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姓

軒轅姓

軒轅(xuān yuán)複姓,是黃帝嫡傳後代,出自有熊氏,亦稱為帝鴻氏。黃帝曾居於軒轅之丘,故而得姓軒轅,黃帝的後代子孫遂稱軒轅氏,後周武王伐紂分封軒轅子孫於鑄國,改為鑄氏。一說黃帝作軒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謂軒轅。又據古代傳說,軒轅即天黿,天黿變為,龍為軒轅部落的圖騰,因以得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軒轅
  • 外文名:xuan yuan
  • 別名:軒轅氏
  • 相關人物軒轅
  • :公孫
歷史發展,主要源流,得姓始祖,遷徙傳播,人口分布,傳統文化,郡望堂號,宗祠對聯,家譜文獻,字輩排序,姓氏名望,古代,現代,

歷史發展

主要源流

按《國語》記載,少典氏娶有蟜氏(註:蟜,音jiǎo,古書上提到的一種蟲,首見於《山海經》;有蟜氏是蜜蜂為圖騰的部族,居住在平逢山)之女,生下黃帝和炎帝,黃帝在姬水邊長成,因而姓姬。又據《史記》說法,黃帝姓公孫。於是,《史記索隱》就調和兩姓,說黃帝本姓公孫,因在姬水邊成長,故改姓姬。此外,《史記》還說他名軒轅,但是沒有說明因何而得名。《史記集解》說他號有熊,《史記索隱》就進行比附,說黃帝本是有熊國之子,故號有熊,軒轅是他的名號,因居軒轅之丘,遂以為名,又以為號,又根據《左傳》記載,說他亦號帝鴻氏。《史記正義》解釋說,黃帝為有熊國君,號有熊氏。及曰縉雲氏,又曰帝鴻氏,亦曰帝軒氏。軒、轅兩字都與車子有關,因而齊思和《論黃帝之制器故事》(《古史辨》第七冊)把中國車·子的發明歸功於黃帝。《路史》講得更具體,說黃帝在空桑山北創造車子,“橫木為軒,直木為轅,故號曰軒轅氏”。至於黃帝之所以稱黃帝,古人似乎眾口一詞地說,他“有土德之瑞,土黃色,故稱黃帝”。
《國語》《國語》
近代史學家則提出黃帝即皇帝,亦即原始人意識中的上帝(上天)的意思。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根據《風俗通》、《春秋繁露》等古代文獻,把應該寫作黃帝的地方多寫成皇帝,如《易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風俗通》則作:“皇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而且,從音韻學上講,黃、皇同音同聲,故黃帝即皇帝。又《尚書·呂刑》中皇帝與上帝也互相通用。這樣看來,黃帝似乎可與皇帝、上帝劃等號了。然而,“皇帝”稱號自秦始皇帝創用以後,泛指中國最高統治者,“上帝”則別具神格意義,“黃帝”專指五帝中之首帝,又成一般共識。因而,此三者在實際套用上已是不可混淆的。
黃帝為什麼稱軒轅呢?古書上說是因為他在戰爭中發明了一種戰法。打仗時,將士都站在戰車上;停戰休息時,戰士圍成一圈,指揮員立在中間,只留一個空當做出入的門,起到保護指揮員的作用。古人把有布幕的戰車叫做“軒”,兩車中間空當稱為“轅”。因此,發明這種車站法的黃帝,就又稱為軒轅氏了。軒轅複姓為黃帝嫡孫,出自有熊氏,亦稱為帝鴻氏。黃帝曾居於軒轅之丘,故而得姓軒轅,黃帝的後代子孫遂稱軒轅氏。一說黃帝作軒冕之服,教民做衣服,故謂軒轅。又據古代傳說,軒轅即天黿,天黿變為龍,龍為軒轅部落的圖騰,因以得氏。
淵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軒轅黃帝,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史籍記載:軒,姓也,黃帝號軒轅,後因為氏。軒氏,軒轅之後。史籍《姓解·六三》、 《姓苑》中均記載:“軒氏、轅氏、軒轅氏,皆黃帝之後。黃帝之後以號為姓,軒轅即黃帝,姓公孫或言姓姬。黃帝,少典氏之子。黃帝共二十五子,十四子有姓,共12種姓。” 著名東漢後期思想家、政治家王符在所著的《潛夫論·志士姓》中記載:“軒氏、豐氏、駟氏、游氏、國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十族之祖穆公之子也,各以字為姓。”軒氏、軒轅氏、轅氏、軒丘氏皆黃帝之後裔,各有各的支系,乃四種姓氏。
軒轅姓
周穆王姬滿為西周朝第五代君主,周昭王之子,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於神話色彩的君王之一。傳說他享壽一百零五歲,在位時間為五十五年(公元前976-前922年,一說公元前1001-前947年,待考)。據汲縣西戰國墓所出土的典籍《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喜好遊歷,曾於周穆王十三-十七年(公元前963-前959年或公元前988-前984年,待考),駕八駿之乘驅馳九萬里,西行至“飛鳥之所解羽”的崑崙之丘,晉觀黃帝之宮。他還設宴於瑤池,與西王母做歌相和。據考證,當時周穆王西遊之地,就在今裏海與黑海之間的一帶曠原。後因徐戎造反,方趕回中原組織平亂。周穆王一生都致力於向四方發展,他曾因遊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進貢,而兩次發兵征伐犬戎,獲其五王,並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今甘肅鎮原)。他還率軍東攻徐戎,平服了徐戎的叛亂,之後在塗山(今安徽懷遠)大會數百諸侯,鞏固了西周王朝在東南地區的統治。周穆王制定了“墨、劓、臏、宮、大辟”五刑,其細則竟達三千條之多。後世流傳有周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晉朝汲冢出土戰國竹簡《穆天子傳》 ,其中雖多誇張,但畢竟反映了當時周穆王意欲週遊天下,以及西周王朝與西北各方國部落往來的情況。
穆天子傳穆天子傳
周穆王的後裔分衍有十大支姓,即軒氏、豐氏、駟氏、游氏、國氏、然氏、孔氏、羽氏、良氏、大季氏。除姬姓外,其軒氏為當首之氏,號稱“中華第一氏”。
淵源二
軒轅姓源於羋姓,出自戰國後期楚國王族後裔軒丘氏,屬於複姓省文簡化為氏。軒丘氏複姓系出楚頃襄王熊橫,熊橫遷都於陳國。其後裔楚文庶子被其封於軒丘為采邑,稱軒丘氏。到漢朝時期有梁國宰相軒丘豹,其後省文簡化為軒氏、丘氏。
軒丘,按史籍《史記正義》引《括地誌》記載:“黃帝陵在寧州羅川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當時的羅川縣就是現在的甘肅省正寧縣。現存正寧縣博物館的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所立的《大宋寧州承天觀之碑》記載:“茲縣(隋羅川縣,今正寧縣)據羅川之上游,實彭原之屬邑,氣象蔥蔚……人敦忠義之風,俗勤稼穡之事。軒丘在望,乃有熊得道之鄉;豳土劃疆,本公劉積德之地……軒轅師廣成於前,夏禹尊子於後。” 這裡所說的“軒丘”就是羅水上游的橋山,因為有氏而得名。子午山也稱子午嶺,即史籍《史記·五帝本紀》所說“黃帝崩,葬橋山”的橋山。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慶陽知府趙本植修纂的《慶陽府志》記載:“黃帝陵在羅川縣城東子午山旁。”民國十四年(1925年),正寧縣知事蘇紹泉修纂的《正寧縣誌》記述得更清楚:“黃帝陵在縣東南湫頭鎮東北西頭村之橋山,當谷一峰聳起,草木蔥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鐫字:黃帝葬衣冠處。”此黃帝冢,正是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於橋山的地方。
《左傳》《左傳》
因此,軒丘即今甘肅省正寧縣羅水上游的橋山。
淵源三
軒轅姓源於姬姓,出自軒轅黃帝後裔軍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潛夫論·志士姓》記載,古有軍氏,為周朝時期鄭武公之子共叔段之後,後軍氏大多改為軒氏。
淵源四
軒轅姓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公子喜,屬於以通義字訛為氏。據史籍《風俗通義佚文》、 《左傳》記載,鄭國有公子喜,字子罕,其後為罕氏。在古代,“軒”與“罕”字通,如在《左傳·昭公元年》中記為罕虎,而在《春秋公羊傳》中則記為軒虎。其後裔以“軒”比“罕”為尚,遂為軒氏。
葫蘆島葫蘆島
源流五
源於姬姓,出自中華民族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有熊氏,屬於以先祖尊號為氏。據史籍《史記·索隱》、《漢書·古今人表》等記載,軒轅氏為上古黃帝後裔,出自有熊氏,亦稱為帝鴻氏。傳說,黃帝的母親叫附寶,是中原部落首領少典氏的妻子。一天傍晚,附寶在有熊(今河南新鄭西北部)的軒轅之丘突然看見了北極光,在中原地區能見到北極光是非常稀罕的,然後附寶就因此懷了孕。後來在西北黃土高原的沮源關降龍峽(今陝西黃陵沮水河畔)生下了黃帝。因此黃帝的姓氏是因為是少典氏的孫子複姓公孫氏。由於附寶受孕于于軒轅之丘,母親附寶就給他起名號為軒轅氏。按遠古的傳說,“軒轅”即“天黿”,天黿亦稱“力天”,在史籍《獻侯鼎·天黿銘》中有其圖形記載。天黿一直就居住在軒轅之丘,會飛,後來化身變為龍,從此龍就成為軒轅氏部落的傳世圖騰,因以得氏為“軒轅”。
1978年5月上旬,在今甘肅慶陽地區的慶陽縣三十里舖,民工在採石作業時,在炸開的石板層中發現了翼龍的化石。考古工作者研究發現,此翼龍系水族動物,頸長、尾短,沒有背椎,頭骨低長、牙齒多而較纖細。身無羽毛,體面光滑,但卻有兩個大“翅膀”,兩翼展開長達兩米,但不能作遠距離飛行,只能在水邊、疏林中滑翔,以啄撈魚類為生,因稱“環江翼龍”。考古工作者將“環江翼龍”化石與史籍《獻侯鼎·天黿銘》中的圖形記載的“天黿”對照和相互參證,驚異地發現二者不僅非常形似,而且印證揭示了傳說中軒轅黃帝逝世後乘龍升天的奧妙——天黿不僅是龍,而且能飛翔。“天黿”就是翼龍,也就是“軒轅”。翼龍化石的發現,為軒轅氏族部落的存在提供了實物圖騰的證據。後來,軒轅氏黃帝想到,炎帝多年來不辭勞苦,為人民做了數不盡的好事;而且為了不給人民帶來戰爭的災難,放棄了向他復仇的念頭。接著又想到自己將炎帝趕到南方,卻占據著本屬於他的領地,覺得自己過去對炎帝的處置是一個很大錯誤。於是,黃帝派人去恭請炎帝和他的部族回來。從此,炎帝、黃帝兩個部落和睦相處、共同生產、繁衍生息,很快就融合到一起,形成了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華夏民族,子孫後代就稱作“炎黃子孫”。
在黃帝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者,稱軒轅氏。軒轅氏族人後有省文簡改為單姓軒氏、轅氏者,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號稱“中華第一姓”。

得姓始祖

軒汝君、軒汝臣、軒汝義:清雍正三年~乾隆八年(公元1725~1743年),於河北永平府玉田遷居遼西,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原分布:
一、葫蘆島南票區暖池塘鎮札木溝村;
二、朝陽市朝陽縣根德鄉邱家村
三、錦州市黑山縣無梁殿鎮軒三家村
現分布:葫蘆島市龍港區、朝陽市、朝陽縣、阜新市海洲區、彰武縣、黑山縣、新立屯、瀋陽市、北京市,共有四五百人,一百五十多戶,九代人。是為遼寧軒氏三祖。

遷徙傳播

軒轅氏複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與台灣省均未進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四百三十一位門閥,如今人口約兩萬八千三百餘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017%左右。始祖汝君、汝臣、汝義於河北永平府玉田縣遷居關東,有近二百年的歷史。
軒轅氏黃帝軒轅氏黃帝
分布地:奉天府暖池塘、承德府朝陽縣根德、新民府廣寧縣黑山
永平府:商孤竹國,春秋山戎肥子二國地明置永平府,清屬直隸,民國廢。治所為今河北省盧龍縣
玉田縣:春秋時為大鹵之區,漢為右北平郡無終縣地,隋末改無終縣為漁陽縣,唐分漁陽雖置無終縣,改曰玉田,清屬直隸省遵化州,民初屬河北省津海道。
在遼寧省錦西縣北二十五里,東濱女兒河,西隔柳條邊界熱河朝陽縣。
朝陽縣:明初為營州衛地,後廢入泰寧衛,清初內屬,乾隆初隸塔子溝廳,尋析置三座塔廳,又改設朝陽縣,屬承德府,光緒間升為朝陽府,民國仍改縣,屬熱河特別區域熱河道,縣治即古龍城,地濱大凌河,當承德入奉天之道,亦要區也,錦朝鐵路以此為終點。
黑山縣:向為遼寧省廣寧縣分管地,清光緒間析置鎮安縣,屬遼寧省新民府,民國改今名,屬遼寧遼瀋道,縣治附近有小黑山,故名,京奉鐵路經之。
今河南省的新鄉市、鄭州市上街區、商丘市睢縣、許昌市新鄭市、西華縣、鹿邑縣、太康縣、扶溝縣,廣東省的江門市,山東省的臨沭縣、聊城市冠縣、濟寧市嘉祥縣、鄆城縣、東平市,遼寧省的葫蘆島市龍港區、朝陽市,安徽省的長豐、亳州市、壽州市,天津市的靜海區,河北省的玉田縣,江蘇省的宿遷市泗洪縣,陝西省的鹹陽市興平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台灣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日本,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英國,奧地利等地,均有軒轅氏族人分布。

人口分布

現分布:葫蘆島市、朝陽市、錦州市、阜新市、瀋陽市、北京市、杭州市、南昌市.深圳市.

傳統文化

郡望堂號

郡望
上黨郡:“上黨”在字面意思指山上的高地,“上與天為黨也”,故名。上黨地名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此後趙魏韓三家分晉,都占據了上黨地區的一部分,戰國時期韓國置郡,但是具體的郡置如今已經難以考證。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分地為三十六郡,上黨郡承之,是其中大郡之一,治所在長子(今山西長子),這個郡級行政區劃轄治範圍大致是以今天山西省長治市為中心的山西省東南部地區。西漢時期沿置,轄縣十四個;東漢時期轄縣減少到十三個。三國時期,上黨郡治所向東北遷移到壺口關(今山西長治北部,但不是壺關縣)。西晉時期,轄縣十個,郡治進一步向東北遷移到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部)。十六國時期,除後周政權短暫改名為潞州外,上黨郡基本被保留,到北魏時期郡治又遷回壺關。隋朝建立後,廢並原壺關縣,建上黨縣,並將上黨郡治遷往上黨縣(今山西長治),轄縣十個。唐朝時期,改上黨郡為潞州,從此上黨郡之名不復存在,但之後歷朝歷代仍保留上黨縣,直到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改上黨縣為長治縣,從此上黨作為地名不再存在。
淮南郡:漢朝曾置淮南國,治所在六安(今安徽六安),後改為郡,遷治至壽春(今安徽壽縣)。曹魏政權時期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其時轄地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區。隋朝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朝時期為壽州壽春郡)。唐朝時期有淮南道,治所在揚州,自今湖北應山、安陸、應城以東,淮以南、江以北,均在其郡境內;唐朝中葉以後,置淮南節度使,亦治揚州。宋朝時期有淮南路,治揚州;後分為東西二路:西界在今湖北黃陂、河南光山一帶,東西二路的分界在今安徽省鳳陽、和縣一帶。
汝南郡:西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潁河、淮河之間、京廣鐵路西側一線以東、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縣、上蔡縣、平輿縣、項城縣一帶地區,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東漢時期(25年―220年)移治至平輿(今河南平輿)。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蔡州為汝寧府,成為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沿元制,明成祖朱棣封藩四子於此,稱崇莊王,在此傳十一世。清朝時期仍為汝寧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改為汝南縣。民國十三年(1924年)另置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導專員公署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曾設汝南專署,1950年建汝南市,1951年市合併於汝南縣。現為汝南縣即汝南縣城,隸屬駐馬店地區。
睢州:今河南省商丘市睢縣。秦朝時期置為襄邑,宋朝時期改稱拱州,金國時期始置睢州路,元朝時期稱睢州,民國以後稱睢縣並一直至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
東平州:今山東省東平縣。春秋時期為魯國的附庸須句國,戰國時期屬齊國,秦朝時期設為薛郡,漢朝時期置為須昌縣,晉朝時期徙東平國來治,南朝宋時期始稱東平郡。北齊時期郡廢縣徙,隋朝時期復置須昌縣,唐朝時期移鄆州來治,復改為東平郡,宋朝時期稱東平府,元朝時期改為東平路,明朝時期降為州,省須城縣入州。清朝時期東平屬山東泰安府,民國初期改州為縣,屬山東東臨道。
開封府:古稱大梁、梁、汴,又稱汴梁,簡稱汴,河南省轄市,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務院首批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開封素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著稱,其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不但對中原地區而且對全國曾產生過巨大的影響。遠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開封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夏王朝(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第七世帝杼遷都於老丘(今開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歷經六世約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時期(前743年―前701年),鄭莊公在開封城南朱仙鎮古城村築“啟封”城。戰國時期(前364年),魏惠王從山西安邑遷都今開封市所在地,時稱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滅魏國,置碭郡,立浚儀(大梁)、啟封兩縣。漢景帝元年(前156年),因避漢景帝劉啟之諱,改啟封縣為開封縣。南北朝時期,東魏在開封設定梁州。北周滅北齊後改梁州為汴州。唐延和元年(712年),開封縣治移置汴州城內與浚儀縣同廓。唐天佑四年(907年),後梁政權建都開封,升汴州為開封府,號稱東都。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都開封。938年,稱開封為東京。後周顯德七年(960年),後周禁軍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定都開封,建立北宋王朝,開封升為府。北宋時期開封人口曾達一百五十萬,不僅是國內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萬國鹹通”的國際大都市。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攻陷開封,改開封為汴京。金貞佑二年(1214年),金國遷都開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設河南江北行中書省於開封。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為周王駐藩開封。明朝時期,開封經濟繁榮,號稱“八省通衢”、“勢若兩京”。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明軍扒開黃河進行防禦,開封城遭道嚴重破壞,城中原三十七萬人口僅剩三萬餘人。清朝時期設開封府,清朝末期開封闢為商埠,民族資本工業興起,先後創辦了機械、兵器、麵粉、火柴、菸草等工廠。民國期間,開封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4日開封被人民解放軍解放,11月6日成立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稱開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開封為河南省會;1954年10月河南省會遷往鄭州,開封改為省轄市。1982年,開封市被國務院首批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郃陽縣:今陝西省合陽縣。郃陽縣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合陽土地上繁衍生息,部落時代有華氏部族聚居之地。夏、商、周時期為古“華國”,亦名“有華國”,周族遠祖至公劉所居地。春秋時期為晉國轄區,戰國時期歸屬魏國。魏文侯十七年(公元前429年)在黃河西岸的郃水(亦稱洽水,清初斷流)北岸築城,取名“郃陽城”。秦朝時期置“郃陽邑”。漢朝置邰陽縣,據史籍《百家姓》注邰陽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武功縣。1964年甲辰9月國務院更改生僻地名,稱合陽縣。
興平縣:今陝西省興平市。興平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封建王朝曾兩次在興平建都:一次是在周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908年),把國都由鎬京遷到犬丘(今陝西興平南佐村);一次是在楚漢相爭時,項羽封章邯為雍王,王都設在廢丘(今陝西興平南佐村)。這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屈指可數的。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槐里縣。唐“安史之亂”爆發後此地置“興平軍”,因該軍平叛安史之亂有功,故於唐至德二年(757年)以該軍之名命名為興平縣,取“興旺平安”之意,縣名沿襲至今。
鄢陵縣:今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周朝時期的鄢國之地。春秋初期鄭武公滅鄢國後,改為部陵,遂為鄭國之地。戰國時期屬韓國,漢朝時期置為鄢陵縣。此後,除南北朝北齊時曾一度省入許昌縣外(隋朝時期復置),皆無變。自五代改屬開封府後,歷宋、元(曰汴梁路)、明、清四朝不變。民國初年(1912年)鄢陵屬開封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鄢陵一直屬許昌專區,1986年定為河南省許昌市轄縣。
鹿邑縣: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春秋楚國苦縣地,傳老子李耳即為此地人。至東漢時期分置武平縣。晉朝時期,武平一度省入苦縣,一年後復置。至隋朝時期,改武平縣為鹿邑縣,此以鹿邑命名建縣之始,故城在今治西部,後武平之名遂不再見。而源於苦縣的谷陽縣(東晉)、真源縣、仙(唐),蟬聯至宋朝時期改衛真縣亦於元朝時期省入鹿邑,此縣遂確立,至今不變。隋朝時期元朝時期曾移令治。民國初期(1912年)屬鹿邑開封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鹿邑至1952年屬淮陽專區,1953年屬商丘地區,1958年―1960年一度屬開封專區,1965年後屬周口地區,今屬於河南省周口市。
太康縣:太康城相傳為夏朝太康所建;故以人名命地。秦朝時期於此地區置陽夏縣。漢朝時期改置扶樂縣,至晉朝時期省黜。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省入扶溝縣,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復置。隋開皇七年(587年)改稱太康縣。隋開皇年間復置。唐朝貞觀初年(618年)省入太康,太康遂一統全境,至今不變。太康之地的隸屬關係在歷史上時有改變,但多不離推陽國(淮陽郡、陳國、陳郡)與開封府(元田汴梁路)兩地。明朝時期屬開封府。清朝雍正年間改屬陳州府。民國初期(1912年)屬開封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太康初屬淮陽專區,1953年起屬商丘專區,1958年―1960年屬開封專區,1965年改屬周口專區,今屬於河南省周口市。
柘城縣:秦朝時期置拓縣,據云:”邑有拓溝,以此名縣”。西漢時期屬淮陽國,東漢時期屬陳國。西晉時期廢黜,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復置,改稱拓城縣,屬梁郡。唐貞觀初年(618年)省入谷熟、寧陵二縣,唐永淳元年(682年)復置。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省入寧陵,一旋復置。明朝時期屬睢州,並為州治。清朝時期屬歸德府。民國初年(1912年)屬開封道。建國後,除1958~1960年一度合併於開封地區外,一直屬商丘地區,至今不變。
民權縣:倡議設定民權縣始於1928年2月,其根據是謂此一地區在睢縣、考城、蘭封、寧陵四縣之邊做,毗連河北省之東明與山東省之曹縣、定陶。地廣人稀,難以治理。民國政府批准此項倡議,遂將杞縣之人和、新興、西肥、巴河、雙塔五社與睢縣之七、八、九等區另闢一縣,命名為民權。當時全縣分為六區,其一二三四等區系由睢縣劃歸者.其五六兩區系由杞縣劃歸者,設縣治於李壩集。至八月籌備事宜全部完成,翌年通過立法手續明令建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民權除了在1958~1960年一度合併於開封專區外,一直屬河南省商丘地區,至今不變。
寧陵縣:春秋時期屬於宋國的寧邑之地。戰國時期屬魏國。西漢時期始置寧陵縣,屬陳留郡。東漢於其地又置已吾縣,兩縣並存七百餘年,至南北朝北齊時期,已吾縣省入下邑縣。漢朝以後,寧陵的隸屬關係多有變化,惟縣除北齊時一度廢、隋開皇間復置外,直至今日不變。金大定十年(1170年)改隸歸德府(州),直至清朝末期。1913年屬開封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寧陵除了在1958~1959年屬開封專區、1960年一度撤銷外,一直屬於河南省商丘專區,至今不變。
扶溝縣:漢朝時期置扶溝縣,屬淮陽國,後歷代相沿。除了晉朝時期初省後復,隸屬關係多有改變外,該縣之建置二千年來基本未動。五代以後隸屬開封府,直至清朝初始改屬陳州府。1912年屬開封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初屬淮陽專區,1953年後改屬許昌專區,自1956年改屬周口專區,今屬於河南省周口市。
冠縣:春秋時期為晉國的冠氏邑。隋開皇六年(586年),析館陶縣東部和清淵縣南部置冠氏縣,其境域待考。唐貞觀元年(627年),撤銷清水縣(原清淵縣)併入冠氏縣,境域擴大。元朝時期更名位冠州。明朝初期改位冠縣,其境北越館陶、邱縣域,東界清河縣的清河屯,西界威縣的方家營,南界威縣的沙兒寨,北界南宮縣的紅河村。1934年測定,全縣面積為七百二十五平方公里,其中,“河北十八村”約一百平方公里。1940年7月,“河北十八村”劃屬清江縣,其他境域未變。1943年7月,原冠縣的第六、八區(張莊和清水區)劃屬冠堂邊辦事處;同年11月,冠堂邊辦事處撤銷,第六區劃屬武訓縣,第八區及冠、館路以北劃屬永智縣。時縣域北界為冠堂路和冠館路,西界至唐寺,東界和南界為原縣境,時境域最小。1945年8月,撤銷武訓縣,永智縣和冠縣合併稱永智縣,是年12月,恢復冠縣稱謂。縣域東界辛集的劉八寨,西界漳衛河東岸的南館陶和北館陶,南界、北界未變。1946年3月,南館陶區、北館陶區回屬館陶縣,縣境與1940年前縣屬河南境域大體相當。1956年3月,原堂邑縣的柳林區、辛集區和溫集區的定遠寨、范王莊、黑周三個鄉劃屬冠縣,縣域擴大。1958年12月,館陶縣全部、莘縣的燕店和王奉兩公社劃歸冠縣,1961年7月,冠縣、館陶縣兩縣分治,原館陶縣地回屬館陶,原莘縣燕店、王奉公社回屬莘縣。1965年3月,館陶縣屬漳衛河東岸南館陶區的張莊、么莊、東古城、乜村和北館陶區的楊召、萬善、肖城、許莊、城關等九個公社再次劃歸冠縣,至今境域未變。
嘉祥縣:今山東省嘉祥縣。西周時期屬兗州,春秋時期屬魯國南武城,戰國時期屬齊國。秦朝時期屬薛郡愛戚縣。到三國曹魏十七屬兗州山陽郡巨野縣。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屬兗州高平國巨野縣。東晉天平元年(395年)分屬兗州高平郡巨野縣和兗州任城郡任城縣。隋大業八年(612年)分屬兗州東平郡巨野縣和兗州魯郡任城縣。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分屬河南道鄆州東平郡巨野縣和河南道魯郡任城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分屬河南道鄆州東平郡巨野縣和河南道兗州魯郡任城縣。後周廣順二年(952年)分屬河南道濟州巨野縣、任城縣。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屬京東西路濟州巨野縣、任城縣。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縣地置縣,治所設在山口鎮。借春秋時魯哀公十四年春“西獰獲麟”的故事,取其祥瑞之意,定名為嘉祥縣,時屬山東西路濟州。元朝初期屬山東東西道濟寧路總管府,元憲宗二年(1252年)屬山東東西道東平路總管府,元至元三年(1266年)改屬濟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屬濟寧路單州。明朝初期隸屬未變,明洪武四年(1371年)屬山東布政司濟寧府,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屬兗州府。清朝初年(1644年)屬山東省兗州府濟寧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屬於濟寧直隸州,雍正八年(1730年)屬曹州府濟寧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屬兗州府濟寧州,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復屬濟寧直隸州。1913年屬山東省岱南道,1914年改屬濟寧道,1928年5月直屬山東省,1938年11月日偽嘉祥縣公署隸屬日偽山東省公署魯西道尹公署,1939年7月日偽嘉祥縣公署隸屬日偽山東省公署兗濟道尹公署,1944年10月嘉祥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冀魯豫十一專署巨南辦事處。1945年11月隸屬背魯預三專署,1946年1月隸屬冀魯豫七專署、3月隸屬冀魯豫二專署、11月隸屬冀魯豫七專署。1949年8月嘉祥縣屬平原省湖西專區,1952年11月屬山東省湖西專區,1953年8月,屬山東省濟寧專區。1958年11月撤銷嘉祥縣建制,大部地區併入濟寧市;1962年1月恢復嘉祥縣原建制,仍屬山東省濟寧專區。1967年2月嘉祥縣屬山東省濟寧地區。1983年10月至今,嘉祥縣屬山東省濟寧市。
靜海縣:今天津市靜海區。春秋時期屬齊國,齊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靜海一帶被割讓給燕國。戰國時期的齊宣王八年(前312年),齊國伐燕後復屬齊國。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燕將樂毅伐齊後再屬燕國。趙孝成王十九年(前247年),趙國和燕國交換土地,靜海一帶屬趙國。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屬秦國鉅鹿郡上谷地。東漢元和二年(90年)屬河間國,東漢建安末年(219年)屬章武郡。三國時期屬魏國冀州刺史部章武郡。西晉太始元年(265年)屬章武國。東晉十六國時期屬冀州章武郡。南北朝時期屬瀛州章武郡。隋大業三年(607年)屬瀛州河間郡。唐朝時期先屬河北道滄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屬景州。五代十國時期屬遼國南京道析津府寧州。北宋時期先屬河北路滄州,宋慶曆四年(1048年)屬高陽關路滄州。金國時期屬河北東路清州。元太宗二年(1230年)先屬清寧府,後屬中書省河間路清州。明洪武八年(1375年)屬北平府,明洪武十年(1377年)屬河間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屬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屬天津府,清同治九年(1870年)屬津海關道。1913年屬直隸省渤海觀察使,1914年屬津海道,1928年直屬河北省,1936年屬河北省天津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37年,屬河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日寇侵占中國後屬津海道,1945年屬河北省第二行政專員公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1949年10月,屬河北省天津專區。1958年12月屬河北省天津市,1961年6月由天津市、天津專區雙重領導,1967年1月屬天津專區,1973年8月至今屬天津市。
漁陽縣:今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玉田之名源於“陽伯雍無終山種玉”的故事,其地域的人類活動、開發建設的歷史悠久。春秋時期稱無終子國。戰國時期為燕國地,屬右北平郡。秦朝時期歸右北平郡無終縣地。兩漢時期為無終、徐無二縣地,先隸燕郡,後改屬右北平郡。南北朝北周時期廢徐無縣併入無終縣地。隋朝初期仍為無終縣地,隋大業初年(605年)無終縣改為漁陽縣。唐武德二年(619年)劃出漁陽縣東部建無終縣,玉田屬之,縣治所在玉田城關;唐貞觀元年(627年)撤銷無終縣併入漁陽縣地,唐乾封二年(667年)又分漁陽縣復置無終縣,玉田仍屬之,為幽州地;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更名玉田縣。唐神龍元年(705年)改屬營州地,唐開元四年(716年)還屬幽州地,唐開元八年(720年)又屬營州地,唐開元十一年(723年)復屬幽州地,唐開元十八年(730年)改屬薊州地。遼國時期仍為薊州地,屬南京道析津府。宋宣和六年(1124年)改玉田縣為經州,屬宋之燕山府路;宋宣和七年(1125年)又為金國之地,復名玉田縣,屬大興府薊州轄。金泰和年間(1201~1209年),劃出縣之東境始建豐閏縣(明朝以後改為豐潤縣)。元至元二年(1265年)撤銷豐閏縣併入玉田縣,後又分出復置,時為大都路(即金中都大興府)治下的薊州地。明朝初期屬北平府薊州,明永樂元年(1403年)移光州左屯衛於該地,改北平府為直隸順天府,玉田縣屬直隸順天府薊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屬永平府,治所在今盧龍;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屬直隸遵化州。1913年廢州府置設道,玉田縣地屬直隸省津海道;1928年廢道改直隸省為河北省,直屬河北省。抗日戰爭時期,玉田縣的地域歸屬隨著冀東抗日根據地的發展變更。1939年冀東抗日根據地建立時,為豐玉遵聯合縣地。1940年12月在玉田西南部建立玉田特別區,屬薊寶玉聯合縣。1941年10月改豐玉遵聯合縣為豐玉遵、豐玉寧兩個聯合縣,屬晉察冀邊區十三專署。1943年2月又合併為豐玉遵寧聯合縣,同年8月再度劃開為豐玉遵、豐玉寧兩個聯合縣,屬冀熱邊行署五專署;當年7月於玉田特別區和豐玉寧聯合縣北部、西部建立了玉薊寶聯合縣。1945年6月劃玉薊寶聯合縣為玉薊、玉寶兩個聯合縣。改屬冀熱遼行署十八專署。1946年2月抗日勝利後,恢復了玉田縣建制,屬冀東行署十五專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河北省唐山專員公署。五十年代初,全縣劃分八個區,1958年8月區制撤銷,1958年底豐潤縣的沙流河、白官屯、豐登塢,寧河縣的東豐臺計四個鄉併入玉田縣。1960年2月薊縣的上倉、下倉和城關、殷溜、馬伸橋部分地區劃歸玉田,同年專市合併屬唐山市。1961年5月專市分開後仍屬唐山專員公署,同年7月,豐潤、寧河併入玉田部分,劃回原縣。1962年7月薊縣劃入玉田縣部分,復歸薊縣。1983年5月,撤銷唐山地區行政公署,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唐山市。
堂號
上黨堂:以望立堂。
淮南堂:以望立堂。
汝南堂:以望立堂。
睢州堂:以望立堂。
興平堂:以望立堂。
鄢陵堂:以望立堂。
鹿邑堂:以望立堂。
太康堂:以望立堂。
柘城堂:以望立堂。
民權堂:以望立堂。
寧陵堂:以望立堂。
冠氏堂:以望立堂。
嘉祥堂:以望立堂。
靜海堂:以望立堂。
漁陽堂:以望立堂。
東平堂:以望立堂,亦稱東臨堂。
開封堂:以望立堂,亦稱大梁堂。
郃陽堂:以望立堂,亦稱合陽堂。
扶溝堂:以望立堂,亦稱淮陽堂、陳州堂。
太霞堂:唐朝時有軒轅集居羅浮山為道士,年過百歲仍容顏不老,坐在暗室中,目光射數丈。著有《太霞》十二篇。唐武宗召見他詢問長生的法術。軒轅集說:“絕聲色,薄滋味,哀樂一致,德施無偏,堯舜禹湯之所以壽也!”
榆西堂:長城東起榆關(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一萬二千多公里。由此而分塞外與中原,故以居住地為堂號。該地軒氏謙和達理、秉性正直、篤實純厚、淡泊敬誠。

宗祠對聯

四言通用聯
羅浮高隱;興化賢名:上聯典指唐朝東莞人軒轅集,居羅浮山為道士,百餘歲容顏不老,曾著《太霞》十二篇。唐武宗召見,問他長生術,他答道:“杜絕聲色,淡薄滋味,喜怒哀樂不動心,施德不偏。堯舜禹湯能長壽,也都是因為這些。”下聯說唐朝人軒轅范,知興化軍,考績被列為優等,上奏朝廷。
五言通用聯
祖功澤百世;宗德潤千秋: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廟正殿柱聯。
縱橫三萬里;上下五千年: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廟誠心亭聯。
七言通用聯
廣袤幅員三萬里;悠長歷史五千年: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廟正門聯。
發展經濟合必作;增進民主工與農: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廟一進門新撰磚柱聯。
中華國脈承龍脈;黃帝英魂壯民魂: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祭亭聯。
觀天地生物氣象;讀古今經世文章: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誠心亭聯。
誠朝聖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兒女情: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誠心亭聯。
古柏千叢迎赤子;心香一炷祭黃陵: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新撰祭典用聯。
十言通用聯
拓土建邦,傳四百兆胄裔;開物承務,啟五千載文明: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廟聯。
拓地建邦,垂衣裳以昭華胄;活人濟世,辨醫藥而著內經: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廟聯。
大哉!黃祖豐功洪德震中外;偉矣!民魂雄風浩氣勵古今: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聯。
橋山永翠,鍾靈毓秀傳國脈;古柏長青,拔地擎天壯民魂: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聯。
八百里青城,玉壘依然山色秀;五千年華夏,金甌永固帝恩深:四川省灌縣青城山古軒轅黃帝祠聯。
赤子聚龍鄉,萬里尋根圓舊夢;神州邁虎步,億民戴德開新元: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廟大門聯。
十萬萬黃帝子孫,齊心共奔四化;五千年文明古國,寰宇同贊中華: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新撰祭典用聯。
誠心向善,善始善終,善人善己;刻意為修,修德修志,修性修心: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誠心亭聯。
奠華夏宏大業基,始祖恩德澤萬世;樹炎黃浩然正氣,民族精神炳千秋: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祭亭聯。
經天地、順時變,建中華重萬代法式;正衣裳、敘人倫,造書契創千古文明: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廟祭台聯。
啟草昧而興,有四百兆兒孫,飛騰世界;問龍蹻何道?是五千年文化,翊衛神州:四川省灌縣青城山古軒轅黃帝祠聯。
止干戈,一海內,代神農,千古雄風猶在;旁日月,撫顓民,順天紀,萬年土德長存: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聯。
軒轅黃帝開創民族文化,豐功偉績永垂不朽;中華兒女繼承先祖事業,愛國精神世代相傳: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新撰祭典用聯。
倚沮水,枕橋山,八節四時,山山水水顯靈氣;櫛春風,沐秋雨,一年兩度,雨雨風風祭祖陵: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聯。
謁初祖,懷虔誠,五千年夢繞魂牽,碧血丹心留青史;興中華,倡廉潔,九萬里山歡水笑,明月清風伴錦程: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聯。
炎陵赫赫,黃陵赫赫,赫赫炎黃,子子孫孫繁繁衍衍;松樹森森,柏樹森森,森森松柏,枝枝葉葉鬱鬱蔥蔥:陝西省黃陵縣軒轅黃帝陵、神農炎帝兩陵聯。古代相傳有1把軒轅劍

家譜文獻

河南睢縣軒轅氏族譜,(明)軒轅輗始修,明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清鹹豐七年(公元1857年)重修木刻活字印本;民國十一年(公元1922年)三修木刻活字印本;1986年軒轅建啟、軒轅成敏、軒轅吉敏、軒轅慎良、軒轅永吉等四修手寫本;1998年五修計算機排印本。原稿現被收藏在河南省睢縣軒老家莊軒轅氏宗祠。

字輩排序

河南睢縣軒轅氏字輩:“鴻功紹先德信義建家基敏慎兆祥慶飲明振文思”。註:睢縣軒氏、軒轅氏字輩相同,凡姓稱軒氏者,族譜記載仍然為軒轅氏。

姓氏名望

古代

軒轅:(公元前2717-前2599年)上古帝王。即黃帝軒轅氏,少典與附寶之子。軒轅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在此期間有了文字。曾戰勝炎帝於阪泉 ,戰勝蚩尤於涿鹿 ,諸侯尊為天子,後人以之為中華民族的始祖。
軒輗:(公元~1464年待考),字惟行,一字惟衡;河南鹿邑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朝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進士,授行人司副。明宣德六年用薦改御使,明正統五年晉升為浙江按察使。
軒萬春:(生卒年待考),字彥績;遼西人氏,祖籍京東玉田。著名晚清秀才、書法家。師承皇象、鍾繇,工真、草、隸、行,其筆法樸質古情,沉著痛快,文而不華,質而不野。其書法下筆著意變化;收筆處回鋒藏穎。善藏鋒,注意頓挫中宮收緊,由中心向外作輻射狀,縱伸橫逸,如盪槳、如撐舟,氣魄宏大,氣宇軒昂。
軒轅集:生於陝西軒家橋。集,會昌時人。武宗好神仙,集以山人進。宣宗即位,流嶺南,居羅浮山。大中十一年復徵至長安,召問長生術。尋歸羅浮。
軒世榮:(生卒年待考),字軏;遼西人氏,祖籍京東玉田。著名民國文人、書法家。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其楷書作品雖然留存不多,卻亦見功力,氣貫筆端,形神兼備。其書法筆勢堅勁,能夠兼融飄逸與沉著婀娜與剛健的不同藝術特點,做到質、妍的統一。軒氏的用筆特點是:點畫之內給人以豐滿圓轉,輕重映帶,變化無窮的直觀印象。擅治印,其篆法嚴謹,刀法堅實挺拔,章法工穩停勻而富有變化。他的印章刀法穩重而靈動,加之其章法上分間布白,嚴整茂密,十分精到,在精嚴之下,汰去雕飾之氣,給人以自然、恬靜、茂豐的藝術感染力。不拘於法,妙趣橫生,風格飄逸,疏密有致,自然得勢。

現代

軒轅軻:1926年8月生,字敏毅,畢業於河南大學.河南省睢縣人。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審、教育科學出版社副總編輯。著有《中華民族教育思想纂要》、《中國教育思想通史》龔自珍、魏源的教育思想一章,《中國教育魂》鄧小平的教育思想兩章。發表有《顧炎武的社會教化思想》、《顏元的社會教化思想》等有關教育思想的論文十餘篇;《文心雕龍創作論的若干心理學考察》、《文心雕龍雜摭》等有關古代文論研究的論文數篇。擔任《春秋戰國時期的教育思想》、《南宋事功學派及其教育思想》、《從鴉片戰爭到“五四”時期的教育》、《基礎心理學》等多種獲獎學術著作的責任編輯、終審。
軒錫明:(公元1949~今),筆名: 軒西明;河南桂穎人。著名當代小說作家。1968年畢業於青海省貴德縣中學,現為青海省貴德縣文化館創作員,國家二級作家(副高職稱)。青海省作家協會理事,青海省海南州作家協會副主席,貴德縣文學愛好者協會主席。
軒靜淵:(公元1936~今),女,河北定縣人。著名西南農業大學教授。1957年7月畢業於西南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1982~1984年在日本東京農工大學植物防疫學科學習。現任西南農業大學植保系教授,昆蟲教研室主任。主講《植物化學保護》、《農業昆蟲學》、《植物抗蟲原理及套用》、《儲藏物昆蟲學》等課程。參加“水稻三化螟預測及 防治”研究,獲重慶市重木科技四等獎。
軒玉亭:(公元1947~今),河南臨潁人。河南省豫劇二團,豫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1966年畢業於河南省戲曲學校主攻生醜行,中國戲劇家協會會 員,中國戲曲學會會員,河南省戲曲學會會員,河南省第二次文代會代表。
軒鴻瑞:(生卒年待考),號墨子,軒輗之後;河南鄢陵人。著名書法家。工真、草、隸、行,尤擅草。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面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其狀驚世駭俗。而筆法率意顛逸,千變萬化,終不離魏晉法度,變化中達到統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鴻瑞的用筆特點,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於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勾也富有特色。軒鴻瑞書法中常有側傾的體勢,欲左先右,欲揚先抑,都是為了增加跌宕跳躍的風姿、駿快飛揚的神氣,以幾十年集古字的渾厚功底作前提,故而出於天真自然,絕不矯揉造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