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交換一體機

路由交換一體機從交換功能實現原理來看,存在兩種架構:集成式交換架構,分散式交換架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由交換一體機
  • 分類:集成式、分散式
  • 缺點:客戶業務帶來風險
  • 誕生:上個世紀90年代
介紹,性能優勢,誕生歷程,交換架構,

介紹

交換和路由是兩套相對獨立的網路體系,路由交換一體機是一種創新,集成化交換架構設計模式更是一種全新的探索。在集成化交換架構下,任何功能的添加都是創新,都是在原來路由平台上增加全新的功能。路由和交換都是一套龐大的軟體體系,這樣的創新必然把需要用到的交換功能揉到路由平台上,帶來的結果就是軟體系統更加龐大,給客戶業務帶來風險。同時也由於這樣的架構,決定了它的交換功能一定是有限的,不能提供完整的交換功能。

性能優勢

單獨的路由器交換機都是非常成熟的產品形態。路由器下掛交換機更是一種成熟套用模型,分散式設計,在交換模組有獨立的作業系統,軟體成熟度極高,同時便於功能擴展,功能豐富,可以提供交換機加上路由器所有的完整的功能。
進一步分析,分散式交換架構對於所有由交換協定報文都本地處理,比如所有的二層攻擊報文、802.1X的EAP驗證報文、生成樹協定BPDU報文、ARP報文、組播報文等,都可以由交換部分的CPU獨立處理,不需要上傳到路由器的主CPU部分。極大地降低主CPU的負擔。

誕生歷程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至今,運營商提供給企業用戶的主流專線線路發生了巨變。從早期廣泛採用X25,DDN,PSTN電話線等,到後來的2M的E1線路,再到現在的MSTP、裸光纖等線路,頻寬越來越大,以太接口接入成為趨勢。
金融網點的業務終端設備也發生了變化,早期普遍是UNIX前置機放在網點,採用異步啞終端做業務;為了降低網點維護成本,後期普遍將前置機上收到地市支行或者省分行級別上,終端型號也由異步口啞終端逐步改為網路終端或者PC機。另外,網點辦公、排隊機、跑馬屏等,都普遍採用以太接入,網點設備以太接入成為趨勢。
在這樣的趨勢下,網點廣域接入採用路由器,區域網路接入採用交換機是很常見的接入模式。但是“路由器+交換機”模式需要兩台設備,購置成本較高,管理維護麻煩。路由交換一體機由此應運而生。
在路由交換一體機上同時集成了路由和交換功能。由於其易於部署,配置簡單,集成多種業務於單一平台上 ,路由交換一體機降低了網路的複雜性、IT人員的學習成本及設備採購和維護成本。隨著金融網點採用IP接入成為趨勢,路由交換一體機成為金融網點接入的主流產品。

交換架構

集成式交換機架構:路由交換一體機的交換功能部分和路由功能部分共用CPU,交換晶片直接集成到路由器上,提供統一的啟動檔案和配置檔案。
分散式交換架構:路由交換機一體機的交換功能具有獨立的CPU和啟動檔案。交換部分採用獨立成熟的交換機平台來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