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犯罪

跨國犯罪 (Transnational Crime) ,即犯罪行為、犯罪交易違反一個以上國家的法律。為打擊跨國犯罪,第55屆聯大於2000年11月15日通過了《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 (U.N. Convention Agains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跨國犯罪
  • 外文名:Transnational crime
生效日,分類,洗錢,恐怖行動,盜竊文藝品,侵犯智慧財產權,買賣武器,劫機,海盜,搶劫工具,騙保,計算機犯罪,生態犯罪,販賣人口,器官交易,販賣毒品,虛假破產,合法經營,受賄行賄,

生效日

該公約於2003年9月29日正式生效。

分類

以下是聯合國將跨國犯罪分為的17大類:

洗錢

洗錢的目的是要把非法獲得的資金變為合法資金。大部分現金是靠受賄、貪污、黑市交易、逃稅,特別是靠走私武器、銷贓、倒賣文物及販毒等不正當手段賺取的。
最典型的洗錢法是把“黑錢”轉移到國外去,通過多次國際匯款,把現金轉入國外的帳戶,這樣就再也無法查出錢的來源。經過這些處理,非法得來的現金可以堂而皇之地進行合法投資。

恐怖行動

所有反對國際恐怖行動的國家政府長久以來一直希望,既然問題能夠通過談判和簽協定來解決,那么恐怖行動定會越來越少。但每次調解都未能使談判雙方滿意。結果,恐怖行動依然故我,而且藉助於現代化的交通和通信工具,作案越來越容易。同時,那些堅決打擊恐怖分子的國家,應該隨時準備對付恐怖分子出人意料的行動。
目前,無法立即建立保障逮捕或審判國際恐怖分子的國際機制。犯罪學家僅僅是剛開始試圖研究這一不受國籍限制的犯罪問題。

盜竊文藝品

這類犯罪潛在地威脅全人類的文化遺產。早在埃及法老年代,陵墓和紀念碑就遭到了破壞。隨著作案手段的完善,人們對文物的需求不斷增加以及文物運輸更為便利,這就使國際竊賊能制定出一整套辦法,從而使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失去珍貴的文化遺產。犯罪分子每年偷盜價值45億美元的藝術品到國際市場上賣。有4.5萬件被盜藝術品(1997年)在追查中,而且,每月平均要增加2000件新被盜的藝術品。

侵犯智慧財產權

侵犯智慧財產權包括侵犯著作權以及非法使用保護著作權的標誌和商標等。犯罪分子非法複製受保護的作品並將其低價銷售,主要是在經濟欠已開發國家銷售。生產國蒙受的損失很難用金錢來估算。據美國軟體製造商協會統計,僅非法被使用的軟體一項,每年就造成75億美元的損失。小企業和個體經營者是很難偽造保護產權的標誌的。因為這需要巧妙的協調和組織有序的銷售系統,這往往需要串通政府人士。

買賣武器

如果沒有武器製造者和銷售者的國際網路,地球上任何一處都不會發生武裝衝突。這些非法製造和銷售武器者的活動規模很難統計清楚。其實,在這個陰暗的交易世界裡,扮演主要角色的人並不多,但參與這項危險遊戲的人想出了許多狡猾的計謀,他們和政府機構結成同盟,共同行事。儘管武器和軍備的來源受到嚴密控制,但仍難有非法買賣武器的準確訊息。

劫機

無論是70年代還是80年代,劫機事件一直沒有銷聲匿跡。偶爾會有劫機犯是為索取贖金,但一般說來劫機犯會提出恐怖分子愛提的典型的政治要求。他們想顯示自己的力量和聲勢,宣揚自己的意識形態。
打擊劫機者的行動往往迅速而頗有成效。今天,劫機的威脅仍未徹底消除,儘管這類事件發生的頻度降低了。

海盜

這種形式的犯罪似乎早已被世人遺忘。70年代中期又死灰復燃,有人用快艇或者漁船從南美或中美洲向美國非法販運毒品,海盜們在公海或港口將這些販毒船截獲,殺死船主和水手。類似這樣遇難的船隻已有數千艘。
搶劫船隻現象蔓延到狹窄的通航運河。成千上萬個來自非洲、東南亞和拉丁美洲的移民不願放過利用滿載珍寶和貨物的船隻發財的機會,這些船隻往往停泊在港口或低速航行。今天,這種形式的犯罪已日益減少。
現在還有這樣一種說法:東南亞的海盜行為被一些同軍隊有聯繫的犯罪集團操縱。犯罪學家得出結論:在世界各地同時發生海盜襲擊現象絕非偶然,這些犯罪分子的行動顯然受同一個中心控制。

搶劫工具

在一個國家範圍內劫持貨車可以算是偷竊行為。但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貨車長途跋涉從東歐西歐,或從中亞共和國到波羅的海沿岸國家都是常事。遺憾的是,貨車失蹤事件的發案率和貨流量的增長成正比。
究竟這類犯罪的規模有多大,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有一點不容樂觀,由於邊境越來越開放以及團伙犯罪日益嚴重(尤其是在東歐國家),這種犯罪今後將更為猖獗。

騙保

保險業現已成為國際性的行業,因此,在任何一個國家騙保都會涉及該國的每個居民。世界各國因這類犯罪而蒙受的損失難以估量。但目前,澳大利亞每年因保險業詐欺損失17億澳元,美國每年損失多達1000億美元
犯罪團伙通過聯合保險領域的一些小型經營者或打入保險界的途徑參與保險業詐欺。

計算機犯罪

守法的商業組織和政府機構剛剛涉足計算機服務領域,黑手黨的魔爪也伸了過來。犯罪團伙之手伸向了國際網際網路。儘管現在很難判斷,國際網際網路受刑事犯罪的侵害有多大,但犯罪團伙正充分利用該網路的各種功能。
目前犯罪學家只對那些為個人牟取暴利而非法利用國際網際網路的個體犯罪進行了研究。每年,因計算機犯罪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80億美元。嚴峻的形勢要求人類刻不容緩地尋找保護這一領域的方法。

生態犯罪

全人類都是生態犯罪的犧牲品。忽視生態標準、同建設監督生產系統的人相互勾結的企業是這類犯罪的主要肇事者。當生產轉移到開發中國家的時候,這一點變得尤為明顯。在開發中國家,要么沒有生態監督機制,要么就是形同虛設,為外國生產者所控制。貧困的人民更青睞能保障他們就業和國民產值增加的工業化,更希望環境清潔。犯罪團伙在這一領域找到了機會,特別是在運輸和藏匿危險品方面。

販賣人口

這類日益猖獗的犯罪包括販運非法移民、賣淫女,販運來自開發中國家的人到生存條件極其惡劣的地方充當勞工或從事家庭服務,販賣兒童供人收養,等等。犯罪分子從中牟取暴利。
有許多法律規定取締這類犯罪。隨著一些國家邊境日漸開放,這方面的法律也日益嚴格。但由於第三世界國家的居民力圖到相對富裕的國家,這個問題依然嚴峻。非法販運人口多由犯罪團伙操縱。通常,那些滯留在已開發國家的人都沒有正當工作,他們漸漸成為受剝削的階層,參與犯罪,破壞社會秩序。

器官交易

眾所周知,第一例腎臟移植手術是在1954年進行的。迄今為止,全球已經做了近50萬例腎臟移植手術。移植成為醫學界一個密不可分的領域,提供器官的行業也應運而生。
美國大約需要1.2萬個人體器官。因此,非法提供移植的器官能帶來高額利潤。這種交易也漸漸轉移到第三世界國家。為得到供移植的器官,犯罪分子不惜殺害無辜。更為可悲的是,貧窮家庭的孩子為了少得可憐的酬金把自己的器官當作商品。
新聞媒介披露非法交易人體器官的犯罪行徑後,一些國家建立了專門委員會來制定整頓這一領域的法令。大量的資料顯示,從第三世界國家非法購買人體器官受西歐一些國家犯罪團伙的控制。

販賣毒品

在全世界流通的毒品價值有3000億—5000億美元。1961年的世界毒品公約和1988年的聯合國反對非法販賣毒品公約,為國際監督奠定了基礎。但由於以下原因,對販毒的監督難遂人願:
——由於缺乏必要的資金,聯合國不能監督打擊販毒的國際檔案的執行情況;同時,國家和地區性的禁毒計畫得不到撥款,無法發揮效力;
——各國對待打擊販毒的態度相去甚遠。一些國家堅持禁止,而另一些國家則主張控制和容忍。
——許多國家缺少執行國際協定所必需的法律和技術基礎。

虛假破產

日益國際化的貿易把虛假破產從局部犯罪變成了國際性的犯罪。目前尚未統計這種犯罪的實際規模。抽樣調查表明:黑手黨在購買企業後使其破產,獲益頗豐。今後必須由各國聯手才能改善這種局面。

合法經營

販毒集團和其他犯罪團伙控制著大量企業。據粗略統計,僅靠毒品交易的收益就能向合法的市場投入2000億—5000億美元的資金。犯罪經營的增幅和合法經營的增幅成正比。這種情況如果繼續下去,從理論上說,整個世界經濟處於犯罪團伙控制下的日子已為時不遠了。很難斷定,公司老闆與毒品販子是否有聯繫,也不知道犯罪分子是否會為藏匿贓款而收買企業。現在有這樣一種說法,每天在各國間流動的資金,有一半是在經濟特區“洗錢”。

受賄行賄

貪污受賄,向社會活動家、黨務活動家、官員行賄
目前在一些國家,向官員行賄不受處罰,但其他種類的賄賂均屬刑法典規定的處罰範圍之內。犯罪人員打著代理費、諮詢費、中介費和法律諮詢等幌子行賄。行賄受賄在世界各地無處不在。
商人和投資商經常說,如果不違反業務所在國的政治和經營規則,就無法搞好生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