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藝

農藝

農藝是研究農作物生產技術與原理的一門科學。它的內容主要包括大田作物的栽培、育種、土壤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農機具套用、農田灌溉和排水、農產品的初步加工和貯藏以及農業生產的經營管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藝
  • 外文名:agronomy
  • 研究內容:研究農作物生產技術與原理
  • 學科套用:農業生產
  • 學科門類:農業科學
  • 拼音:nóng yì
  • 注音:ㄋㄨㄙˊ ㄧˋ
  • 詞義:指農作物的栽培﹑選種等技藝。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起源和發展,信息技術套用,套用概況,套用範圍,套用及前景,生物技術套用,專業培養,培養目標,培養要求,畢業要求,

基本解釋

農藝是生產對人類有用的動植物,以及在不同程度上配製供人類使用的產品及其處置(如通過銷售)的科學技藝。

引證解釋

指農作物的栽培、選種等技藝。
文匯報》1990.12.20:“今年, 金壇縣 在16.5萬畝三麥豐產方上普遍推廣免少耕、腳踩條播、稻田套條播新農藝,增產糧食330萬公斤。”

起源和發展

中國古籍中雖無農藝一詞,但將農作物的種植栽培視為一種需要傳授、學習的技藝,則由來已久。《漢書·食貨志》:“闢土殖穀曰農。”“農”以及“農作”、“農事”、“稼穡”等詞,在古代一般即指大田作物的種植。有關此類生產活動的知識、技藝的論述在古籍中屢見不鮮,如漢《白虎通義》“至於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和《尚書·無逸》“乃不知稼穡之艱難”等均是。“藝”字繁體為“藝”,古字為“秇”,又作“蓺”。《詩經·大雅》“蓺之荏菽”和《孟子》“樹蓺五穀”,也都是種植的意思。至於將“農”、“藝”兩漢字連成一詞,用以專指農作物的栽培技術,可能始自日本。但由於上述歷史原因,此詞自20世紀初引入中國以後,就很快被廣泛接受,成為農業上的通用名詞。
以經驗和手工勞動為基礎,以精耕細作為主要特點的中國傳統農藝,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曾經有過光輝的成就,在世界上居於先進地位。這不僅反映在浩瀚的歷代農業著作中,也體現在自古至今的農民生產實踐中,而且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直至19世紀,隨著生物學、化學、物理學以及其他自然科學的發展,傳統農藝才逐漸成為一門科學,稱為農藝學或農學。在以後的近100多年時間裡,綜合性的農藝學實際上已發生深刻的分化,形成了許多相對獨立的學科,如土壤、肥料、農田水利、耕作栽培、作物育種、植物保護、農業氣象、農業機械、農業工程、農業經濟等。
農藝圖1農藝圖1

信息技術套用

套用概況

農藝學的發展離不開農業信息技術、生態農業技術、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生物技術與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支持。正是由於這幾項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其廣闊的套用前景才使得農藝學的有了更加長足的發展。下面我們從農業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級方面的發展來展望一下農藝學的發展前景。
農藝
所謂農業信息技術,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戰略決策過程中的自然、經濟和社會信息經行採集、存儲、傳遞、處理和分析,為農業研究者、生產者、經營者和管理者提供資料查詢、技術諮詢、輔助決策和自動調控等多項服務的技術的總稱。它是利用現代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的重要途徑。
我國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研究套用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二十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先後開展信息管理系統、資料庫、決策支持系統、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設施工程等技術套用於農業、資源、環境和災害方面的研究。在農業專家系統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國科學院合肥智慧型機械研究所利用知識工程的方法研製出的“砂礓黑土小麥施肥計算機諮詢系統”。90年代初,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主持研製的我國四大作物-水稻、小麥、玉米和棉花的計算機專家系統CCSODS,即“作物栽培模擬最佳化決策系統”,可針對作物品種、自然條件和預期單產目標等參數,提供作物栽培模式圖,包括有最佳播期、最適密度、最佳化的施肥、灌溉、植保等措施的時間、數量等。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製的“小麥管理計算機專家決策系統(ESWCM)”,具有從品種、密度、播期、灌溉、施肥等單項研究到綜合技術體系等有關小麥生長發育的系統知識及其與環境條件、栽培措施之間相互關係的知識,計算機基於這些知識進行推理,能對小麥管理進行有效的信息諮詢和推理決策。
二十世紀90年代中期,國家863計畫開始對“智慧型化農業信息技術套用示範工程”長達10年的滾動支持,共研製出5個智慧型系統開發平台和200多個農業專家系統,並在全國30多個省市和東南亞地區套用推廣,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二十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以3S技術為代表的精準農業的研究與套用在我國發展較快,並在北京小湯山建立了國家級精準農業示範基地,研發了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技術和產品,主要包括GIS平台、變數播種機、變數施肥機、變數噴藥機等。此外,新疆和黑龍江等地也在引進和吸收國外相關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農業的特點,開展精準農業技術的試驗示範和套用。

套用範圍

信息技術在農藝學中的套用範圍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1)作物生長模擬模型:我國已研製出水稻栽培計算機模擬最佳化決策系統(RCSODS),棉花生產管理模擬與決策系統(CPMSS/CGSM),土壤-植物-大氣中的水氣傳輸模型,穀物儲藏乾燥模擬模型
(2)農業專家系統:如砂礓黑土小麥施肥專家系統,黃土旱塬小麥生產和綜合管理專家系統,水稻主要病蟲害診治專家系統,小麥、玉米、桑蠶品種選育專家系統,農業氣象專家系統等。
農藝圖2農藝圖2
(3)農業生產實時控制系統:如農業生產實時控制系統主要用於灌溉,耕耕作業,果實收穫,畜牧生產過程自動控制,農產品加工自動化控制及農業生產工廠化。畜牧生產的自動控制可最佳化飼料配方,自動調節動物生產環境
(4)作物遙感估產:棉花種植面積遙感調查系統,作物產量氣候分析預報系統,作物短、中、長期預報模型,小麥、水稻遙感估產信息系統等。基於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套用,國外已提出資訊時代的"精確農業"概念(Precision Farming)。

套用及前景

我國已建成農業科研項目計算機管理系統(ARICMS),中國農業文獻資料庫,中國農業科技成果庫,中國農業研究項目資料庫,農業實用技術資料庫等。
此外,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也得到了廣泛套用。隨著我國市場經建立,農業各生產要素的信息,如自然資源信息、法規信息、市場信息、實用技術信息等,無論是對決策者還是對廣大農戶都是極為重要的。使農戶只要有一台微機終端,通過網路就能夠及時獲得農業法規、農業政策、市場行情、產品銷售等信息,合理地進行農資購置與產品銷售,促進農村市場繁榮和經濟成長。
農藝圖3農藝圖3
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避災中的套用也有了很大起步。由於遙感與地理信息技術能及時準確地獲取有關信息,已廣泛套用於信息採集和信息處理,實現災前預警、災情監控、災後評估。我國主要用於洪災、作物病蟲災害、旱災、土地荒蕪沙化監測、森林火災等。
同時農業信息技術的使用,也大大加快了農業機械化的進程,使得農業的各種作業變得更加快捷高效。
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有時也稱生物工程,是指人們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基礎科學的科學原理,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生物技術是人們利用微生物、動植物體對物質原料進行加工,以提供產品來為社會服務的技術。

生物技術套用

農作物和花卉生產
生物技術套用於農作物和花卉生產的目標,主要是提高產量、改良品質和獲得抗逆植物。
農藝
在花卉優良品種的培育方面,人們可以將外源基因轉入花卉,改變花的顏色、形狀及花期的長短等,如澳大利亞銷售基因工程淡紫色康乃馨,而後,推出了深紫色康乃馨,這些基因工程花卉已在世界許多地方出售,黃色牽牛花也已培育成功。19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也有許多轉基因植物出現在展台上。
植物種苗的工廠化生產
利用細胞工程技術對優良品種進行大量的快速無性繁殖,實現工廠化生產,可大大提高農作物產量。我國已獲多種植物“試管苗”,其中經過莖尖脫毒進行組織培養的脫毒苗,世界已有70多種;我國的馬鈴薯、香蕉、柑桔、葡萄、蘋果等經濟作物已建立一定規模的脫毒快繁生產基地,其中草莓、無籽西瓜的脫毒快繁試管苗已有出口產品,山葡萄、獼猴桃的試管苗生產有百萬株以上。
農業新領域
基因工程不僅提高了農牧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利用轉基因植物生產疫苗是農業研究的一個研究熱點。科研人員希望能用食用植物表達疫苗,人們通過食用這些轉基因植物就能達到接種疫苗的目的。已經在轉基因菸草中表達出了B型肝炎疫苗。
農藝圖4農藝圖4
利用轉基因動物生產藥用蛋白同樣是研究的熱點。科學家已經培育出多種轉基因動物,它們的乳腺能特異性地表達外源目的基因,因此從它們產的奶中能獲得所需的蛋白質藥物,由於這種轉基因牛或羊吃的是草,擠出的奶中含有珍貴的藥用蛋白,生產成本低,可以獲得巨額的經濟效益。
農業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在農業上的大規模套用極大的促進了農業耕作方式的改變已經農業生產品種的更新換代,而他們兩個的套用只是眾多農藝技術的一小部分在我們的農業生產中 農業信息技術、生態農業技術、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生物技術與農業機械化技術是密不可分和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正是這些技術的快速發展才是的農藝學的發展前景變得更加多元化,也使得農藝學的發展速度大大加快了。

專業培養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綜合素質、業務能力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具有作物生產、作物遺傳育種、種子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雙師型"高級套用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要求掌握農業生物科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掌握大田作物、園藝作物等高產栽培措施,掌握作物良種繁育、病蟲害防治等的基本理論和技能;掌握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教師職業基本技能達標;具有從事現代農業教學、生產、技術開發與推廣等工作的能力。

畢業要求

畢業生具備的專業知識與能力
1.掌握農業生物科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
2.掌握現代農業生產、園藝作物、病蟲害防治等的專業理論和學科技能;
3.掌握科學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教師職業基本技能達標;
4.具有從事現代農業教學、生產、技術開發與推廣等工作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