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判

淮安揚州社火雜戲中有一項富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就是“跳判”又稱“跳鐘馗”、“跳判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判
  • 地區:揚州
  • 屬性:地方特色的表演
  • 又稱“:跳鐘馗”、“跳判官”。
歷史傳說,其它相關,

歷史傳說

跳判,又叫“跳判官”、“跳鐘馗”。《真州竹枝詞引》云:“紗帽紅袍,蹲圈椅背上,或起或坐,演出各樣身段者,曰‘跳判’。”其後有詞曰:“現身說法示官曹,椅上蹲蹲坐不牢。應有烏紗圓領客,自慚身也是紅袍。”作者厲惕齋在這裡也是語義雙關,借社火行列中的判官來告誡官場的“烏紗圓領客”。跳判者是如何演的呢?厲惕齋沒有細述,還是汪曾祺先生在《故里三陳》中寫得詳細而有趣“再後面是跳判的。判有兩種,一種是‘地判’,一文一武,手執朝笏,邊走邊跳。一種是‘抬判’,兩根杉篙,上面綁著一個特製的圈椅,由四個人抬著。圈椅上蹲著一個判官。下面有人舉著一個扎在一根細長且簿的竹片上的紅綢做的蝙蝠,逗著判官。竹片極軟,有彈性,忽上忽下,判官就追著蝙蝠,做出各種帶舞蹈性的動作。他有時跳到椅背上,甚至能在上面打飛腳。抬判不像地判只是在地面做一些滑稽的動作,這是要會一點‘輕功’的。有一年看會,發現跳抬判的竟是我國小的一個同班同學,不禁啞然。”

其它相關

文中所說的“地判”,又叫“文判”。通常是一人扮演判官,四個人扮演前後開道的小鬼,小鬼們左蹦右跳,醜態百出。判官則耀武揚威,驅使喝斥。小鬼和判官動作誇張,風趣幽默,於嬉戲玩耍中,增添了社火的樂趣。抬判又叫“武判”。武判的“輕功”實際上就是京劇武生的毯子功,跳武判的在走動中的座椅上左仰右臥、翻撲倒立,的確要有高超的技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