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振飛

路振飛

路振飛(1590—1648),字見白,號皓月,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人士之一。崇禎帝亡後,路振飛曾致書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謂“倫序當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弘光帝被俘後,唐王朱聿鍵(即南明隆武帝)自立於福州,先後封路振飛為左都御史、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等職。官爵累至左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兼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後卒於粵中,諡文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振飛
  • 國籍:中國(明朝)
  • 民族:漢
  • 出生地:北直隸曲周(今河北省曲周縣)
  • 出生日期:1590
  • 逝世日期:1648
  • 職業:兵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 信仰:兵家
  • 代表作品:【重陽後一日步韻】
歷史記載,生平佚事,詩作選存,

歷史記載

據《明史》記載:路振飛,字見白,曲周人。天啟五年進士。除涇陽知縣。大吏陷魏忠賢,將建祠涇陽,振飛執不從。邑人張問達忤奄,坐追贓十萬。振飛故遷延,奄敗事解。流賊入境,擊卻之。
崇禎四年,征授御史。疏劾周延儒卑污奸險,黨邪醜正,祈立斥以清揆路,被旨切責。未幾,陳時事十大弊,曰務苛細而忘政體,喪廉恥而壞官方,民愈窮而賦愈亟,有事急而無事緩,知顯患而忘隱憂,求治事而鮮治人,責外重而責內輕,嚴於小而寬於大,臣日偷而主日疑,有詔旨而無奉行。疏入,詔付所司。山東兵叛,劾巡撫余大成孫元化,且論延儒曲庇罪,帝不問。已,劾吏部尚書閔洪學結權勢,樹私人,秉銓以來,吏治日壞,洪學自引去。廷推南京吏部尚書謝升為左都御史,振飛歷詆其醜狀,升遂不果用。
路振飛石刻像路振飛石刻像
崇禎六年,巡按福建。海賊劉香數勾紅夷入犯,振飛懸千金勵將士,遣游擊鄭芝龍、黃斌卿等大破之,詔賜銀幣。俸滿,以京卿錄用。初,振飛論海賊情形,謂巡撫鄒維璉不能辦,語侵之。維璉罷去,命甫下,數奏捷,振飛乃力暴其功,維璉復召用。
崇禎八年夏,帝將簡輔臣。振飛言:“枚卜盛典,使夤緣者竊附則不光。如向者周延儒溫體仁等公論俱棄,宅揆以後,民窮盜興,辱己者必不能正天下。”時延儒已斥,而體仁方居首揆,銜之。已而振飛按蘇松,請除輸布、收銀、白糧、收兌之四大患,民困以蘇。會常熟錢謙益瞿式耜為奸民張漢儒所訐,體仁坐振飛失糾,擬旨令陳狀。振飛白謙益無罪,語刺體仁。體仁恚,激帝怒,謫河南按察司檢校。入為上林丞,屢遷光祿少卿。
崇禎十六年秋,擢右僉都御史,總督漕運,巡撫淮揚。明年正月,流賊陷山西。振飛遣將金聲桓等十七人分道防河,由徐、泗、宿遷至安東、沭陽。且團練鄉兵,犒以牛酒,得兩淮間勁卒數萬。福、周、潞、崇四王避賊,同日抵淮。大將劉澤清高傑等亦棄汛地南下。振飛悉延接之。四月初,聞北都陷,福王立於南京。河南副使呂弼周為賊節度使來代振飛,進士武愫為賊防禦使招撫徐、沛,而賊將董學禮宿遷。振飛擊擒弼周、愫,走學禮。竿弼周法場,命軍士人射三矢,乃解磔之。縛愫徇諸市,鞭八十,檻車獻諸朝,伏誅。五月,馬士英欲用所親田仰,乃罷振飛。振飛亦遭母喪,家無可歸,流寓蘇州。尋錄功,即家加右副都御史
路振飛半身像路振飛半身像
振飛初督漕,謁鳳陽皇陵。望氣者言高牆有天子氣。唐王聿鍵方以罪錮守陵,中官虐之。振飛上疏乞概寬罪宗,竟得請。順治二年,大兵破南京,聿鍵自立於福州,拜為左都御史。募能致振飛者官五宮,賜二千金。振飛乃赴召,道拜太子太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至則大喜,與宴,抵夜分,撤燭送歸,解玉帶賜之,官一子職方員外郎。又錄守淮功,蔭錦衣世千戶王每責廷臣怠玩,振飛因進曰:“上謂臣僚不改因循,必致敗亡。臣謂上不改操切,亦未必能中興也。上有愛民之心,而未見愛民之政;有聽言之明,而未收聽言之效。喜怒輕發,號令屢更。見群臣庸下而過於督責,因博鑒書史而務求明備,凡上所長,皆臣所甚憂也。”其言曲中王短雲。三年,大清兵進仙霞關,聿鍵走汀州,振飛追赴不能及。汀州破,走居海島,明年赴永明王召,卒於途。
明路文貞公傳
公諱振飛,字見白,號皓月;廣平曲周人。天啟乙丑進士,授涇陽知縣。不建逆奄祠,多惠政;縣人皆繪圖祀之。崇禎辛未,召入為四川道御史。疏劾宜興、烏程、巴縣三相國、湖州冢宰及山東二撫臣,舉朝憚之。癸酉,巡撫福建,有貪殘縣令,公褫其衣,系之獄,乃奏聞,人心大快,屬吏惕息。海寇劉香連結紅夷入寇,鄭芝龍、黃斌卿等連戰,破平之,公發縱之力舉多。敘功,加一級,賜金幣。丙子,巡按蘇松,吳中積弊,皆悉心厘剔;會常熟奸民訐奏鄉宦錢謙益、瞿式耜,公疏申救忤旨,降謫。□□大兵入燕、齊,烽燧告警;而流寇橫熾於中州,徐、泗之間,道途多梗。上知公才,癸未,擢僉都御史,總督漕運,巡撫鳳陽,公至,擒土賊張方造、王道善、程繼孔等,及逆闖勢益鴟張,公遣將防河,又令鄉里團結義勇,各保邨坊,千里淮壖,屹然金湯之固。已而高傑、劉澤清等擁兵而南,爭欲渡淮,人心恇擾,京師既陷,賊帥南下,齊魯海岱望風奔潰。公力扼其沖,馘斬賊帥,保障江淮。顧福王既立,朝局紛然,以翻「逆案」、修前隙為事,爭謀於公,而代公者至矣。初,高傑之南也,鳳督馬士英欲倚為重,遣人迎之;公謂:『大將宜禦寇門庭,不得入內地』。阻之不得前,卒取道鳳陽至揚州。及士英道淮而南,公禁舟兵不得上岸侵掠,又留其火器御賊;士英不悅。撫寧侯朱國弼職在護漕,闖賊勢急,即離鎮,擅取福建解京銀十萬餘寄淮安庫以行;公與力爭,國弼亦銜公。及士英當國,國弼進保國公用事,遂共排公。公屢奏捷,忌公威名,卒不敘功;更誣以侵餉,起田仰代公撫淮。淮人不服,幾至激變。會公亦以母喪去任,流寓蘇州。南京陷,公率家丁保洞庭山,而閩中隆武詔使至。初,公至鳳陽謁陵,識唐王於高牆,因疏請恩恤罪宗。至是,王即位,念公舊德,特召為左都御史。與季子澤濃入閩,遂拜吏。兵二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澤濃賜名太平,授職方郎,遣徵兵湖南。公與時議多不合,凡三疏辭,不允;在政地前後僅兩月。及仙霞關潰,公失乘輿所在,航海趨廣州;廣州復陷。久之,復航海廣州順德縣,悲憤成疾而卒;乙酉後四年也。遺疏陳時政四要;贈左柱國太傅,謚「文貞」。公清正剛方,嘗勒「燭奸指佞,不黨不阿」八字佩之,生平不以詩名,國變後始作韻語若干篇,名曰「非詩草」。長子澤溥,中書舍人。

生平佚事

任職
路振飛為官耿直,初任涇陽知縣時,知府讓他為魏忠賢生祠,路振飛拒不從命。有張問達者,因迕逆閹黨,被罰巨款,路振飛故意遷延,使事情不了了之。崇禎四年升任都察院監察御史,他不畏權貴,仗義執言,連續參劾周延儒余大成孫元化等多人,並直接上書皇帝,陳時事十大弊端,惜未能盡用。
廣平路振飛題廣平路振飛題
崇禎六年路振飛巡按福建,海盜劉香數勾結荷蘭人入侵者犯邊,路振飛激勵將士,派遣部將游擊鄭芝龍大破之。路振飛用人,功過分明,不計較個人恩怨,巡撫鄒維連先御海寇不力,路振飛進行了彈劾,待鄒維連加強防範、連奏數捷後,路振飛又竭力進行表彰,使之官復原職。錢謙益瞿式耜因與首輔溫體仁不和,欲加治罪,路振飛念錢謙益是文壇泰斗,瞿式耜忠心可嘉,竭力辯白錢、瞿無罪,為此招致溫體仁怨恨,降職為河南按察司檢校。
崇禎十七年,崇禎帝吊死煤山福王立於南京,重用奸相馬士英田仰、阮大成等人,路振飛被罷官。弘光元年唐王福州稱帝,對路振飛十分器重,封其為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吏部尚書,官至一品大員並親賜玉帶。雖然唐王比較明智,路振飛也肯效力,但力量懸殊,終不抵清兵,敗亡走海島。永曆元年永明王詔路振飛赴任,不幸死於中途。
石碑
今天福建、江蘇一帶留有幾處路振飛的石刻。比如:福建東山島風動石上有路振飛題刻的“銅山三忠臣:黃道周陳璸陳士”,落款為“永曆戊子秋廣平路振飛題”。近年在福建廈門也發現刻有 “海天高隱”四個大字的石碑,落款為“戊子秋大學士路振飛為明處士吳超晦題”。再如明朝江蘇常熟人、曾任開封府知府的魚侃被人譽為耿直剛正可比包公,崇禎年間路振飛曾前去魚侃墓致祭,為他立了“第一清官魚侃”的石碑。
現今,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龍頭山葑山禪寺內尚存有紀念路振飛石碑,一碑名《明路文貞公傳》,乃光緒五年江蘇候補知府知太湖廳事長白桂昌書;另一碑乃光緒七年其九世孫為紀念其而立(內容見後)。
後裔紀念石碑碑文(石碑見上圖)
九世祖文貞公為前明文淵閣大學士,忘身殉國,終於江蘇之太湖洞庭東山。山人感公忠義,為營墓于山之法海塢,建祠於葑山之陽;春秋致祭,至今不衰;而為之裔者轉莫悉,公所終之地,其抱疚復何言。念修少時,先君子嘗詔之曰:『文貞公自遭明季播遷,不知所終,迄今已二百餘年,更難查訪;然公之忠義終不至葬地無聞,而我後人亦終不容以代遠年湮而忽之』。念修佩之不敢忘。歲丙子試北闈,晤吳人之應試者能言公保障湖山事,然猶未敢謂即終於斯也。去年冬,邑尊季唐虞公傳諭以奉,到江蘇太湖理民府,桂移文查公後裔,始備悉公祠墓所在,蓋桂公蒞任太湖,即訪公事跡,修祠墓勒碑石,欲得公後人而付之,故不憚遠求於數千里外。念修等奉諭即馳赴洞庭,瞻拜祠墓,謁桂公而謝之,蓋感泣之情有不能言喻者。嗚呼,公大節炳若日星,既得諸前哲表彰於二百數十年之前,復得賢太守維持於二百數十年之後,不可謂非山靈之呵護,亦公之忠義有以致之也。念修等去公已九世,曲邑去洞庭又數千里,而能得公所終之地,夫又豈此生,意計所能料,雖然非桂公心儀先達,念及後人則東山之爼豆縱可常新,而北地之支流終多抱憾。嗚呼,如桂公者能多得哉。爰記其事,勒石祠旁,以志感佩。 同知銜江蘇補用知縣仁和劉葆宸書 光緒七年歲次辛巳仲夏之月 榖旦 直隸廣平府曲周縣裔孫念修、世琛、紫電、自起敬立 金匱周秉錩刻

詩作選存

【重陽後一日步韻】
勝日登臨望楚南,一天風雨隱浮嵐。酒逢佳客頻移坐,憂到關心屢罷談。
客散鶴雛呼引徑,醉余叢菊倚清酣。光陰易逝行難滯,待到明朝日又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