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高蹺

小小兒童志氣高, 踩上高蹺過小橋,
慢點慢點不許跑, 玩的開心別摔交。
踏高蹺亦稱“踩高蹺”,是一種民間傳統舞蹈,流傳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代已有。唐宋時技藝日趨高超。表演時,表演者雙腳綁踩著木蹺(有踏腳裝置的木棍)行走,或化裝成各種戲劇人物,手持符合人物性格的各種道具,載歌載舞。高蹺分高、中、低三種,高者三四尺,低者尺余。
現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高蹺是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中國很多地區,表演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道具,雙腳踩著木高蹺(高者一米多,低者三四十厘米)按照一定的規矩,一定的套路,或行或走,或演或唱,給人一種動的藝術享受。
關於高蹺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相傳很早以前,天下一連三年大旱,顆粒無收,餓死的黎民百姓成千上萬。皇帝聞之,即下了一道聖旨,開倉放糧,並令家有存糧者開倉賑濟災民。但有一知府存糧百石而一粒不放,非但如此,還拚命抬高糧價,搶發災荒財。當地有一青年,姓高名蹺,天生一副俠義心腸,見知府如此兇狠,決心偷其糧食救濟災民於飢餓之中。然而,知府糧倉外圍盡築高牆,怎樣才能進去?一日高蹺上山砍柴,忽見一棵樹梢上有一團冬青,而冬青則是治凍瘡之良藥,他決心取下。苦於樹高,如何上去,尋思再三,見樹幹上有不少枝枝杈杈即踩踏而上。於是,他也悟出用樹杈用作攀沿高牆之用。他砍下兩根樹杈在山上勤學苦練,終於練就樹丫綁在腳上行走自如、蹦跳如飛的本領。此後,他日復一日在夜間翻過知府糧倉高牆竊取糧食救濟受餓村民。終一日,被知府護衛發現,用繩索將其絆倒抓獲投入監牢,並處以斬首。訊息傳到鄉鄰中,大家尋思搭救高蹺良策。一老者提議,全村青壯年學成高蹺踩樹杈的本領,行刑之日營救高蹺。數月後,知府揚威耀武將高蹺押赴刑場。誰料,午時三刻未到,場外湧進一大群踩著高蹺的青壯年把高蹺緊緊圍在中間,一邊與劊子手博斗,一邊掩護高蹺逃離刑場。知府見狀,氣得七竅生煙,無可奈何。此後,人們為紀念高蹺,即將踩樹杈,取名為“踩高蹺”。每逢節日村村寨寨都踩高蹺,扭秧歌,玩雜耍,熱鬧一番。踩高蹺慶節日之風俗世代相傳,久演不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