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學批評史(第一卷)

近代文學批評史(第一卷)

《近代文學批評史(第一卷)》是1987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雷納·韋勒克。

基本介紹

  • 作者:美雷納·韋勒克
  • 譯者:楊豈深                       /            楊自伍
  • 頁數:396
  • 定價:2.8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7
  • 統一書號:10188-670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

內容介紹

這是一部皇皇巨著,譯成中文的字數有三百五十萬字之巨,分為八卷。第一卷《18世紀後期》、第二卷《浪漫主義時期》1955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第三卷《過渡時期》、第四卷《19世紀後期》1965年同樣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1986年出版了第五卷《英國批評1900-1950》、第六卷《美國批評1900-1950》,1991年出版第七卷《德國、俄國、東歐批評1900-1950》,1992年出版第八卷《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批評1900-1950》。三年之後,勒內·韋勒克逝世,享年92歲,也就是說,韋勒克傾其後半生的全部精力在這部《近代文學批評史》中,介紹了上起1750年,下至1950年,包括了西方文學批評200年的歷史。《批評史》中文版的出版也跨越了整整20年的時間,第一卷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在1987年出版,此後的20年相繼出版了後七卷,第八捲去年12月才剛剛出版。

作者介紹

韋勒克:批評家的批評家
西方學界普遍公認韋勒克是“批評家的批評家”,的確,韋勒克的閱讀量和涉獵的範圍是驚人的,他所論及的書籍估計能填滿一座圖書館。在《批評史》中,韋勒克論述了兩百年間數百名不同層次的批評家及十餘種批評思潮和流派,對許多大批評家與重大理論思潮都給予了特別的關注。
更難能可貴的是,韋勒克對於這些多產的批評家多能條分縷析地提出自己的個人化的看法:有時贊同,有時激烈的反駁,更多的時候則是平實的分析,指出合理或者錯誤之處。通常認為韋勒克與俄國形式主義、布拉格學派以及英美“新批評”有著深厚的淵源關係。在《批評史》中韋勒克也就自然給予這些流派的批評家更多的關注。在第六卷談到新批評時,韋勒克語氣里充滿了對英美當代學界輕視新批評的不滿,“我認為新批評派所教誨的許多內容言之成理而且將繼續有效,只要人們還思考文學和詩歌的性質和功能”。韋勒克還慷慨地給予他的新批評同道蘭塞姆、艾倫·泰特、布魯克斯、羅伯特·潘·沃倫、布萊克默、維姆薩特等人以專章的篇幅。
《批評史》的寫作不是不偏不倚的客觀呈現,而是帶有韋勒克自身的明顯印記,就像許多作家詩人畢生寫作一部書一樣,韋勒克則將自己所有的思考融入這套書中。這樣做的好處是局部的偏激的結論有可能被另外的語境下的觀點中和,因而《批評史》在總體上並不會給人以偏激之感。除了對一些比較教條的馬克思主義批評家頗有微詞之外,韋勒克對於詩人批評家的“信口開河”也頗不能接受。這對於一個數十年接受嚴格的批評訓練的職業批評家來說其實也很正常,因為像傑出的詩人那樣無需任何辨析直接道出真理的方式在韋勒克看來是不可想像的。對於龐德,韋勒克的疑問就更多了,他甚至說“龐德對美國知識界不分青紅皂白的蔑視,有一點酸葡萄的味道”,不過說老實話在此我分明看到韋勒克嘴裡的酸葡萄,龐德看似魯莽直率的很難經得起嚴格邏輯考驗的批評文章,卻是影響力最大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