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屣

踮屣

古代趙國邯鄲城流行著一種舞蹈叫做“踮屣”。這種穿著無跟小鞋而輕輕踮起腳跟而用腳尖舞蹈的舞蹈,猶如西洋的芭蕾舞。《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躡跟為踮”;又引師古曰:“屣,謂小履無跟者也;踮,謂輕躡之也。”

有學者研究認為,邯鄲學步這個典故其實學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學的邯鄲踮屣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踮屣
  • 發源地:古代邯鄲城(今河北省邯鄲市)
  • 相關成語:邯鄲麗步、邯鄲學步邯鄲躧步
  • 形成時間:戰國時出現,比歐洲芭蕾早兩千年
簡介,踮屣與邯鄲學步,相關研究,相關文獻,

簡介

古代邯鄲女子的舞蹈有一種動作稱“踮屣”。《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躡跟為踮”;又引師古曰:“屣,謂小履無跟者也;踮,謂輕躡之也。”這種穿著無跟小鞋而輕輕踮起腳跟而用腳尖舞蹈的動作,猶如西洋的芭蕾舞。踮屣就是是腳尖著地。
有學者研究認為,邯鄲學步其實學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學的邯鄲舞步。當時在古都邯鄲城流行踮屣舞,是一種類似於現代西方芭蕾舞的點著腳尖跳舞的舞步,非常優美。

踮屣與邯鄲學步

真是不到邯鄲體會不到燕趙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探索燕趙文化體會不到燕趙文化的深長厚重。無論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還是廉頗藺相如的和為貴,無論是精忠舍己的託孤程嬰,抑或是鋒芒畢露的自薦毛遂,都給人留下膾炙人口的動人佳話,都給中華文明增添了熠熠生輝的驕人光彩。
最使我耳目一新的是在邯鄲居然有兩種版本的“邯鄲學步”,故事令我大開眼界增長了不少識見。一個是人們熟知的“邯鄲學步”。
古都邯鄲城——踮屣舞古都邯鄲城——踮屣舞
故事源於《莊子·秋水》,說是燕國有個壽陵少年聽說邯鄲人走路姿勢很美便跑來學步,但學習方法不對,不但沒學到趙國人走路的優美姿勢反而將自己原來怎么走路也忘掉了,到頭來居然不會走路,只好以手著地爬回老家去。
李白據此寫詩說“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又為這一故事濃墨重彩添上一筆。多少年來一說“邯鄲學步”,人們都會想起那個愚蠢可笑的壽陵少年,都以他為戒力避再出此類洋相。
沒想到這次在邯鄲“學步橋”旁一位鶴髮童顏的老先生卻向我講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邯鄲學步”的故事。他說那個壽陵少年不遠千里來到趙國,其實不是來學走路。走路人人都會,姿勢再美也美不到哪裡去有什麼好學的?人家是來學舞步即來學跳舞的。
春秋戰國時趙國邯鄲人很善於跳舞,當地有一種舞步叫“踮屣”就是抬起腳跟用腳尖著地旋轉飛舞,與現代流行西方的芭蕾舞有些相似。那位從燕國來趙國邯鄲留學的少年學舞非常刻苦,很快得其要領,初具模樣。只可惜那孩子在獨自練舞時意外摔傷了腿骨,從此不能站立只好匍匐而行。
到了這份上人都傷殘了哪裡還能再練那古代芭蕾?可他矢志不移決不半途而廢表示就是用一條腿也要把“踮屣”舞技學到手。趙國的舞師被他的決心所感動,千方百計從遠方為他請來當時的名醫妙手回春治癒了他的斷腿。壽陵少年蹦跳如初更加發奮努力,終於學得“踮屣”真傳成了一代舞蹈家。
此人學成後回到燕國成了燕王舞師。據說荊軻刺秦王告別於易水,太子丹給他送行時高漸離為他擊築,宋玉為他唱歌。這位從邯鄲學成歸來的少年舞師激動得一步跨到酒桌上,跳了一曲激昂慷慨的“踮屣”舞。只見他金雞獨立一隻腳尖在酒桌上飛速旋轉,看得壯士荊軻都目瞪口呆拚命鼓掌。
但邯鄲有“踮屣”之舞卻是有史為據的《漢書·地理志》曾說“趙地女子彈弦踮驪”《史記·貨殖列傳》中也說趙國“女子則鼓鳴瑟踮屣游媚貴富”可見這位邯鄲老先生所言並非空穴來風。近有學者考證也認為“邯鄲學舞”言之有據起碼應屬一家之言。也有人說到邯鄲學習的壽陵少年應該並非一人,等等。
倒不是要否認“邯鄲學步”說,後者自有其幽默理趣和警示作用,殊為可貴。而“學舞”之說對於激勵後生學子矢志不渝、萬難不屈、拼搏成才應該說同樣有積極意義。本著“百家爭鳴”原則兩說並立有何不可。比利時的布魯塞爾那個小尿童號稱“第一公民”說法就有五六種之多。何況我中華文化幾千年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呢。

相關研究

經過專家考證,中國的芭蕾舞源自春秋戰國時代。上海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楊善群在河北省文史館館刊《燕趙文化》2006年第一期發表的研究文章《談燕趙的歌舞藝術》,詳細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趙國類似芭蕾的舞蹈。
文章的第二部分“燕趙歌舞的藝術特色”講到:邯鄲女子的舞蹈有一種動作稱“踮屣”。
《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躡跟為踮”;又引師古曰:“屣,謂小履無跟者也;踮,謂輕躡之也。”這種穿著無跟小鞋而輕輕踮起腳跟而用腳尖舞蹈的動作,猶如現代從西洋傳入的芭蕾舞。趙國“踮屣”舞的出現,要比歐洲芭蕾中足尖舞的形成早了近兩千年。
文章還提到,在“踮屣”舞蹈動作盛行的同時,趙國還流行一種姿勢優美的舞步,行走起來輕鬆自如而又婀娜多姿,許多地方的人都想來趙國都城邯鄲學習這種舞步。相傳壽陵的少年曾“學行於邯鄲”,學習當地優美的舞步。
但是他既沒有學會趙國輕盈優美舞步,又忘卻了自己原來行走步法,於是只好“匍匐而歸”,爬行回去。這就是著名的“邯鄲學步”的故事。“邯鄲學步”只是寓言,未必真有其事,但從這個寓言中也可以看到當時邯鄲人舞蹈藝術之高超,且又相當普及,成為當時的風行舞步。
文章還詳細介紹了當時燕國的舞蹈藝術。結論是戰國時代燕趙的音樂、歌唱、舞蹈都有特色,有很高的藝術水準,風格多樣,表演細膩,感情熱烈,風靡一時,在中國藝術發展史上曾經放射出燦爛的光芒。
古代邯鄲城是一個娛樂業發達、恣情玩樂享受之所在,跟拉斯維加斯差不多。曹植在《名都篇》中形容邯鄲人:“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邯鄲市民階層的社會交往多是彈琴、悲歌、鬥雞、走犬、六博、蹴鞠、飲酒、狎妓等名目。
戰國時齊國的都城臨淄也是個大都市,“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蹴鞠……”邯鄲人和臨淄人一樣活躍且自信,“家殷而富,志高而揚”,具有大都邑人們共有的自信和高傲。
司馬遷說他們是“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相聚遊戲,悲歌慷慨”。這種遊俠、放浪的風氣在臨淄、洛陽等大都市普遍流行,不過邯鄲卻要比臨淄和洛陽更為狂放、更為豪雄,這都是受了燕、趙區域任俠勇武傳統的影響。
歷代文人凡是歌詠邯鄲,都免不了在六博、狎妓諸方面回顧和詠嘆一番。正如唐代詩人高適《邯鄲少年行》中所說:“邯鄲城南遊俠子,自矜生長邯鄲里。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常如雲。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
我們不妨根據此詩做一個結合當代的合理想像:邯鄲的“夜總會”包廂里,終日歌舞不絕、笑靨紛飛,而在高檔娛樂場所的樓下,停的都是來此玩樂的邯鄲少年的“私家車”。可以推測,當時的邯鄲,應當是一派歌舞昇平,有類似於今天歌舞廳、夜總會、賭場、娛樂城這樣的場所,並且可能有諸多民間的、培養樂舞伎人的機構,很像青、少年宮或省市一級的藝術學校。
並且邯鄲這樣的機構應該是當時全國最為著名的,因此太子舍人侯明才會不遠千里從長安到邯鄲去為太子家求取歌舞伎人。著名的大商賈、大政治家呂不韋,才會把自己一生的政治希望和賭注壓在舞技出眾、國色天香的“邯鄲姬”(趙姬)身上。
此外,燕趙地域還流行一種“踮屣”──“踮屣”是足部動作。《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曰:“躡跟為踮”;又引師古曰:“屣,謂小履無跟者也;踮,謂輕躡之也。”這種穿無跟小鞋輕輕踮起腳跟而用腳尖舞蹈的動作,不是很像後來西方的芭蕾舞嗎?
在“踮屣”舞蹈動作盛行的同時,趙國又流行一種姿勢優美的舞步,行走起來輕鬆自如且婀娜多姿,許多地方的人都慕名想來趙國都城邯鄲學習這種舞步。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這裡說的就是壽陵少年曾學行於邯鄲,但是他既沒學會趙國輕盈優美的舞步,又忘卻了自己原來行走的步法,於是只好匍匐而歸(爬了回去)。這就是著名的“邯鄲學步”的故事。
當然,邯鄲學步只是個寓言,未必真有其事,但從這個寓言中也可以看出當時邯鄲人舞蹈藝術之高超,且又相當普及,成為當時風行的舞步。
載歌載舞是春秋以來重要的社會生活時尚,燕、趙地域上的音樂、歌唱、舞蹈都極富特色,且具備很高的藝術水平,風格多樣、表演細膩、感情熱烈、舞姿奔放、風靡當時。燕、趙地域文化中的舞蹈,歷史悠久,流傳至今,其文化內涵之豐富,藝術影響之廣泛,在中國文明史上留下了永放光芒的篇章。

相關文獻

辭源》縮印本(商務印書館1988年7月第1版)沒有收錄“踮”字,收錄的“跕”字注音“tiē”,解釋為“足尖輕著地而行。
《史記》一二九《貨殖傳》:‘女子則鼓鳴瑟,跕屣,游媚貴富。’
《集解》引臣瓚‘躡跟為跕也。’此謂舞步。
《漢書·地理志》(下)作‘跕躧(通“屣”)’,義同。”大概類似現代的芭蕾舞。
《漢語大詞典簡編》“踮屣”條也解釋為“拖著鞋子,足尖輕輕著地而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