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中的唐五代詩僧群體

轉型中的唐五代詩僧群體

《轉型中的唐五代詩僧群體》是2008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轉型中的唐五代詩僧群體
  • ISBN:9787561763322, 7561763328 
  • 頁數:230頁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0月1日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叢書名: 上海青年出版人學術叢書
平裝: 230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條形碼: 9787561763322
尺寸: 22.6 x 17.6 x 1.4 cm
重量: 322 g

內容簡介

《轉型中的唐五代詩僧群體》將整個唐五代詩僧作為一個大的群體,在這個群體之下,又分別從地域(宮廷詩僧群體、江左詩僧群體和敦煌詩僧群體)、生平經歷(還俗應舉詩僧群體和通俗詩僧群體)以及國籍(日本、朝鮮來華詩僧群體、中國赴印求法僧人群體和西域入唐僧人群體)等角度將他們分為數個小的群體,來具體考察唐代詩僧群體的轉型過程,從而得出世俗化和文人化是唐代詩僧群體的共同趨向這一結論。
唐五代處於從以門閥士族知識分子為代表的貴族社會向以庶族出身的官僚知識分子為代表的庶族社會轉變的轉型期。“安史之亂”後,庶族知識分子逐漸取代此前的庶族知識分子,成為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較之士族知識分子,庶族知識分子一方面喪失了與以皇權為代表的政治勢力相抗衡的資本,另一方面由追求形而上的理論性轉向追求形而下的實用性。中國的知識分子階層是傳統文化的承載者,佛學理論的中國化,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士大夫們的態度,因而知識分子的轉型,必然帶來佛教的轉型。知識分子中的居士階層和失意科場、遁入佛門的知識分子分別從外部和內部影響了唐代佛教,使其由此前追求化外獨立而逐漸屈服於皇權,由注重義理的研求轉向注重對心性的體悟。
在這個轉型的時代,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_詩僧群體。這一群體是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共同影響下的產物:一方面,唐五代詩僧群體嘗試著將佛教融會於儒學、書、詩、畫等當中來化導眾生,以擴大佛教的影響;另一方面,他們在學習儒學、詩、書、畫等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向士大夫階層靠攏。有唐一代,詩僧們掙扎在“入世”與“出世”、“佛學”與“外學”之間。他們不像魏晉六朝的詩僧那樣,嚴格恪守佛門的教律,於外學只是偶爾為之;也不像入宋後的詩僧那樣,完全地融入世俗社會,與士大夫們打成一片,“除卻袈裟在,其餘便是士”。唐代詩僧是在試探中走出佛門的,在這一過程中,來自佛門和世俗社會的責難,以及詩僧們對於自身僧人角色的定位,使他們經受了痛苦的煎熬。
唐代詩僧群體經歷了“詩為外事”——“詩禪並舉”——“詩禪合一”的心路歷程。在這一歷程中,他們在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的創新上,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在不少方面為文人文學開創了新路,在某些方面已開了宋詩的先聲。然而,隨著他們文人化的加深,他們對文人及文人文學的影響亦漸漸衰退,入宋後終於消泯於文人文學的大海中。

目錄

緒論
一 概念之梳理
二 研究綜述
(一)“單兵作戰”階段——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
(二)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到現在
三 詩僧作品的校輯與整理狀況
四 當前唐五代詩僧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詩僧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二)研究資料的匱乏,作品亟待整理
(三)亟待“複合型”學者的出現
(四)重個體研究而輕群體研究,且基本局限在詩僧詩歌領域
第一章 轉型中的唐五代詩僧群體
第一節 唐宋社會轉型與佛教轉型
第二節 轉型中的唐五代詩僧群體
第三節 唐五代詩僧創作的興盛及其成因
第四節 唐五代詩僧對文人的影響
第五節 唐五代詩僧的時空分布
第二章 唐五代宮廷詩僧群體
第一節 唐五代宮廷詩僧群體活動背景的歷史演變
一、佛道之爭與政治鬥爭的糾葛
二、貫穿佛道之爭始終的“三教論議”
三、三教爭鬥中的儒教
第二節 唐五代宮廷詩僧群體詩風的流變
一、前期宮廷詩僧——繼承與新變
二、中後期內供奉詩僧——與文人的同質化
第三章 唐五代江左詩僧群體
第一節 初唐至中唐前期——名士型詩僧
第二節 中唐——文人化詩僧
第三節 晚唐五代——“乾謁型”詩僧
第四章 唐五代敦煌詩僧群體
第一節 陷蕃時期——淪陷區文學
第二節 張氏歸義軍政權時期——光復期文學
第三節 曹氏歸義軍政權時期——孤島文學
第五章 唐五代還俗應舉詩僧群體
第一節 唐五代佛門與科舉之交涉
一、文人因科舉而逃禪與僧人因科舉而還俗
二、僧道還俗後仕途之比較
三、僧道還俗應舉政策之變遷
四、僧人影響科舉之方式
五、試經度僧與科舉
第二節 還俗應舉詩僧群體及其文學
一、初盛唐還俗應舉詩僧——宮廷酬唱的富貴祥和
二、中唐應舉詩僧群體——科場蹉跎的哀歌
三、唐末五代還俗應舉詩僧——關切民生的悲憫
第六章 唐五代通俗詩僧群體
第一節 通俗詩僧群體的形成及其群體特徵
一、通俗詩僧群體的形成
二、通俗詩僧群體的群體特徵
第二節 通俗詩僧群體的演變
一、早期——以三卷本《王梵志詩》為中心
二、中後期——以寒山詩為代表
第三節 通俗詩僧群體的影響
一、王梵志詩、寒山詩在文人中的影響與傳播
二、王梵志詩、寒山詩在詩僧中的影響
三、王梵志詩、寒山詩對禪宗僧人的影響
四、王梵志詩、寒山詩在海外的影響
第七章 唐五代朝鮮、日本來華詩僧群體
第一節 朝鮮、日本來華僧人概況及其與漢文學圈形成之關係
第二節 朝鮮來華詩僧的創作及其與中國僧俗的文學交往
一、初盛唐時新羅詩僧(尼)與中國文人文學交往
二、中唐時期朝鮮來華詩僧群體的創作——以金地藏為中心
三、晚唐五代時期朝鮮來華詩僧與唐代僧俗的文學交往
第三節 日本來華詩僧的文學創作及其與中國僧俗的文學交往
第四節 朝鮮、日本來華詩僧群體之比較
第八章 唐五代中國赴印僧人群體與西域入唐胡僧群體
第一節 唐五代中國赴印求法詩僧群體
一、唐五代中國僧人赴印求法概況
二、西行僧人的求法生活及情感世界
三、西行赴印求法詩僧的文學活動及其影響
第二節 唐五代胡僧形象及其詩歌創作
一、唐人詩歌中的胡僧形象
二、胡僧的詩歌創作
第九章 唐五代僧人行記文學研究(存目)
第十章 初盛唐詩僧文學理論研究
一、慧淨的詩學理論
二、上宮儀的聲律、對偶思想及元兢對其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三、玄監與摘句評詩
第十一章 中唐詩僧文學理論研究
第一節 統合儒釋——中唐詩僧文學理論創作的思想背景
第二節 由盛唐向中唐詩風轉變的樞機——皎然的文學思想及其《詩式》研究
一、以釋統合儒道和以佛釋詩的努力與其間的矛盾
二、詩學審美觀的最高範式——“中道”觀與以禪論詩
三、以詩境說為中心的文學思想
四、《詩式》及其對詩話體例的貢獻
第十二章 晚唐五代詩僧文學理論研究
第一節 晚唐五代詩僧文學理論創作的背景
第二節 晚唐五代詩僧的詩禪觀及其影響下的文學觀
第三節 “以禪喻詩”道路的開創
一、以禪評詩——南北二宗的引入
二、以禪擬詩
三、以禪參詩
四、以禪論詩
第四節 晚唐五代詩僧句法理論及詩僧詩格著作對宋人詩話的影響
一、對初盛唐近體詩論研究的深化、細化
二、注重鍊字
三、晚唐五代詩僧詩格著作體例之創新
附錄一:唐代詩僧作品輯佚
第一部分 詩歌
第二部分 散文及其他
附錄二:唐代詩僧藝文志
一、總集
二、別集
三、詩文評、詩格
四、其他
附錄三:唐五代功德使補考
一、形成期
二、使職的固定化時期
三、唐末五代
四、宦官與朝官圍繞僧道事務管理權的爭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