100克—57.35毫克/100克,富含17種胺基酸,胺基酸總量為16.45%—18.2%。
通城豬通城豬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通城縣為丘陵起伏的盆地,東北和西北突出,大致構成凹字形。高度由南向北遞減,最高點為黃龍山只角樓,海拔1528.3米。最低點在四莊鄉小井村北,海拔78米。縣境東、南、西三面群山環抱,構成面積488.7平方公里的中高山區,約占全縣總面積42.48%;丘陵區面積52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46.028%;土壤土壤以砂質土為主,種類多樣,分紅壤、黃棕壤、草甸土、石灰(岩)土、潮土、水稻土等7個土類,13個亞類,25個土屬,73個土種。耕地pH值一般在5.5—6.5之間。現有耕地29301.41公頃,水田占88%,作物一年2—3熟,以水稻為主,次為甘薯、油菜、黃豆等。境內山嶺較多,野草遍地,農副產品較豐富,為發展養豬提供了充足的飼料來源。民眾歷來有喜愛飼餵“兩頭黑豬”的習慣,通城長期的熟食圈養和選育,形成了具有一定特徵特性的豬種。

水文情況

通城境內有港、溪135條,河床多粗沙結構。各溪流分別匯於雋水河、菖蒲港、鐵柱港、沙堆河四大水系後而注入陸水。縣地表水資源主要來自大氣降水,由於各季節大氣降水不均,產生徑流量變化較大,常年平均地表水資源為10.3472億立方米。一般平均產水模數為20—30萬立方米/平方千米·年,資源量為2.3728億立方米。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為52451千瓦。規模養殖場一般都使用50米以下深井水,其他的養豬戶多為15米內的地表水,水的物理性質良好,完全符合飲用水要求。

氣候特點

通城地處中低緯度,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5攝氏度(山區)至16.7攝氏度(城區)。無霜期年均258天,全年日照可照時數4425.9小時,年均降雨1450毫米(城區)至1600毫米(山區)。縣域內無大型工礦企業,工業“三廢”遠低於國家標準,大氣清新無污染,符合GB3095-1996的一級標準;徑流水質優,符合GB5084-1992標準,地理環境得天獨厚,特殊的光熱水土和生態組合,決定了天然飼料的良好生產和通城豬優良特性的形成。
通城豬通城豬

歷史淵源

通城豬形成歷史悠久;據《通城縣誌》記載:明萬曆二十六年(1596年)即有“豬行稅銀四錢五分”的記載,表明早在16世紀的明代,通城縣的養豬業就很興旺。據《湖北通志》記載,“通城人不輕去其鄉”,說明該縣歷來生產條件穩定,人民守土耕作,飼養畜禽。通城豬是在交通閉塞條件下,利用豐富的野草加糠麩、雜糧,採用熟食圈養的方式,經長期自繁、自養、自選而培育成的具有獨特的特徵特性的品種。隨著這一品種流入外縣、外省,“通城豬”開始得名。
2000年,通城豬被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2007年,通城縣成立通城豬養殖專業合作社。
通城豬—豬肉通城豬—豬肉

生產情況

2010年,通城豬出欄72.87萬頭,生豬存欄37.55萬頭,其中母豬存欄4.33萬頭。
通城豬通城豬

產品榮譽

2011年12月2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通城豬”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通城豬通城豬
2012年12月,“通城兩頭烏”肉製品獲湖北名牌產品稱號。
2014年9月,“通城兩頭烏”商標成為湖北省著名商標。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通城豬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通城縣雋水鎮、石南鎮、北港鎮、五里鎮、馬港鎮、沙堆鎮、關刀鎮、麥市鎮、塘湖鎮、大坪鄉、四莊鄉等11個鄉鎮,167個行政村,4個國營林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13°36′00″—114°04′00″,北緯29°02′00″—29°24′00″。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要求:通城豬生產產地符合《產地環境評價標準》(NY/T5295—2004)、《無公害食品 畜牧飲用水水質》(NT5027—2001)、《畜禽環境質量標準》(NY/T388—1999)。
(2)品種範圍:通城豬品種選擇及特定要求按湖北省地方標準《通城豬》(DB45/142—1997)實行操作。
(3)生產控制:
飼養方式:一年四季圈養,不放牧。但在母豬帶仔哺乳期間,可以圈圍數平方米的運動場地,讓母仔增加運動和光照,同時也便於餵飼、清掃等管理工作。
飼料選擇:通城豬耐粗飼,適應能力強,對飼養用料,日糧水平要求並不嚴格。規模養殖場日糧按湖北省地方標準《通城豬》(DB45/142—1997)進行配製。與飼養場比較,農村養殖戶飼養水平可以相應降10%—15%。
管理方式:通城豬的飼養管理主要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母豬接產,母豬分娩要接產,防止母豬壓死仔豬;二是仔豬補鐵及補料,仔豬產後1—3天要注射鐵製劑,10—25日給仔豬補料,增加營養,促進仔豬生長;三是二周齡以內要做好仔豬黃白痢的防治,降低仔豬死亡率;四是做好仔豬45日齡斷奶過渡關;五是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特別是口蹄疫、豬瘟、喘氣病等疫病防控,減少疾病死亡,提高成活率。投入品飼料、獸藥、生物製品等管理使用嚴格按照《NY5032—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和《NY5030—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養獸藥使用準則》執行。
(4)通城豬屠宰、加工技術
a、通城豬最適宜屠宰體重60千克—75千克,屠宰率為65%—75%,瘦肉率為46%以上。
b、屠宰車間每日宰後立即徹底清掃、洗刷所有屠宰場地、工具、器械,沖洗並用0.2%過氧乙酸噴霧消毒一次。
c、宰前必須經活體檢疫、登記,檢疫合格的活體,按照屠宰程式進行屠宰。
d、做好宰後檢疫及記錄工作。
e、運輸要符合無公害衛生管理標準。
(5)生產記錄要求
要做好生產全過程的記錄,包括飼料、獸藥的購銷、使用記錄,免疫、消毒記錄,產品銷售記錄等,記錄要完整、真實,並保存兩年以上。
  •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嚴格按照《產地環境評價標準》(NY/T5295—2004)《NY5032—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NY5032—2006無公害食品畜禽飼養獸藥使用準則》執行。

專用標誌使用

按湖北省地方標準《通城豬》(DB45/142—1997),對通城豬品種特徵特性、生長發育繁殖性能、種豬等級評定和種豬出場標準,實施通城豬品種鑑別、種豬的等級評定和胴體的品質鑑定。通城豬出欄按《通城豬》(DB45/142—1997)進行等級評定,並加施出欄標識,設立標識使用管理制度,並對標識的使用情況如實記錄,登記造冊並存檔。地域範圍內的通城豬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通城縣新三匯綠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