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古城牆

通城古城牆

通城古城牆建於明朝化成二年至萬曆二十六年。二戰時期,民國二十七年(1938)日軍轟炸通城縣城,古城牆被炸毀部分;抗戰勝利,解放通城,新中國成立後;通城縣政府認為城垣(城牆)阻礙交通,於1950年開始,古城牆陸續被拆除。古城遺址賓陽門1982年被拆,通城古城徹底在歷史上消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城古城牆
  • 外文名:Tongcheng city wall
  • 建設初期:大明化成二年(1466)
  • 建設年代:明朝(1466—1598)
  • 城牆形成:大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
  • 城東賓陽門:今縣政府4層宿舍樓處
  • 城北拱極門:今民主路和湘漢路交集處
  • 城南引熏門:今民主路和向陽路交叉口處
  • 城西樂成門:今湘漢路與和平街相交處
  • 日軍轟炸:民國二十七年(1938)
  • 拆除原因:二戰期間通城古城被毀剩餘殘部
  • 最後遺址:賓陽門1982年被拆
  • 記載文獻:《通城縣誌》
  • 文化定義:古代通城人民智慧結晶
  • 環城周長:1683米,城高5.8米
  • 城牆基座:4米,頂寬3米
  • 垛口數量:800餘個
歷史文獻
通城地居三省交界之處,其建城歷史悠久,自西漢時期就設下雋縣治。至今唯雋水鎮的商貿活動集中,其間不管發生什麼局勢變化,商貿活動存在的歷史達到一千多年,發展和能夠設立通城縣有著直接的關係歷史上的縣治也是幾經周折,在南梁時期立“樂化”為縣治(今塘湖),到了南唐時期把縣治立在白面山下(今磨橋)一帶,後經歷史朝代更迭變動,這些地方的城垣、縣署亦毀。今塘湖鎮還遺有“城牆山”“龍門坳”等地名。直到宋朝時期立通城縣,升雋水鎮為縣治。至此,從大明成化二年(1466年)開始築土門設城牆,到萬曆二十六年(1598)冬建成圍繞縣城(今雋水鎮)的古城牆,花時達一百三十多年。
城垣周長為1683米,高5.8米,基座為4米,頂寬3米。基礎下腳石有4 層,腰磚頂石。頂上女牆高1米,垛口為800餘個,是一座磚石結構的雄壯威武的城堡。該城牆按方位設東、西、南、北四門,東門叫賓陽門(今縣政府4層宿舍樓處)南門為引熏門(今民主路和向陽路交叉口)西門叫樂成門(今湘漢路與和平街相交處)北門叫拱極門(今民主路和湘漢路交集處)門洞均為石拱建成,上面為樓房。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日軍轟炸縣城,城垣多處被飛機破壞。到1950年通城解放後,認為城垣有礙交通,被陸續拆掉,原城牆基座不是改為街道就是建了民房。到了1982年,一直藏在縣政府里的唯一的古東門”賓陽門“為建住宿樓而毫不留情的被拆掉。至次,耗費巨大且具有五百年多年歷史~歷時一百多年。聚集了通城人民智慧和血汗的古城牆就這樣銷聲匿跡了,而且也沒有留下什麼影象資料,上千年的歷史就如沒有發生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