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利橋

通利橋,位於小新橋北面百餘米。位於菉葭巷東端橫臥平江河的通利橋與平江路上跨平江河支流柳枝河的朱馬交橋相銜而成的“雙橋”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利橋
  • 地址:小新橋北面
  • 出處:《平江圖
  • :6.4米
基本信息,外部描述,

基本信息

單跨石樑的通利橋西接菉葭巷,宋《平江圖》上就有,曾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和1984年重修。長6.4米,跨 2.8米,寬3.5米,高2.4米。橋身主要以花崗石構築。

外部描述

橋面由六條並列的石樑組成,其中兩條為寬約40厘米的武康石,應是代遺物。橋台立條石排柱,橋欄亦為簡潔的通長條石構築。通利橋兩邊的橋台並不相等,西橋台有長長的緩坡引橋,遠遠望去有一種不對稱的美。當然,這不是專供人觀賞的風景,更主要的是因為此處既是兩條河道的匯流處(原為兩河十字交叉,自1958年菉葭巷河填沒後,便成為兩河丁字交會),也是二橋直角相聯處,所以將通利橋的西引橋延長,就在橋畔形成河灣,以便船隻停泊、轉彎和掉頭,有點像是停車場。因是公共泊船處,所以河西岸又有寬十餘米的河埠,而東岸二橋相交處也有一處寬僅一米餘的河埠。此外,通利橋的橋孔中原有一段宋代題記刻石,五十多年前還有人見過,可惜現已遍尋不獲。現據《宋平江城坊考》抄錄如下:“星橋、朱馬茭橋,年深坍壞,蒙運判府鄭侍郎助錢三千貫,提舉寶章判部趙郎中助錢二千貫,長洲判縣龔郎中助錢一千五百貫,並系十七界會重行展闊建造。勸緣崇禧、上官右史,乾緣碧雲庵僧守常,淳祐十年十一月朔題”。王謇先生據此認為,俗呼大新橋的眾安橋原稱星橋,朱馬交橋當作朱馬茭橋,而茭指餵馬的乾草。這段文字又證實,古代造橋修路大多是由僧人發起和主持,經費則來自官員、士紳和商民百姓的捐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