逕聯村

逕聯村

逕聯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鎮蒲瓜嶺下,占地面積11.4萬餘平方米(規劃面積22.6萬餘平方米,34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逕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
  • 面積:11.4萬餘平方米
概況,旅遊發展,進士府第,羅少彥故居,逕聯羅氏宗祠,著名土特產,地圖信息,

概況

古村落風景優美,古色古香。電視劇《情濃大地》、《冷暖兩心知》、《軍魂》,曾在此村拍攝過鏡頭。這裡有清朝光緒年間的“進士府第”;有民國時期的紅七軍政治部宣傳科長、第四縱隊政治部主任羅少彥故居。
古村東面有一大門,門口的石級呈魚腮形狀,據說誰患紅眼病,只要在這裡撮一點藥草熬水塗上便可治癒。沿著東門有一條古巷一直延伸到北門,古巷全用麻石鋪墊想霸設而成,全長約1000餘米。所鋪麻石每條長1.5米,厚0.3米。麻石譽乃汗巴巷底既是村落的排水暗渠,也是村人進出的道路,上可行人,下可排污,一舉兩得。石巷因地勢而構築,迂迴曲折,頗有曲徑通幽之感。
古巷兩旁建築高抹樂訂低有致,統一青磚紅石,紅瓦粉牆,雕欄壁畫,其壁畫多為描繪歷史典故、戲曲場景、山水風光等,在整體上形成一種有如江南古鎮精緻高雅的建築風格。
從東門沿著麻石巷往北走約150米處,路旁有一口古井,直徑約1米,青磚砌成,井水清澈見底,水質味甜、清涼,經有關部門抽樣檢測,證實井水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其特性迥然於尋常井水,實為罕見。據說,常飲此井之水,肌膚細膩,水色秀美,並能驅除疲勞、病害,具有延年益壽之功效。這種古井在逕聯古村落共有3口,其中有兩口離池塘僅咫尺之遙,而水位卻常年高於池塘水位至少1米,且水量能保持不枯不溢;天旱年間,池溏水枯,而井水不竭。這3口古井都建於明朝時期,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古村落的北面建有一棟三進深的“羅氏宗祠”。祠堂門口有一口水塘,水面積約15畝,曾是村里洗衣沖涼的場所。而今池塘中還有許多魚類。池塘呈弓箭形,相傳是“羅氏宗祠”為了抵禦外人的侵擾射設閥驗,作拉開弓箭狀蓄勢待發。
古村落曾有一圈圍牆保護,至今在村莊的北面還保留了一段長約20餘米的青磚圍牆,並有出口牆門,旁邊長有一棵大榕樹。古建築、古石路、古井、古榕樹等構成了古村落一道美麗的風景,是現代人休閒散心懷古思今的好去處。

旅遊發展

進士府第

羅龍驤,字雨臣,光緒乙亥思科見進士;光緒九年癸未科藍翎待衛、進士。他的府第坐落於古村落之間。該址由院子、正房、偏房組成,占地面積約300多平方米。主樓以紅石為基、青磚為牆,地面鋪設紅石板;門檐有古代人物灰塑和水彩風景畫。整個建築古樸高雅,風格獨駝去特。至今保存比較完好的有正房和偏房,院門雖有損壞,但原跡仍存,是人們探索和觀賞古代進士生活起居的最好依據。

羅少彥故居

羅少彥(1899-1934年),橋頭逕貝村人,出生於農民家庭,先後就讀於北京警監學校、北京大學。他的故居,坐落於逕聯古村落之間。從麻石巷往右拐,約200米深處,有青磚砌築而成的院牆,院子大約150平方米;晨面有正房、偏房組成,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青磚紅瓦,構建古典,門檐有花草灰塑,房檐邊鑲嵌精美的木雕遮雨線。至今,正房保存完好,偏房曾經修葺。
羅少彥於1924年從北大畢業後回到南方。翌年,在梧州培正中學任國文教員,與梧州共產黨人交上朋友;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翌年春,遭學校解聘,黨組織安排他到梧州《民國日報》任編輯;同年7月,黨組織將他派往南寧,任《革命之花》雜誌社編輯,同時負責南寧黨的工作,隨後建立了中共南寧地委,並擔任書記。
1927年5月,中共重建廣西特委,羅少彥為委員之一;8月,由於叛徒出賣,他與妻子陳玉梅(共產黨員)同時被捕。1929年6月,羅少彥得到釋放。他出獄後,先後在南寧教導總隊任政治教官和廣西警備第四大隊第一營任教導員,參加了12月11鄧小平組織領導的“百色起義”,時任紅七軍政治部宣傳科長,不久升任紅七軍第四縱隊政治部主任、團政治委員。1930年6月初,在回師右江攻打百色激戰中,前額中彈受傷。1931年抵達湘贛邊區,在戰鬥中他又受重傷,不幸於1934年犧牲。

逕聯羅氏宗祠

逕聯羅氏宗祠坐落在古村落的北邊,建於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座東朝西,占地面積約400餘平方米。祠面寬2間,進深3間。由牌坊、頭門、正殿、為綠色釉陶金獅頭,上塑“同治三年”四字,其造型奇特,工藝精美。大門左右兩側上檐浮雕著許多形態各一的古代人物,栩栩如生。正門牆體全用紅石條砌築,坑蜜邀並用紅石柱支撐屋頂。
祠堂正門有一寬闊地坪,左右各立一塊雕有獅子的石碑員駝辣,左邊一塊上刻“光緒九年癸未進士”。祠堂前方有一口似弓箭形狀的水塘,石級通往塘邊,日光映照,宗祠與水塘交相映襯,美不勝收。該宗祠由於年久失修,至今只剩正門未塌。

著名土特產

糖不甩 糯米粉作皮,花生、芝麻等作餡,作成湯丸後放到鐵鍋中用滾熱的糖漿煮熟,然後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絲的煎雞蛋吃食,香滑、甘甜、酥軟,它甜而不膩,香氣四溢,老少皆宜。
粉葛燮豬肉 橋頭鎮大洲村盛產粉葛,粉葛去皮切塊,灼以南乳、味素、高湯等多種調味料,同腩肉燮制而成,口感香而不膩。
蘿蔔餃 蘿蔔去皮切成長絲塊和碎鮮蝦、蒜蓉、味料作餡,外用精麵皮包製成紋條餃,放到鐵鍋中碎火烹調而成,入口鹹香脆軟,回味無窮。
1927年5月,中共重建廣西特委,羅少彥為委員之一;8月,由於叛徒出賣,他與妻子陳玉梅(共產黨員)同時被捕。1929年6月,羅少彥得到釋放。他出獄後,先後在南寧教導總隊任政治教官和廣西警備第四大隊第一營任教導員,參加了12月11鄧小平組織領導的“百色起義”,時任紅七軍政治部宣傳科長,不久升任紅七軍第四縱隊政治部主任、團政治委員。1930年6月初,在回師右江攻打百色激戰中,前額中彈受傷。1931年抵達湘贛邊區,在戰鬥中他又受重傷,不幸於1934年犧牲。

逕聯羅氏宗祠

逕聯羅氏宗祠坐落在古村落的北邊,建於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座東朝西,占地面積約400餘平方米。祠面寬2間,進深3間。由牌坊、頭門、正殿、為綠色釉陶金獅頭,上塑“同治三年”四字,其造型奇特,工藝精美。大門左右兩側上檐浮雕著許多形態各一的古代人物,栩栩如生。正門牆體全用紅石條砌築,並用紅石柱支撐屋頂。
祠堂正門有一寬闊地坪,左右各立一塊雕有獅子的石碑,左邊一塊上刻“光緒九年癸未進士”。祠堂前方有一口似弓箭形狀的水塘,石級通往塘邊,日光映照,宗祠與水塘交相映襯,美不勝收。該宗祠由於年久失修,至今只剩正門未塌。

著名土特產

糖不甩 糯米粉作皮,花生、芝麻等作餡,作成湯丸後放到鐵鍋中用滾熱的糖漿煮熟,然後撒上碾碎的炒花生或切成絲的煎雞蛋吃食,香滑、甘甜、酥軟,它甜而不膩,香氣四溢,老少皆宜。
粉葛燮豬肉 橋頭鎮大洲村盛產粉葛,粉葛去皮切塊,灼以南乳、味素、高湯等多種調味料,同腩肉燮制而成,口感香而不膩。
蘿蔔餃 蘿蔔去皮切成長絲塊和碎鮮蝦、蒜蓉、味料作餡,外用精麵皮包製成紋條餃,放到鐵鍋中碎火烹調而成,入口鹹香脆軟,回味無窮。

地圖信息

地址:東莞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