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馮溫往河外

送馮溫往河外

《送馮溫往河外》是唐代詩人薛能創作的送別詩。此詩描寫了友人出行的情形,通過對途中景物的描繪與對友人行程的構想,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關切,也表明了兩人的深情厚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馮溫往河外》
  • 創作年代晚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薛能
  • 題材送別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馮溫往河外
琴劍事行裝,河關出北方⑵。
秦音盡河內⑶,魏畫自黎陽⑷。
野日村苗熟,秋霜館葉黃。
風沙問船處,應得立清漳⑸。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河外:相對於“河內”而言。河內位於今河南省孟縣一帶,古時稱懷慶府。
⑵河關:西漢王朝在今大河家(介於甘肅省與青海省之間的一座小鎮,傳說中大禹治水的源頭)黃河南置河關縣
⑶秦音:可能是指秦腔。秦腔形成於秦,精進於漢,昌明於唐,完整於元,成熟於明,廣播於清,幾經演變,蔚為大觀,是相當古老的劇種,堪稱中國戲曲的鼻祖。秦腔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
⑷魏畫:這裡可能是指黎陽大石佛,因大石佛就是北魏時期的作品。黎陽:河南省濬縣的古稱。
⑸清漳:縣名,也是河名。公元596年(隋開皇十六年)在河北肥鄉縣境東部設立清漳縣,公元607年(大業三年)清漳縣歸屬武安郡。清漳河屬海河流域,發源於太行山

作品譯文

你背著琴劍西出青海、甘肅前往北方。在河內聽到了秦音(秦腔),在黎陽看到了魏畫(大石佛)。田野莊稼已經成熟,館前秋霜染黃了樹葉。又要踏上旅途了,大風中問渡船在何處?需得立在清漳河的岸邊等待。

作品鑑賞

這首詩當寫於秋季。首聯“琴劍事行裝,河關出北方”寫出行的裝束。琴與劍是舊時文士的必備行裝。在古代,講究一些的居家擺設,常常是牆上一把龍泉寶劍,几案上置放一張名貴古琴,既透露出主人的修養志向,也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秦音盡河內,魏畫自黎陽。野日村苗熟,秋霜館葉黃。”中間兩聯點明友人出行的路線與季節,寫出了途中的所見所聞。尾聯“風沙問船處,應得立清漳”是對友人途中經歷的構想,表明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度關切之心。

作者簡介

薛能唐代詩人。字太拙,汾州人,公元846年(會昌六年)登進士第。大中末,書判中選,補盩厔尉。李福鎮滑,表署觀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員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鹹通中,攝嘉州刺史,遷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權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書,節度徐州,徙忠武。公元880年(廣明元年),徐軍戍溵水,經許,能以舊軍,館之城中。軍懼見襲,大將周岌乘眾疑逐能,自稱留後,因屠其家。能僻於詩,日賦一章,有集十卷,今編詩四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