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徑依賴管理哲理與第三種調節方式研究

路徑依賴管理哲理與第三種調節方式研究

《路徑依賴管理哲理與第三種調節方式研究》是2005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徑依賴管理哲理與第三種調節方式研究
  •  平裝:303頁 
  • 開本:32開 
  •  ISBN:7307045419
基本信息,商品描述,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5月1日) 叢書名: 武漢大學學術叢書

商品描述

作者簡介

1951年生,湖北江陵人。武漢大學商學院經濟系主任,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專業方向為中國經濟思想史和中國經濟管理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中國經濟思想史論》(前進出版社2004年版)、《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理論創新研究》(南方出版社2001年版)、《中日現代化經濟發展思想比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國經濟管理思想概要》(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等,主編、參編著作和教材10餘部,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70多篇。

編輯推薦

本書運用新制度學派的路徑依賴理論分析工具,以管理哲理為中心範疇和理論平台,分析管理哲理研究中引入路徑依賴理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揭示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生成路徑與倫理化特徵,提煉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精髓並分析其深遠影響力與現代價值取向;在此基礎上探討管理哲理與第三種調節方式的內在聯繫,針對我國現代化管理中存在的倫理失衡現象,提出中國特色第三種調節模式的構建構想及對策措施。

目錄

緒 言/
一、研究主題與意義/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三、研究目標與主要觀點/
四、研究特色與不足/
第一編 管理哲理的路徑依賴理論研究
第一章 路徑依賴理論及其套用/13
第一節 路徑依賴理論簡介/14
一、路徑依賴理論的由來與演進/l4
二、路徑依賴理論的分析框架/l0
三、路徑依賴理論的模型演示/18
第二節 路徑依賴理論的擴展與套用/22
一、系統論的相關知識/22
二、耗散結構理論的相關內容/26
三、協同學的相關知識/28
四、自組織理論的相關知識/30
五、報酬遞增經濟學的相關知識/31
六、管理熵的相關知識/34
七、路徑依賴理論的套用條件分析/36
第二章 管理哲理的內涵、特徵與作用/38
第一節 管理哲理及其相關概念辨析/38
一、管理哲理的含義/38
二、管理哲理與管理文化辨析/40
三、管理哲理與管理觀念、管理理論辨析/43
第二節 管理哲理的基本特徵/45
一、理論性/45
二、實踐性/46
三、歷史性/48
第三節 管理哲理的主要作用/49
一、啟迪理性思維/50
二、指導科學管理/52
三、規範自覺行為 /54
第三章 管理哲理研究中引入路徑依賴理論的必要性與可行性/56
第一節 引人路徑依賴理論的必要性/56
一、單純從管理學角度研究管理哲理的局限性/57
二、研究管理哲理演化路徑的重要性/58
三、引人路徑依賴理論的必要性/60
第二節 引入路徑依賴理論的可行性/63
一、管理哲理自身演化特徵符合路徑依賴理論套用分析的各種條件/63
二、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深厚使可行性條件更為充足/67
第四章 管理哲理路徑依賴屬性的一般分析/70
第一節 不同文化背景下管理哲理的路徑依賴屬性分析/70
一、西方文明社會管理哲理的路徑依賴屬性分析/71
二、儒學文化圈管理哲理的路徑依賴屬性分析/76
第二節 微觀管理中的路徑依賴屬性分析/82
一、企業管理的路徑依賴屬性分析/82
二、微觀個體的路徑依賴屬性分析/85
第二編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路徑依賴特徵研究
第五章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生成路徑/93
第一節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辨析/93
一、管理哲理與傳統管理哲理/94
二、傳統管理哲理與現代管理理論/94
三、中國傳統管理哲理與外國傳統管理哲理/95
第二節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生成基礎/97
一、管理實踐與管理哲理的生成/97
二、管理思想演變與管理哲理的生成/98
三、傳統文化: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生成基礎/99
第三節 管理哲理的一般生成路徑分析/100
一、從文化價值準則變遷的角度考察/100
二、從組織演化的角度考察/102
三、從經濟、政治發展的角度考察/102
第四節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特有生成路徑分析/104
一、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104
二、中國特色的傳統社會價值取向/105
三、中國特色的傳統社會形態及其演進路徑/108
四、中國特色的管理實踐活動/109
第六章 儒家管理哲理主導地位的形成及其原因/110
第一節 儒家學派及其主導地位的形成/110
一、“孔孟雙聖”與儒家學派/111
二、“獨尊儒術”與儒學地位的轉變/112
第二節 儒家管理哲理主導地位的形成/114
一、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主要流派/114
二、儒家學派管理哲理主導地位的形成過程/116
第三節 儒家管理哲理主導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118
一、正式制度安排的缺失/119
二、市場基礎設施的缺失/120
三、政治制衡機制的缺失/122
第七章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倫理化特徵/125
第一節 管理的倫理特徵/125
一、倫理與管理活動/126
二、倫理與社會管理/127
三、倫理與企業管理/128
第二節 儒家管理哲理的倫理化特徵/130
一、性善論:倫理化特徵的人性假設 /131
二、自律論:倫理化管理的約束機制構想/132
三、和諧論:倫理化管理的目標模式選擇/133
第三節 儒家管理哲理主導下的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特徵/135
一、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特徵綜述/135
二、儒家管理哲理倫理化特徵對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影響/137
三、中國傳統管理哲理倫理化特徵形成的經濟、社會、歷史淵源/138
第八章 認識中國傳統管理哲理路徑依賴特徵的現實意義/141
第一節 理論認識上的借鑑與啟迪意義/141
一、深刻認識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本質特徵/142
二、全面理解中國現代管理理論的路徑來源/143
三、深化中國管理史、管理思想史的研究並促進管理科學的發展與創新/144
第二節 管理實踐上的借鑑與啟迪意義/145
一、注重管理實踐中路徑慣性的作用/140
二、注重管理實踐中路徑拐點的影響/148
三、注重管理實踐中路徑創新的效益/l50
第三編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研究
第九章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視角選擇/155
第一節 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內涵與特徵/156
一、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內涵/156
二、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通用性/158
三、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時代性/I58
四、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傳承性/159
五、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民族性/l60
第二節 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判別標準/162
一、是否有利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l63
二、是否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164
三、是否遵從管理哲理髮展演進的內在規律/l65
第十章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主要內容168
第一節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內容體系168
一、學者們的總結與歸納/169
二、必須以深入探討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的內在整合為基礎/170
三、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內容體系的大致構架/17l
第二節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內容表現/173
一、管理對象:“修己安人” /173
二、管理手段:情、利、法、理、器/176
三、管理原則:順道、求實、應變、和諧/182
四、管理策略:預謀、運術/186
五、管理目標:追求效率/189
第十一章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影響力分析/192
第一節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在中國管理歷史與現實中的作用/193
一、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積極作用/193
二、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消極影響/196
第二節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國際影響/199
一、對東方管理文化的影響/199
二、對西方管理文化的影響/201
第三節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影響力的主要表現與特徵/204
一、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影響力的主要表現/204
二、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影響力特徵/207
第十二章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現代價值取向/210
第一節 吸納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的必要性/210
一、西方先進管理理論中國化的需要/211
二、構建中國特色管理模式的需要/213
三、市場經濟倫理管理的需要/214
第二節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現代價值取向的基本原則/217
一、正確理論指導原則/217
二、開放性原則/219
三、辯證轉化原則/220
第三節 中國傳統管理哲理精髓現代價值取向的實現途徑/222
一、轉換的基本路徑——“民族凝聚路徑”和“個體轉換路徑”/223
二、轉換的具體方式——“形式置換”和“內容置換”/224
第四編 管理哲理的調節作用研究
第十三章 管理哲理與第三種調節方式的內在聯繫/229
第一節 第三種調節方式的提出及其意義/229
一、第三種調節方式的提出/230
二、第三種調節方式的含義界定/232
三、第三種調節方式存在的歷史必然性/233
四、第三種調節方式存在的現實必要性/236
五、第三種調節方式概念提出的意義/237
第二節 管理哲理與第三種調節方式的區別與聯繫/238
一、管理哲理與第三種調節方式的區別/238
二、管理哲理與第三種調節方式的聯繫/239
第十四章 第三種調節方式的作用領域、運作機制與主要功能/243
第一節 第三種調節方式的作用領域/243
一、巨觀、微觀和個體領域/244
二、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安排領域/244
三、再生產過程領域/245
四、與市場調節、政府調節作用領域的比較分析/246
第二節 第三種調節方式的運作機制/248
一、第三種調節方式運作機制的生成/248
二、第三種調節方式運作機制的本質/252
三、三種調節機制效果的比較分析/253
第三節 第三種調節方式的主要功能及其實踐意義/255
一、第三種調節方式的主要功能/256
二、第三種調節方式的實踐意義/257
第十五章 我國現代化管理中的倫理失衡現象分析/262
第一節 我國現代化管理中倫理失衡的表現及其危害/262
一、管理理念失衡及其造成的危害/263
二、管理手段失衡及其造成的危害/264
三、市場混亂與誠信缺失及其造成的危害/265
第二節 我國現代化管理中倫理失衡的原因/268
一、根本原因在於社會轉型、體制轉軌、思想轉換/268
二、市場失靈、政府失靈難辭其咎/269
三、忽視精神文明建設是主觀原因所在/270
第十六章 中國特色的第三種調節模式構想/272
第一節 國外第三種調節方式的基本模式/272
一、美國模式/273
二、日本模式/275
第二節 中國特色第三種調節模式的目標定位與基本特點/276
一、中國模式的目標定位/276
二、中國模式的基本特點/277
第三節 構建中國特色第三種調節模式的對策措施/278
一、中國模式的巨觀構建措施/278
二、中國模式的微觀構建措施/283
三、構建中國特色第三種調節模式應思考的幾個問題/285
參考文獻/289
後記/30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