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洪才

車洪才

車洪才,1936年生。黑龍江省海倫市人。1957年9月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原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英語。1959年由外交部選派去阿富汗喀布爾大學文學院學習普什圖語,1963年1月畢業。1978年商務印書館接全國辭書工作會議的指示,組織編寫《普什圖語漢語詞典》,同年,商務印書館把《普什圖語漢語詞典》的編寫工作交給了車洪才。

2012年車洪才完成此書的初稿,預計將於2014年出版。

2015年1月榮獲“2014中華文化人物”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人物履歷,主要著作,寫作經歷,人物評價,

人物履歷

1936年出生於黑龍江省海倫市。
車洪才教授車洪才教授
1957年9月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原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英語。
1959年由外交部選派去阿富汗喀布爾大學文學院學習普什圖語。1963年1月畢業。
1963年3月至1965年5月屬外交部翻譯隊。不久調到原北京廣播學院任教。
1974年至1977年在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普什圖語組工作。1988年被評為副譯審
1978年接受編寫《普什圖語漢語詞典》的任務。歷時36年完成。
1982年外語系要增開國際新聞專業,抽調他外出進行生源調查,論證開辦國際新聞專業的可行性。
1989年3月至1993年7月先後在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和中國駐阿富汗使館工作。
車洪才獲頒勳章車洪才獲頒勳章
1999年年底退休,與張敏教授共同編著《普什圖語教程》(上下冊)、《普什圖語基礎語法》等教材。
2000年起任中國傳媒大學(原北京廣播學院)國際傳播學院特聘教授。教普什圖語,和張敏一邊教書,一邊編寫教材,前前後後有四本。
2008年至今,除了《普什圖語漢語詞典》,中間又與別的出版社合作,編纂了三本普什圖語字典,其中還有一本軍事用語詞典。2014年4月,車洪才教授花36年完成編纂的《普什圖語漢語詞典》將要出版。
加尼拿過《普什圖語—漢語詞典》加尼拿過《普什圖語—漢語詞典》
2015年1月榮獲“2014中華文化人物”榮譽稱號。
2015年1月21日,阿富汗總統加尼向中國傳媒大學普什圖語教授車洪才授予阿傑出貢獻勳章。
2015年3月,記者從商務印書館獲悉,由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車洪才和外交官張敏主編的《普什圖語漢語詞典》正式出版。

主要著作

張敏教授共同編著《普什圖語教程》(上下冊)、《普什圖語漢語詞典》、《普什圖語基礎語法》等教材。

寫作經歷

1975年,為了增加中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影響力,國務院召開的全國辭書工作會議決定,準備花10年時間出版160種中外語文詞典,其中就包括《普什圖語漢語詞典》。
車洪才在查看自己編寫的普什圖語教材車洪才在查看自己編寫的普什圖語教材
截至1975年年初,書店中公開出售的中外文詞典,僅有《新華字典》、《工農兵字典》和《袖珍英漢詞典》等少數幾種小型詞典,收詞也非常少。
1978年商務印書館把《普什圖語漢語詞典》的編寫工作交給了當時在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工作的車洪才,車洪才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是國家給我的任務,我出國所學的就是為了這一天。”
同時參與編寫的還包括他的助手——從河北文化館抽調來的以前的學生宋強民,兩人完全脫產編字典。老同學張敏則利用在國際台普什圖語組工作的便利時常幫忙。
車洪才剛接手詞典,信心很足,希望打造出中國第一本優質的普漢詞典。和宋強民都樂觀地認為詞典的完成會在“兩三年之內”。
在北京廣播學院5號樓一間不大的辦公室里,他們把能找到的相關詞典都攤在桌子上。宋強民以前學過木工,他給每本詞典都做了個托架,方便閱讀。車洪才則開始利用一本從俄語翻譯過來的詞典為藍本進行編纂,直接在上面用鉛筆修改。
這個事情沒有任何經費。他們從國際廣播電台借了一台普什圖語打字機,先在紙上打普什圖語,再換英文打字機敲上英文。後來倆人又想到卡片的形式利於保存,宋強民就找到了當時西單二龍路街道辦事處的一家印刷廠,廠里有一些不用的下腳料,他拜託他們把這些紙切成大小相同的卡片,於是就有了統一的格式:在15×10厘米的卡片上,先是普什圖詞語,然後是注音,下面是詞性,最後是釋義。
他們甚至考慮到了做好以後怎么印刷,在“文革”的時候外文印刷廠排過一本普什圖語毛主席語錄,有現成的刻好的鉛字,直接就可以拿來用。但好景不長,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中國政府拒絕承認蘇聯扶植的卡爾邁勒政權,中阿關係陷入惡化。他擔心政策會有變化,但還是安慰編字典的同伴:“這個時候應該更需要這部詞典,因為阿富汗的‘親蘇’身份使它成為更重要的調研對象。”
結果等了一段時間,他發現沒有人過問這件事。領導從沒來看過他們,同事除了在每周一次的政治學習上見他一面,都搞不清他在做什麼。只有商務印書館的編輯每隔大半年會打個電話過來,詢問一下進度。
到1981年,3年時間裡車洪才和宋強民整理出了10萬張卡片,他們把卡片放在木製的卡片箱裡,塞進檔案櫃,足足裝了30多箱。
突然有一天,院裡的領導找他談話,讓他把詞典停一下,“讓我為新設的專業做全國調研”。車洪才臨走前把裝卡片的檔案櫃鎖在外語系的辦公室里,誰知道一鎖就是20多年。
調研回來的時候已經是1984年。1985年車洪才先是被要求組織開設廣播電視的函授班。1990年又被外交部借調去巴基斯坦大使館,那時候他已經52歲。而他的10萬多張卡片還鎖在北京廣播學院外語系辦公室的柜子里。他對此耿耿於懷很久。
他也惦記著那些卡片的安全。出國前曾經發生過一件讓他心痛的事,有一次外語系辦公室裝修,他剛好路過那兒,突然發現自己裝卡片的柜子出現在水房,然後滿地都是白色的卡片,窗戶上、外面的水泥地上扔得到處都是。原來工人把卡片櫃中間兩個抽屜卸下來,拿出裡面的卡片,鋪在地上睡覺。車洪才一張一張往回撿,完了以後全部拿回家裡面,女兒幫忙排序查漏,查到最後還是少了百兒八十張。
1992年4月,阿富汗納吉布拉政權垮台,游擊隊接管政權,中阿關係實現了正常化,正在巴基斯坦的車洪才被派到了阿富汗。他又重燃希望,覺得可以為詞典蒐集資料了。結果沒幾個月,阿富汗內戰加劇,中國大使館人員全部撤離。回國之後,已經沒多少人還記得有一部《普什圖語漢語詞典》需要編寫了。學院裡的領導都已經更換了一批,沒有人聽他的匯報,也沒有人給他安排新的工作。車洪才完全被遺忘了。
2008年不再教書有了空閒時間之後,72歲的車洪才叫上原來在喀布爾大學的同學、一起編過詞典的張敏,作為共同的主編來完成這部詞典。
2012年初,全部的初稿已經基本完成。車洪才的另一個編詞典同伴宋強民2000年前就已經去世。
2012年4月,車洪才去商務印書館,張文英女士當場就表示她願意接手詞典。按照契約規定,詞典將會在2014年年內出版。

人物評價

車洪才先生用時36年,經歷了無數波折最終完成了200萬字的《阿富汗語詞典》,以一種執著的精神堅持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任務,這種精神值得人們敬仰、學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