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生成語法理論

轉換生成語法理論, 亦稱“轉換語法理論”、“生成語法理論”。是指一種新結構主義語言學理論。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20世紀50-60年代創立。用符號化和演繹方法描寫自然語言生成語法的理論體系。主要內容:(1)語言基本上不是習得的,而是天賦的。兒童天生具有一種加工語言符號的大腦內在機制,隨著兒童的發展,這種內在機制在一定的條件下被激發,兒童即能自然獲得語言。(2)語言是一種結構,構想人有一種天生的“語言獲得裝置”,稱LAD。成人結構完整的語言材料輸入兒童的這一裝置,經加工,即輸入語言的語法規則,故兒童能在聽到少量語言的情況下理解和說出大量合乎語法的新語言。(3)句法有兩個層次:一是深層結構,指短語或句中的基本語法關係和語義,決定句子的內涵與意義,屬語法的基礎部分和語言能力;二是表層結構,指人直接感知的言語,即句子表面的字詞組織方式和敘述順序,屬語音或音位學成分。(4)語言生成的基本方式是轉換。轉換規則主要包括替換、省略、添加和換位。最初以為轉換規則無所不能,後認為轉換規則只能用於連線表層結構與深層結構。

深層結構經轉換形成表層結構,如主動與被動、陳述與疑問、並列關係等。亦可把感知的表層結構轉換成深層結構,以理解句子的意義。該理論在西方引起語言學領域的一場革命,不僅對哲學、計算機語言、邏輯、教育、通訊等產生廣泛影響,且推動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的產生。它抨擊行為主義完全否定遺傳在語言獲得中的作用,促進由對語言外顯行為的探索轉向研究其內在心理機制,並對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取向及人具有先天能力的觀點、認知活動具有新穎性和生成性的觀點等給予具體支持;但無視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貶低社會環境和教育在語言獲得中的決定作用,陷入先驗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