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外象差

軸外象差

慧差,又稱軸外像差,是光學系統成像不完善程度的描述。

光學系統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校正這些像差,使成像質量達到技術要求。

光學系統的像差可以用幾何像差來描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軸外象差
  • 外文名:axis aberration 
  • 套用學科:幾何光學 
  • 別稱:彗差
  • 類別:單色象差及色象差
  • 起因:軸外光束引起的象差
軸外光束引起的象差稱為彗差。
彗差
光軸外的某一物點向鏡頭髮出一束平行光線,經光學系統後,在象平面上會形成不對稱的彌散光斑,這種彌散光斑的形狀呈彗星形,即由中心到邊緣拖著一個由細到粗的尾巴,其首端明亮、清晰,尾端寬大、暗淡、模糊。這種軸外光束引起的象差稱為彗差,彗差的大小是以它所形成的彌散光斑的不對稱程度來表示。彗差的大小既與孔徑有關,也與視場有關。在拍攝時與球差一樣,可採取適當收小光孔的辦法來減少彗差對成象的影響。攝影界一般將球差和彗差所引起的模糊現象稱為光暈。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軸外點的光暈比軸上點要大。由於軸外象差的存在,我們對於軸外象點的要求不應該比軸上點高,至多一致,即兩者具有相同的成象缺陷,此時我們稱等暈成象。隨著相對孔徑的增大,球差和彗差的校正將更加困難,放在使用大孔徑鏡頭時,應事先了解鏡頭的性能,注意到那檔光圈漸暈最小,在可能情況下,應儘量縮小光孔,以提高成象質量。日常使用的照相鏡頭由於受光學設計、加工工藝及裝調技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要對一定大小的物體成理想像是不可能的,它實際所成的象與理想像總是有差異,這種成象的差異就稱為鏡頭(或成象光學系統)的象差象差是由光學系統的物理條件(光學特性指標)所造成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何光學系統都存在有一定程度象差,而且從理論上來講總也不可能將它們完全消除。肉眼和其他光能接收器也只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此只象差的數值小於一定的限度,我們就認為該系統的象差得到了矯正。下面我們簡單扼要介紹照相鏡頭的象差分類、形成和矯正方法。
透鏡的象差可以分成兩大類:單色象差及色象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