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景榮

路景榮

路景榮(1902—1937),字靜吾,中華民國陸軍少將,江蘇武進人。路景榮少年時期曾在湖南長沙求學,後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並參加國民革命。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奉令調往上海淞滬會戰爆發後,路景榮參與了月浦、獅子林等地的戰略防禦任務,並榮升陸軍少將。同年9月10日,路景榮在寶山月浦鎮遭遇日寇攻擊,壯烈殉國,時年35歲,犧牲時任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4軍98師583團團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景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武進
  • 出生日期:1902年
  • 逝世日期:1937年
  • 職業:軍人 陸軍少將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第四期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淞滬會戰中抗擊日寇
人物生平,主要事跡,歸葬故里,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路景榮,1902年出生在武進郊區青龍鄉丁莊村。幼年在本村初級國小讀書,1917年15歲的他,隨外出經商的父親離開故鄉,到湖南長沙上中學。1923年21歲那年,父親不幸病故,家道中落,無力繼續升學,謀生維艱。他眼見列強在我國橫行,軍閥割據,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國內現狀,引起他思考中國以及個人的出路。他膺服孫中山先生,認為三民主義可以救中國,後來他隻身南下廣州,終於考進了黃埔軍校第四期。
在廣東黃埔軍校,路景榮特別愛聽比他年長7歲的同鄉惲代英這位政治主任教官上大課、作報告。經常是因為要聽惲代英教官上課的人太多,不得不把課堂移到操場上。夏日的黃埔,驕陽似火,惲代英一講就是幾個鐘頭。大家被他那幽默、富於鼓動性的講課所深深吸引。惲教官把鴉片戰爭開始起的一部帝國主義侵華史,還有社會問題,國際政治等課程,講得有聲有色,使路景榮一群熱血青年堅定了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血腥統治的意志。惲教官的一身正氣、模範榜樣,像磁鐵樣把路景榮他們牢牢地吸引在他的周圍。
戎馬生涯
當黃埔四期學員畢業考試結束後,路景榮留在黃埔軍校工作了一段時間,有機會更多地接觸惲教官。他內心始終深深敬愛著這位可親可敬的老鄉,把惲代英看作是自己終身的老師、做人的楷模。
路景榮離校後,參加了北伐戰爭,由於他帶兵有方,作戰勇敢,不斷受到上峰嘉獎,從排長、連長、營長升到副團長。到抗戰前線,正當英年的他,已經是統率兩千多名官兵的上校團長了。

主要事跡

不滅倭寇誓不還
1937年8月,日本侵略者把戰火從盧溝橋畔燒到了黃浦江兩岸。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路景榮率部鏖戰在淞滬最前線。
武漢江漢關的鐘聲,還在九十八師五八三團團長路景榮的耳邊迴蕩。早在1937年8月10日的傍晚,他趕到師部聽取傳達緊急命令,他的團是前衛團,要求在1937年8月12日上午,分批登舟東開,水陸兼程,趕赴上海南翔,待命投入反擊日本侵略軍的戰鬥。
絕筆遺書
夜深了,他在窗前望著一彎清冷的眉月,想起遠在千里之外的常州老家的妻兒老少,他鋪開信箋,匆匆走筆:
“賢妻如晤:對日作戰不可避免。這次作戰非同尋常,軍人守土有責,不打退日軍進攻,決不苟全性命!只要你帶好三個孩子,我雖死也安心!紙短情長,臨池依依,望你在家鄉多加珍重!
夫景榮手書,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日晚。”
1937年8月15日拂曉,九十八師全師趕到南翔,編入了由張治中將軍指揮的第九集團軍戰鬥序列。1937年8月19日晚,路景榮率領全團由北向南,再次強攻楊樹浦地區日軍多處街壘以及大公紗廠、匯山碼頭等重要據點,力求將這一帶的日軍橫掃進黃浦江。
早就憋著一股勁的路景榮團長指揮官兵們從沙港向東迂迴,沿途遭到日軍的頑強抵抗。位於街道兩旁的不少樓房,日本人早在幾個月前,就秘密地加固成一個個堡壘,厚厚的鋼筋水泥牆上,預留著許多槍眼,在平時是很難發現的。這時日軍的輕重機關槍像密集的雨點,從兩側樓房屋頂及各個槍眼中傾瀉下來,嚴密的火網遮斷了我軍前進道路。路團長一面組織機槍火力還擊,一面要官兵們利用死角互相掩護,搭人梯攀上樓頂,和敵人逐層爭奪。剎那間,雙方的槍聲、手榴彈爆炸聲,拼刺刀的喊殺聲響徹夜空。激戰的街頭、牆邊、樓房內,侵華日軍的屍體一個迭著一個,路團長的戎裝也滿是血污。
我軍連續3個晚上突擊,未能全部達到預期目的。中國軍隊雖然勇敢,但缺乏能摧毀敵人堅固工事的重火器,全靠血肉之軀在拼搏。
1937年8月23日拂曉,我集團軍指揮部接到了緊急報告:吳淞口1獅子林和川沙口方向,大批日軍正在我右側登入,路景榮奉命快速移兵,投入了更為艱難的抗登入惡戰。
當路景榮所在的九十八師剛剛趕到吳淞口左翼陣地時,緊靠長江口的寶山縣城就失守了。路景榮團和兄弟部隊,經過一天一夜血戰,終於把一部分登入的日軍消滅在灘頭。
經過連續6晝夜拉鋸式的攻防,寶山一線我軍陣地得而復失多次。友軍第六師浴血堵擊,傷亡過半。8月31日起,守衛寶山縣城的重任,落到了已榮升為九十八師二九四旅少將參謀長路景榮指揮的五八三團姚子青三營官兵的肩頭。由於接替路景榮的新團長剛來,對部隊情況一時難以熟悉,路主動留下來協助新團長。熟悉一切之後,他又趕到月浦鎮一、二營防地去視察部署。第二天,他得到了獅子林炮台已失陷的訊息。
壯烈犧牲
9月7日到10日那幾天,路景榮所部守衛的月浦陣地,離長江口不遠,河浜眾多,稻田縱橫,地下水位高,野戰工事挖到地下一米左右就冒水,無法構築起堅固工事,陣地整天籠罩在濃密的彈雨炮火中。洶湧而來的大股日軍,每一次集團衝鋒為我打退後,又來第二次、第三次炮火急襲,我軍陣地泥土中隨處都有爆炸留下的大量彈片。敵軍不顧慘重傷亡,依然一波一波地踏屍而進。路景榮眼看援軍來不了,彈藥越打越少,部隊傷亡越來越多,加之飯菜送不上,高溫酷暑,喝口水都十分困難,有時大雨傾盆,官兵們守在水深過膝的戰壕中,他與官兵們始終同甘共苦,鎮定地面對這一切。他冒著敵機低飛轟炸掃射和密集的炮火,不時地巡視陣地,激勵大家與陣地共存亡,決不後退一步。
1937年9月10日中午,在又一次暴雨般傾瀉而來的炮彈爆炸氣浪中,路景榮倒在了他的指揮所里,鮮血濺滿了全身,手中還緊緊地抓著電話筒。之前,他曾用電話向師長聶楚中報告:“師長,請放心,有我在就有陣地在!”年僅35歲的一顆愛國將星在前線隕落了。

歸葬故里

英烈浩氣傳千秋
路景榮在淞滬前線壯烈殉國後,中國軍隊戰線後移,於1937年9月13日退守羅店一線,中日軍隊仍在僵持中爭奪,在爭奪中僵持。肉搏廝殺過後,陣地前草黃色軍裝的日軍屍體東倒西歪,我軍也付出了巨大代價,僅路景榮所在的第九十八師,傷亡就高達2590餘名。京滬鐵路沿線,雖然經常遭到敵機轟炸襲擊,但道路尚未阻斷,路景榮的靈柩,得以用軍車護送回到了常州。
1937年9月25日,武進縣政府主持公祭抗日將軍路景榮的那天,各界人士與四鄉八鄰的鄉親以及學校的師生,共一千多人自發地趕來參加,《武進日報》等報記者也來採訪作報導。會場上掛著烈士遺照,氣氛悲壯慷慨,備極哀榮。四周還有許多輓聯,有一幅寫道:“血戰月浦破敵膽,淚灑龍城吊英魂。”另一幅是:“獅吼奮戰腥雨天,魂兮歸來桑梓地。”
公祭主持人簡要介紹了路景榮烈士的生平和感人事跡,許多與會者感極而泣。公祭大會後,有的學校還將烈士英勇殺敵的事跡和上海傳來的民謠寫成壁報在校園張貼:“吳淞水,東海潮,堅守海疆志不搖;殺倭寇,除海盜,愛國大旗滿天飄!”以此來表達他們對愛國抗日將士的景仰心情。路景榮的遺體隨後安葬在常州西部公墓。

人物評價

1937年9月中旬,上海英文報紙《大美晚報》對路景榮、姚子青率部血戰寶山、月浦,視死如歸的精神,發表文章說:“其偉大壯烈,實令人內心震動而肅然起敬!此非僅中國人之光榮,亦為全人類之光榮!”國際友人的讚揚,表達了全世界正義人民的心聲。這讚譽,我們的英烈是當之無愧的,他們將永遠受到後人崇敬,名垂青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