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浙東

《送人之浙東》是元代詩人薩都剌所創作的一首詩。此詩首四句寫各自的去向,以及後會難期之事;後四句寫詩人失去朋友同行,所感到的孤獨和相思之情。全詩情景相生,虛實交錯描繪,更見其情綿綿,思悠悠。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人之浙東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薩都剌
  • 作品出處:《雁門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送人之浙東
我還京口去1,君入浙東遊。
風雨孤舟夜,關河兩鬢秋2
出江吳水盡3,接岸楚山稠4
明日相思處,惟登北固樓5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京口:古城名。三國時吳國孫權置京口鎮,兩晉、南朝時為都城建康的北方門戶。故址在今江蘇鎮江市。
2.關河:山嶽河川。鬢:面頰兩邊靠近耳部的頭髮。
3.吳水:江浙一帶的河流。
4.楚山:泛指京口一帶的山。稠:層層密密。
5.北固樓:又名北顧亭、北固亭,在今鎮江市東北的北固山,臨江建造,為當地名勝。

白話譯文

我北上赴京口,而君卻要向下浙東,漸行漸遠。
風雨之夜,孤舟一片,山長水闊,愁思染成兩鬢秋色斑斑。
溯江而上,吳水已盡,岸邊疊嶂,重重楚山,
故人遠別,相思何限,北固樓頭情思綿綿無邊。

創作背景

此詩寫於元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時詩人任京口錄事司達魯花赤,但詩作不是作於京口。從第五、六句可以推知他們的分別處可能是蘇州,當是詩人因事離開京口,在回京口路過蘇州的途中送人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薩都剌生性豪邁、亮直,倜儻不拘,他的文學作品也象他的為人一樣,浸染著北方的豪氣,奔放灑脫,不以聲律、文字自束、別有一種峭拔清健的風格。
首聯“我還京口去,君入浙東遊”,起筆看似尋常,每句都明白如話,略無雕飾;但在格律、聲韻,意蘊頗為講究的律詩中,這種明白坦易的寫法已頗為不尋常。初覽這兩句詩,讀者似乎已隱約地感覺到這平凡語句中暗含著某種不平凡的氣勢,這氣勢就潛在下面的詩的句中,呼之奔騰欲出。
詩人在第二聯中卻引而不發,出乎讀者意料地轉而抒寫了知友之間兩地懸隔,而又心脈相通的別後的動人情境。詩人要北上京口,而友人卻要下浙東,在此後南轅北轍的無數個風雨之夜裡,詩人只能倚靠著船窗,細數著灑滿江天的星辰,默默地為友人祈禱,此時此地,詩人的心境正象這孤帆遠去的小舟一樣,飄流不定, 居無定址。詩人那本已染上歲月風霜的顏華,也會變得更加蒼老。這裡的“關河”並非指某處地方,而是形容山川阻隔,兩地相去之遙遠。
第五、六兩句極寫友人去處之偏僻,既有知友之間相見無期的痛苦感受,又有對重逢的渴望。“吳水”“楚山”既指明地點又象徵的喻意。遠出天際,一望無涯的吳水, 恰似詩人心中那悠長綿渺的離思;而連綿深窈的楚山,又可以作“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對句的一個“接”字,通過詩人的想像逼真地描繪出了友人到目的地時那種陌生、突兀的感覺。到這裡為止,這首詩仍通過時空的轉換,交錯,從“詩人”“友人”“此時”和“彼時”“這裡”“那裡”等不同的角度,極寫離情之深婉。
末兩句收尾,卻出乎讀者的意料。自古以來有許多仁人志士在北固樓抒寫壯志豪情,寄託遠大的抱負。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就曾在這裡留下過不朽的篇章。北固樓而懷念遠方的友人,既不乏纏綿深渺的離情別緒,又能不為單純的離愁所累,襯托出詩人別有一番超脫、高曠的情懷;在這裡,詩人不屑於作小兒女之態,而以共同的精神境界;共同的胸襟抱負與友人相互期勉,使這首哀婉的篇章,平添了一种放曠的色彩。這兩句詩與前面幾句聯繫起來,看上去似乎有些突兀不太自然,但實際上,這重意念的轉折與開篇呼應,收束得當。而全詩在這抑揚頓挫中自然形成一種奔放、流轉的格局,通體流暢。
作為別友題材詩之一,薩都剌的這首詩卻能夠自古以來的文人習氣,在送別的惆悵中又不失灑脫利落的風致,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佳作。

名家點評

江蘇大學教授劉達科《遼金元詩選評》:表現了和友人誠摯深厚的情義和依依惜別的心態。“風雨孤舟夜,關河兩鬢秋”是人們歷來稱賞的佳句。

作者簡介

薩都剌(1274—1345?),字天錫, 號直齋,回族人,居雁門(今山西代縣)。元泰定進士,官至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經歷。晚年居武林(今杭州市),卒於方國珍幕府。有《雁門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