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國

辰國

辰國是一個從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存在於朝鮮半島中南部地域的部落聯盟,被認為是三韓的前身,其都城可能在漢江之南。辰國的北方鄰國是箕氏侯國(箕子朝鮮),一說辰國就是“箕子之國”的原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辰國
  • 外文名:Jin States
  • 時期: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2世紀
  • 位於:朝鮮半島南部
  • 類型部落聯盟
  • 意義:朝鮮/韓國的祖先
簡介,簡析,史書記載,關係,說法來源,

簡介

辰國(前4世紀—前2世紀)是一個處於青銅器時期到早期鐵器時期的階段,位於朝鮮半島的部落聯盟。韓國民族主義歷史學者申采浩在他1931年所著的《朝鮮上古史》中堅持認為辰國是檀君朝鮮的三個省(‘Three Confederate States of Gojoseon’)之一(另外兩個省是弁朝鮮 Beonjoseon (2333 BCE - 108 BCE) 馬朝鮮 Majoseon (2333 BCE - ?))。這種構想是把三韓誇大為並不存在的三朝鮮。

簡析

辰國被認為是像三韓一樣的部落聯盟。從辰國與衛滿朝鮮長期共存,並意圖突破衛滿朝鮮的阻撓派特使到漢朝的角度上看,辰國可能有穩定的部落聯盟政權。漢武帝因衛滿朝鮮阻止辰國等鄰近小國入漢朝貢,於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發兵遠征朝鮮。滅亡衛滿朝鮮後,辰國發展成為三韓部落。從考古上看,辰國是遼寧青銅器文化的外延,其中忠清道全羅道發現的遼寧青銅器為最多。而從20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韓國學者認為遼東地區為箕子朝鮮先民的活動場所,故而青銅器的年代問題和主權歸屬又有了較大的爭議。
三韓中的辰韓沿用了辰國的名字。馬韓曾宣稱自己是辰國之王。

史書記載

《三國志》有記載:辰韓者,古之辰國也。《後漢書》亦有記載: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凡七十八國……皆古之辰國也。所以,辰國被認為是三韓(辰韓馬韓弁韓)的前身。而同樣的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中有記載:“辰韓在馬韓之東,其耆老傳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有城柵,其言語不與馬韓同”,所以辰韓與辰國的關係就變得無法查證,而辰國被稱為古國,其究竟存在於什麼時候也有待考證。
當西漢王朝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四郡的時候,在半島南部的三韓民族中存在兩個所謂的“國”,即辰國、馬韓國。
馬韓國,在史書中也稱韓國。朝鮮史書《三國遺事》卷1:“魏滿擊朝鮮。朝鮮王準率宮人左右。越海而南至韓地。開國號馬韓”,並引甄萱《上太祖書》:“昔馬韓先起,赫世勃興”,認為這個先於新羅始祖赫居世興起的“馬韓”是“以王準言之耳”。朝鮮古籍《箕子本紀》、《東史綱目》、《大東韻玉》、《月汀漫筆》等書,都把箕準南下所建立的政權稱為“馬韓”。則中國史書所載箕準的“韓王”稱號,應是“馬韓王”的省稱。參之在此之前的中國秦王朝時,漢人移民進入韓地,“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已經出現了馬韓的稱號,可見《三國遺事》等朝鮮史書的記載是正確的,此時韓地已分出辰韓,箕準的王號自然是“馬韓王”。因此,本書採用朝鮮史書記載的“馬韓王”稱號。據《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的記載,在箕氏朝鮮為衛滿攻奪以後,最後一個王準,“將其左右宮人走入海,居韓地,自號韓王”。是箕準率古朝鮮遺民進入馬韓人的居住區,因而採用當地主體民族的稱號,定國號為馬韓,而沒有延用其原來的國號朝鮮。
按朝鮮半島史書的記載來看,馬韓國大約存在了8世200年。《大東韻玉》、《月汀漫筆》等史籍都僅僅記載了箕準的後代“繼立為王”,後來“國弱為百濟所並”,對其統治時間與世次沒有記載。徐命膺《箕子本紀》稱箕準的馬韓國共存在了200年。安鼎福《東史綱目》則為202年。李德懋《盎葉記》的記載是箕準之後傳了8世。這些晚出的史籍所載的一些細節是無法憑據的,就在當時,《盎葉記》的作者李德懋雖然記載了箕準之後的世次,卻也對此持不信態度,這一點在其書中說得很清楚:“趙斯文(衍龜)嘗見一書,錄箕子以後謚諱歷年,為寄餘一通,雖甚荒誕,而姑記之,以備竹書路史之異聞焉。”但是,各書都記載箕準及其後裔在韓地統治過一段時間,這一點應該是可信的。也就是說,中國史書中所說的“準後滅絕”,《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不是說箕準沒有留下後裔,而是其後裔失去了在韓人中的領導地位。本節所引朝鮮古籍皆轉引自日本人今西龍著、李健才譯:《箕子朝鮮傳說考》,載《東北亞歷史與考古信息》1999年第2期。
雖然馬韓國存在的時間難以確定,但如果按《盎葉記》所說,是傳了8世,顯然比僅傳了3世的衛氏朝鮮要長久得多。當漢滅衛氏朝鮮設四郡時,馬韓國還是存在的。
在朝鮮半島南部與馬韓國並存的另一勢力是辰國。
蒙文通認為,“辰之名,古未他見,而國則最古”,“海中古之辰國即箕子之國也。箕子舊封,周秦載記不聞有朝鮮之說,有之自蘇秦伏生史遷始。意者漢人以於時習聞之朝鮮說之,倘朝鮮伯濟,並是辰之一國,而箕氏之支庶。燕人衛滿擊破朝鮮而自立為王,衛氏所破之前朝鮮,在前世蓋之離辰國而獨大,其則東夷之事,自殷末以逮於漢初,盛衰起伏,為變已多。周之衰,九夷八蠻不接於中國,故史文闕而莫詳。是辰國原為箕子所建之商國”。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龍門聯合書局,1958,第99頁。此觀點直到最近仍受到學者的引用。參見張軍:《辰國小考》,《北方文物》1998年第2期;張碧波:《古朝鮮文化探源》,《北方論叢》2000年第1期。張碧波雖然也引蒙文通的說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僅引“辰之名,古未他見,而國則最古”等蒙文通書中的段首文字,卻不引“海中古之辰國即箕子之國也”,“是辰國原為箕子所建之商國”等結論性文字。事實上,張碧波認為,古辰國是箕子東遷之前就存在於朝鮮半島北部的商人的海外屬地,其與箕子國還不是一回事,這與蒙文通的觀點並不一致。但認為辰國出現於商周之際實出於對史料的誤解。
據悉,箕子朝鮮的準王(箕準)被燕國遺民衛滿擊敗後逃往辰國,並自稱韓王。
《輿地勝覽》云:武康王始皇二十七年申巳立,漢惠帝元年丁未,燕人衛滿來侵,率佐右宮人浮海南出,立國金馬郡,今益山,改國號曰馬韓,在平壤為王二十七年,自箕聖東渡己卯後,凡四十一世,歷年為九百二十九年。
馬韓的國王曾以“辰王”自稱並宣布對整個三韓擁有主權。考古發現表明,馬韓是三韓中最為發展的一個。馬韓鼎盛時期,疆域包括整個漢江流域和今京畿道,忠清道和全羅道。也有觀點認為,準王逃亡馬韓部落建立的國家被稱為辰國,其地理位置也大體相當。
在中國的三國時期,朝鮮半島南部三韓之一,位於帶方郡南方,鄰接黃海,東為辰韓。馬韓為定居民族,已懂得種植穀物、養蠶。尚是部落社會,根據《三國志》記載,全國由54個城邦組成,總十餘萬戶。城邦沒有城郭,皆同屬一個部落,而每個部落皆有首領。勢力強大的部落的首領稱做臣智,其次稱做邑借。
另外辰韓、弁韓各有十二國。三韓共七十八國。總計為二十萬戶,約近百萬人。他們是現在朝鮮族的直系祖先,也是如今韓國國名得來的原因。
《三國志》亦引用了《魏略》,指朝鮮的宰相歷溪卿因為向右渠王諫言不果,帶同二千餘戶居民出走辰國[6]。而根據《漢書》,右渠王亦曾代表辰國出使西漢[7]。關於古之“辰國”,(後漢書·東夷傳·韓傳)亦有記載:
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韓。……凡七十八國,……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
這段記載所述史事是:其一,“三韓”都是“古之辰國”,也就是說“三韓”之地都是古之“辰國”之地。所謂“古之辰國”,即指“三韓”出現前其先人之居地,這自然使我們聯想到《漢書·朝鮮傳》中所提到的“辰國”。其二,在三韓之中,以馬韓最大,因此各部落都推選馬韓人為“辰王”,這“辰王”實即馬韓王,取“辰”名,是因為此地為“古之辰國”之地;“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是指馬韓建都於目支國,馬韓王(即“辰王”)是三韓部落聯盟的盟主。持辰國是一個統一的奴隸制國家之說的學者,其論據皆以這段記載為重。然而,他們沒有正確理解前述“共立其種為辰王”的真實含義,同時也沒有正確解讀“盡王三韓之地”的真實含義。從“共立”可知,當時三韓這個部落聯盟實行的是聯盟議事會制,這個議事會由各部落和氏族的酋長參加,聯盟的領袖(辰王)就是這些參加議事會的首領們討論選舉出來的,既然如此,“盡王三韓之地”就不能理解為“辰王”充當三韓之地的國王了,“辰王”無疑就是在“古之辰國”的區域內興起的三韓的部落聯盟的酋長。其三,三韓部落的酋長(“國王”)在擔任酋長之前都是馬韓地區的土著人,也就是說,除了馬韓的酋長是由馬韓人充當外,其他二韓的部落酋長也是由馬韓人充當。
那么,為什麼三韓的首領都由馬韓人充當呢?《三國志·東夷傳·韓傳》為我們提供了切實可靠的根據:
辰韓在馬韓之東,其者老傳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有城柵。其言語不與馬韓同,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為行觴。相呼皆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齊之名物也。名樂浪人為阿殘;東方人名我為阿,謂樂浪人本殘餘人。今有名之為秦韓者。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國。弁韓亦十二國,……棄、辰韓合二十四國,大國四五千家,小國六七百家,總四五萬戶。其二十國屬辰王。辰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繼。辰王不得自立為王。
由上述資料可知,辰韓的居民一部分是外來戶”,他們是在秦朝時遷徙而來的秦人的後裔。當秦人為逃避苦役而成群接隊地流人馬韓之地(即“古之辰國”)時,土著的馬韓人給他們讓出了東部之地,自秦而至魏,秦人及其後裔便定居於此,形成了新的部落,始有6個部落,而逐漸發展成12個部落,人口比原來翻了一番。
關於秦人避役於“古之辰國”之東的說法,是可信的。《魏略》載:“及秦並天下,使蒙恬築長城,到遼東。時朝鮮否立,畏秦襲之,略服屬秦,不肯朝會。”此處之“遼東”應指遼東郡。秦朝的遼東長城修到哪裡呢?有的學者經考證認為秦長城的東端應是現在朝鮮平壤市西南江西郡以西的鹹從里,②這是完全正確的。既然如此,秦朝的遼東郡已由清川江以北而拓展到了清川江以南箕氏朝鮮的西北角一帶。但是,《史記》和《漢書》的《朝鮮傳》載,這西北一角地帶後來竟成了“空地”。③為什麼成為“空地”呢?依筆者之見,這一地區的秦人都為避苦役而逃亡了。他們逃亡的方向應是向南、向東,有一部分留居箕氏朝鮮地區,即樂浪地區,一部分徙居“古之辰國”之東,這就是辰韓人“名樂浪人為阿殘,……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人”的原因,古“辰國”的土著居民對這些逃難者寄於“人道主義”的同情,割其東界以居之,但由於這些秦人“明其為流移之人,故為馬韓所制”。④要注意,“其十二國屬辰王”中的“十二國”既應指辰韓的十二國,亦應指弁韓(即弁韓)的十二國,而“屬辰王”的“辰王”不是馬韓的“辰王”,而應是辰、弁二韓各自的“辰王”。所謂“辰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繼”是指辰、弁韓的“辰王”世世用馬韓人擔任,而不是指“家天下”意義的“世襲”制。“辰王不得自立為王”還是說的辰、弁二韓的“辰王”(部落酋長),不能由本種落流移之人及其後裔中產生,這是世代立下的規矩。
綜上所述,“古之辰國”即是後來的三韓之地,此“辰國”僅指地域,而非真正的國家實體,後來在“古之辰國”地區形成了三韓,三韓的部落酋長都稱“辰王”,並皆由馬韓人充當,馬韓的辰王是三韓部落聯盟中的盟主。半島南部的三韓民族中存在兩個所謂的“國”,即辰國、馬韓國。韓國,在史書中也稱韓國。朝鮮史書《三國遺事》卷1:“魏滿擊朝鮮。朝鮮王準率宮人左右。越海而南至韓地。開國號馬韓”,並引甄萱《上太祖書》:“昔馬韓先起,赫世勃興”,認為這個先於新羅始祖赫居世興起的“馬韓”是“以王準言之耳”。朝鮮古籍《箕子本紀》、《東史綱目》、《大東韻玉》、《月汀漫筆》等書,都把箕準南下所建立的政權稱為“馬韓”。則中國史書所載箕準的“韓王”稱號,應是“馬韓王”的省稱。參之在此之前的中國秦王朝時,漢人移民進入韓地,“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已經出現了馬韓的稱號,可見《三國遺事》等朝鮮史書的記載是正確的,此時韓地已分出辰韓,箕準的王號自然是“馬韓王”。因此,本書採用朝鮮史書記載的“馬韓王”稱號。據《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的記載,在箕氏朝鮮為衛滿攻奪以後,最後一個王準,“將其左右宮人走入海,居韓地,自號韓王”。是箕準率古朝鮮遺民進入馬韓人的居住區,因而採用當地主體民族的稱號,定國號為馬韓,而沒有延用其原來的國號朝鮮。朝鮮半島史書的記載來看,韓國大約存在了8世200年。《大東韻玉》、《月汀漫筆》等史籍都僅僅記載了箕準的後代“繼立為王”,後來“國弱為百濟所並”,對其統治時間與世次沒有記載。徐命膺《箕子本紀》稱箕準的馬韓國共存在了200年。安鼎福《東史綱目》則為202年。李德懋《盎葉記》的記載是箕準之後傳了8世。這些晚出的史籍所載的一些細節是無法憑據的,就在當時,《盎葉記》的作者李德懋雖然記載了箕準之後的世次,卻也對此持不信態度,這一點在其書中說得很清楚:“趙斯文(衍龜)嘗見一書,錄箕子以後謚諱歷年,為寄餘一通,雖甚荒誕,而姑記之,以備竹書路史之異聞焉。”但是,各書都記載箕準及其後裔在韓地統治過一段時間,這一點應該是可信的。也就是說,中國史書中所說的“準後滅絕”,《三國志》卷30《魏書·東夷傳》。不是說箕準沒有留下後裔,而是其後裔失去了在韓人中的領導地位。本節所引朝鮮古籍皆轉引自日本人今西龍著、李健才譯:《箕子朝鮮傳說考》,載《東北亞歷史與考古信息》1999年第2期。然馬韓國存在的時間難以確定,但如果按《盎葉記》所說,是傳了8世,顯然比僅傳了3世的衛氏朝鮮要長久得多。當漢滅衛氏朝鮮設四郡時,馬韓國還是存在的。在朝鮮半島南部與馬韓國並存的另一勢力是辰國。有之自蘇秦伏生史遷始。者漢人以於時習聞之朝鮮說之,倘朝鮮伯濟,並是辰之一國,而箕氏之支庶。燕人衛滿擊破朝鮮而自立為王,衛氏所破之前朝鮮,在前世蓋之離辰國而獨大,其則東夷之事,自殷末以逮於漢初,盛衰起伏,為變已多。周之衰,四夷不接於中國,故史文闕而莫詳。是辰國原為箕子所建之商國”。
《三國史記》記載,百濟溫祚王在位期間常與北方的靺鞨和東方的樂浪郡交戰,因此將國都慰禮城遷往漢水之南,並於公元9年左右併吞了當地的馬韓國(辰國)。

關係

一種意見認為,辰國在先,古 朝鮮在後,二者是一致的,指出:“宋為微子之國曰辰,則 海中古之辰國即箕子之國也。箕子舊封,周秦載記不聞 有朝鮮之說,有之自蘇秦伏生史遷始。”“是辰國原為箕子 所建之商國。……箕子所居,周人亦惟名之日毫,即辰國 也。1.古書上一般都說封箕子於朝鮮,似乎朝 鮮就是箕子受封時的國號,這是根本錯誤的。”“我認為朝 鮮這一名稱開始於戰國時期,西漢以司馬遷為代表,已經 分不清辰和朝鮮的先後關係”2。另一種意見認為二者 為不同的國族,指出:“箕子所建之朝鮮國並不是古辰 國。”“古之辰國不在箕子朝鮮範圍之內.換言之,古辰國 與箕子朝鮮是東西相鄰的兩個民族政權。此時的辰國可能處於部 落聯盟階段.由聯盟首領統一領導進行軍事和農事諸活 動。否則,便不會舉族“率服”。
韓有三種:一日馬韓,二日辰韓,三日弁韓,⋯ 皆古之辰國也。”以十二支辰命國,明白地指出與中華文化有密切關係。辰為商星,“商人,湯先相土封商丘,因閼伯故國,耙辰星。”辰星即太火星,實為古代之火歷。“商民族者,其初似亦由東北渤海南遷,由山東半島以人豫陝中原,《商頌》日‘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正謂相土疆土及于海外也。” 據查:“海外有截”為有截,為北隹夷,為商族海外之屬地。”∞。這個屬地就是朝鮮半島上三韓— — 古辰國。商人以之為海外屬地,並為之命名— — 辰國。辰是商星,以示辰國乃商人在海外(朝鮮半島)建立的侯國。到此,我們方恍然而悟:箕子為什麼在亡國之後單單“走之朝鮮”“而不臣”的內在原因了。《尚書太傳》:“武王勝殷,⋯ 釋箕子囚,箕子不忍周之釋,走之朝鮮。(註:‘誅我君而釋己,嫌苟免也。’)武王聞之,因以朝鮮封之。”《史記·宋微子世家》:“武王乃封箕子於朝鮮而不臣也。”箕子走之朝鮮之後,“武王聞而封之”;箕子走之朝鮮,以示“不臣”於周,“嫌苟免也”。在面臨國破家亡的重大時刻,箕子三兄弟走著三條道路:比干諫而死,微子受封於宋,以存亡繼絕;只有箕子出走海外,建立箕子朝鮮,堅持對故國的堅貞而“不臣”於新朝.以明志節,並以自己的政治信條在亞洲東方建立一個“君子國”。箕子之所以“走之朝鮮”,就因為朝鮮半島上有一個古之辰國,辰國是商人東方海外之殖民地,是宗國之遺緒,故國雖亡,但海外這塊殖民地尚在,尚有可為。雖不能如伯夷、叔齊之不食周粟,但也不必臣服於周以求苟免,故而“走之朝鮮”“而不臣”,這正是箕子人格品質的獨特之外。周期統治者也只好順水推舟,“以朝鮮封之”。“箕子既受周之封,不得無臣禮,故於十三杞來朝。” 箕子的後代終於臣服於周。

說法來源

《三國志》、《後漢書》都提到辰國但兩者的認識是不一樣的。《三國志魏書東夷傳》說“辰韓者古之辰國也。”《後漢書東夷傳》則認為三韓“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三國志魏書東夷傳》“辰韓在馬韓之東其耆老傳世自言古之亡人避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有城柵其言語不與馬韓同”與“辰韓者古之辰國也”相對照可知《三國志》在這裡所說的“古”指秦末漢初不是指先秦時代的商朝或西周。對陳壽來說這是多年以前的事當然可以稱古。稱秦人來“韓國”“馬韓”使之居於東部可見秦以前韓只一種即馬韓。弁韓“與辰韓雜居亦有城郭。衣服居處與辰韓同言語法俗相似”應與辰韓有著相似的經歷。則秦以前既無辰韓也無辰國馬韓之國被稱為韓國。《後漢書東夷傳》“朝鮮王準為衛滿所破乃將其餘眾數千人人海攻馬韓破之自立為韓王”《三國志》作“居韓地自號韓王”也可以證明這一點。秦人人居韓地與當地韓人雜居國志》所記辰韓各國名都不像漢語。《三國史記新羅本紀》“居西乾辰言王”與漢語不同都證明辰韓地也存在不少韓人所以辰韓語言中才出現這些非漢語詞。秦人與韓人的雜居區被稱為秦韓居住在此地區的人不論秦人、韓人都被稱為秦韓。《三國史記》辰韓作“岑韓”應都是秦的音轉。為表示這一地區與原韓人的區別才把真正的韓人稱為馬韓。但馬韓與秦韓可統稱為韓所以才有“韓有三種”的說法。對遷入韓地的秦人韓人設官加以管轄。據《魏略》的說法是“其為流移之人故為馬韓所制”即辰韓人接受韓人的統治也就是《三國志》所說的“辰王常用馬韓人作之世世相繼辰王不得自立為王”。管理秦人的王出自韓人而非秦人因為人居韓地的秦人也可以統稱為韓為明確管理秦韓的不是秦人《三國志》才稱其為“馬韓人”。這個管理秦韓的王“不得自立為王”說明其雖然稱王卻是作為韓王的附庸而存在不是獨立的政權。辰國之稱最早出現在《漢書朝鮮傳》中“真番、辰國欲上書見天子又雍閼弗通”顏師古注“辰謂辰韓之國也”也就是在辰韓地區建立的國家。據《魏略》“右渠未破時。朝鮮相歷駱卿以諫右渠不用東之辰國時民隨出居者二千餘戶亦與朝鮮貢蕃不相往來。至王莽地皇時廉為辰韓右渠帥”可見辰國之稱出現在衛氏朝鮮滅亡以前最晚至王莽地皇時已更名為辰韓。《三國志魏書東夷稱箕氏朝鮮王準“將其左右宮人走人海居韓地自號韓王”《後漢書東夷傳》作“將其餘眾數千人人海攻馬韓破之自立為韓王”這部分朝鮮遺民白海路至韓地抵達西部的馬韓地並滅馬韓自立。此時秦韓地的歸屬史書無載。但這部朝鮮遺民僅數千雖暫時控制馬韓地區不可能同時控制東部的秦韓地。
《魏略》說辰國“亦與朝鮮貢蕃不相往來”是繼“準王海中不與朝鮮相往來”而言說明在衛氏朝鮮時原韓地分為二國一為箕氏朝鮮遺民攻馬韓而建立的韓國另一個即辰國。應是管理秦韓地的馬韓人在馬韓為朝鮮王準攻破以後未臣服於其所建立的韓而是成為獨立的國家。為與西部朝鮮遺民所建立的“韓”國相區別故將秦韓之稱去韓宇以秦為國號。因韓人語言與漢語不同將秦音訛為辰。故中國史書記其國號為辰。綜上所述辰國的建立約與衛氏朝鮮同時當在漢惠帝時。朝鮮史書《箕子本紀》認為是漢惠帝元年丁未即公元前194年《東史綱目》認為是漢惠帝戊申即公元前193年未知孰是。總之當在漢惠帝初年辰國居民除土著韓人、後遷來之秦人外在衛氏朝鮮滅亡前後又遷人古朝鮮人。《漢書地理志》“樂浪郡”注引應劭說“故朝鮮國也”說明樂浪郡轄地正是古朝鮮的統治中心。《三國志》說辰韓人“名樂浪人為阿殘東方人名我為阿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人”可見辰韓中有出自古朝鮮族的部分。《三國史記新羅本紀》“朝鮮遺民分居山谷之間為六村”“是為辰韓六部”《三國志》說辰韓“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國”與上述《魏略》的記載相印證都可以證明辰國內有古朝鮮遺民。《魏略》“陳項起天下亂燕、齊、趙民愁苦稍稍亡往準準乃置之於西方。”衛滿入朝鮮後也是自西部發展起來的《漢書朝鮮傳》說他“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在者王之”就是利用入朝鮮的中原流民的力量取代了箕氏朝鮮。中原流民多數應留在衛氏朝鮮其聚居區在古朝鮮的西部地區。遷到馬韓東部秦韓地區的衛氏朝鮮遺民顯然多來自古朝鮮東部即以古朝鮮族為主。西漢滅朝鮮設立四郡後。韓國、辰國皆隸屬於樂浪郡。《魏略》載王莽時辰韓因所掠五百漢人已死為贖罪向樂浪郡“出辰韓萬五千人弁韓布萬五千匹”說明弁韓臣屬於辰韓。《晉書四夷傳》“又有弁辰亦十二國合四五萬戶各有渠帥皆屬於辰韓。”弁韓又稱為弁辰當是因臣服於辰國之故。《三國志》中將弁韓、辰韓二十四國的國名記於一處也應是這個原因。其國名前帶“弁辰”字樣的正好十二國當是弁韓之國。這也說明《晉書》將弁韓稱為弁辰有所本是弁韓古稱。弁韓先稱弁辰弁當是其族屬稱謂因隸屬於辰國後綴辰字。這一部分人可能就是後遷來的古朝鮮族。《三國志》說朝鮮王準建立韓國“其後絕滅”。《後漢書》“準後滅絕馬韓人復自立為辰王。”究其原因可能是由於辰國的統治者對馬韓聚居區的收復。朝鮮王準人韓國僅數千人隨行據《三國志》可知馬韓總計十餘萬戶還不算居於辰國的馬韓人。族屬的不同與人數的巨大差異決定了“韓”國在與統治辰國的馬韓人的競爭中必然失敗。關於箕準所建韓國的滅亡時間中國史書無載。朝鮮史書《東史綱目》、《盎葉記》等書都認為是中國王莽始建國元年己巳。即公元9年。前文所引的《魏略》提到王莽地皇間辰國已改稱辰韓地皇元年為公元20年與朝鮮史書所載大體相當。約在公元初辰國的統治者馬韓人取代了箕準後代成為三韓的統治者這標誌著辰韓為辰國時代的結束辰國成為三韓的總稱。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後漢書》說三韓“皆古之辰國也”是正確的。朝鮮王的後代失去統治者的地位即意味著統治辰國的馬韓人完全控制了馬韓地區。從此辰王不僅是辰韓之王同時也是馬韓之王其統治者是馬韓人這一點沒有改變其王也仍舊號稱辰王。三韓中雖然包括其他民族的成份但還是以韓人占絕大多數統治者又是馬韓人重新統治馬韓地區後辰王遷於馬韓地區也是情理之中的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後漢書》稱“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也是正確的。因馬韓人統治三韓號為辰王卻又定都於馬韓地區易於與辰韓、辰國相混所以晉時人開始對辰韓稱其古名秦韓以區別所以《三國志》說“辰韓者古之辰國也”“今有名之為秦韓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