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雍碑

辟雍碑

辟雍碑全稱“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義再蒞之德隆熙之頌碑”。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東大郊村北。

1931年出土於東大郊村北東漢建武五年(29年)所建的西晉太學遺址中,後立於村內。碑首、碑身以整石鑿。碑名篆書,正文隸書,刻於晉鹹寧四年(278年),記述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哀親臨太學辟雍視察的事跡。碑陰刻述,有太常散騎等行政學官和博士、助教等教職員四百餘人,晉隸碑文,字型靈活,風格獨特。

1996年國務院公布辟雍碑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辟雍碑
  • 位置:河南省偃師市東大郊村
  • :3.22
  • :1.1
  • :0.3
簡介,辟雍碑,

簡介

辟雍碑全稱“大晉龍興皇帝三臨辟雍皇太子義再蒞之德隆熙之頌碑”。
1931年出土於東大郊村北東漢建武五年(29年)所建的西晉太學遺址中,後立於村內。碑首、碑身以整石鑿。
碑名篆書,正文隸書,刻於晉鹹寧四年(278年),記述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哀親臨太學辟雍視察的事跡。
碑陰刻述,有太常散騎等行政學官和博士、助教等教職員四百餘人,晉隸碑文,字型靈活,風格獨特。

辟雍碑

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東大郊村北,有一塊碑,碑首與碑身由一大塊青石鑿成,高3.22米,寬1.10米,厚.030米。
大晉辟雍碑大晉辟雍碑
碑首兩側刻有浮雕蟠龍圖案,碑額題:“大晉龍興皇帝 三臨辟雍皇太子又再蒞之盛德隆熙之頌”23字,字徑8厘米。正文30行,行55字,字徑3厘米。
系用一整石塊鑿成。記載了晉武帝司馬炎及皇太子司馬衷親臨辟雍視察的事跡,碑陰刻有行政學官太常、散騎,教職人員博士、助教、主事、司成,以及學員的郡籍、姓名等,多達四百餘人。
此碑身於公元1931年在偃師佃莊鄉東大部村北辟雍遺址中發現,1974年在辟雍遺址中又發現了碑座,分離了多年的碑身與碑座,又重新結合在一起,辟雍碑現立於東大郊村。
辟雍碑碑額從正面看,雙龍盤繞,兩面不對稱,有種獨特的風格。辟雍碑碑座非常見的龜形(贔屓)而為宮殿造型,顯現魏晉時期的碑刻風格。
碑陰刻有行政官員太常、散騎、常待,教職人員博士、司業、主事、司成等,以及學中員如禮生、弟子、門人、散生、寄生等的郡籍及姓名,多至400餘人,這對研究晉代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內容以及學生來源有重要價值,尤其重要的是它確證了世界教育史上的中國第一。
辟雍碑全碑用晉隸書寫成,刻工細緻,保存完好。
然而,洛陽太學,始創於東漢,太學生最多時有三萬人,直到西晉,仍達一萬餘人。
該碑對研究我國一千六百多年前晉代教育、對考察學生分布情況,是極為珍貴的資料。該碑晉隸書法靈活,似用改制的扁筆書寫,這對古代書法藝術的探討,具有重要價值。
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研究我國古代大學教育的重要歷史資料。辟雍碑碑文記載了晉武帝司馬炎在前後4年間,曾三臨辟雍巡視,考察學生“德行”、“通藝”,並行賞鼓勵。
大郊古村,東西各一,處漢魏故城之南郊。
自東漢至魏晉,數百年中,並列“五雍”:明堂、辟雍、靈台、太學和國子學,文物薈萃。
辟雍碑的出土證實了太學原創於西漢,而洛陽太學創於東漢初期,歷經曹魏,至西晉再度繁榮,是我國古代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漢質帝時學員曾達到三萬人。
(余季豫先生論辟雍碑)
從太學遺址先後出土兩套《石經》。一為東漢之《熹平石經》,由大學者蔡邕親自書寫,皇帝親自訂正,內容包含《尚書》、《論語》等七部儒家經典,不僅開創了我國古代刻寫石經的先例,而且統一了儒家經典版本,可謂世界教育史上第一套規範的大學教材。
石經樹立初期,每天乘車來抄寫的人過千,道路為之阻塞。
另一石經為曹魏時的《正始石經》,每字都用大篆、小篆和隸書書寫,亦稱三體石經,文物價值極高,可謂一字千金。
太學先後培養出了王充、班固、張衡、蔡邕、阮籍、嵇康等著名人物。
漢桓帝永元三年,為救清官朱穆,太學生劉陶等數千人到宮闕下為之鳴冤,斥責宦官擅權,這大約是歷史上最早的學員匯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