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以足跟部劇烈疼痛,腫脹和淤斑明顯,足跟不能著地行走,跟骨壓痛為主要表現。本病成年人較多發生,常由高處墜下或擠壓致傷。經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頭、胸、腹傷。跟骨為松質骨,血循供應比較豐富,骨不連者少見。但如骨折線進入關節面或復位不良,後遺創傷性關節炎及跟骨負重時疼痛者很常見。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fracture of calcaneus
  • 就診科室:骨科
  • 常見發病部位:足跟部
  • 常見病因:多由高處跌下,足部著地,足跟遭受垂直撞擊所致
  • 常見症狀:足跟疼痛,不能站立、行走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

病因

跟骨骨折在跗骨骨折中最常見,約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多由高處跌下,足部著地,足跟遭受垂直撞擊所致。
1.跟骨結節縱行骨折
多為高處跌下時,足跟外翻位結節底部著地,結節的內側隆起部受剪下外力所致。很少移位,一般不需處理。
2.跟骨結節水平(鳥嘴形)骨折
為跟腱撕脫骨折的一種。如撕脫骨塊小,不致影響跟腱功能。如骨折片超過結節的1/3,且有旋轉及嚴重傾斜,或向上牽拉嚴重者,可手術復位,螺絲釘固定。
3.跟骨載距突骨折
為足內翻位時,載距突受到距骨內下方衝擊而引起,極少見。一般移位不多,如有移位可用拇指將其推歸原位,用短腿石膏固定4~6周。
4.跟骨前端骨折
較少見。損傷機制為前足強烈內收加上跖屈。應拍X線斜位片,以排除跟骨前上突撕裂骨折,短腿石膏固定4~6周即可。
5.接近跟距關節的骨折
為跟骨體的骨折,損傷機制亦為高處跌下跟骨著地,或足跟受到從下面向上的反衝擊力量而引起。骨折線為斜行。X線片正面看,骨折線由內後斜向前外,但不通過跟距關節面。因跟骨為骨松質,因此軸線位觀,跟骨體兩側增寬;側位像,跟骨體後一半連同跟骨結節向後上移位,使跟骨腹部向足心凸出成搖椅狀。

臨床表現

本病患者主要有以下的表現:
1.外傷後足跟疼痛,不能站立、行走。
2.局部腫脹、壓痛、畸形或摸到骨擦音。

檢查

X線平片(包括正、側位及跟骨軸線位片)一般即可明確診斷,診斷困難者可行CT掃描或MRI檢查,尤其是CT掃描在該骨折分型診斷及預後判定上作用較大。本病的輔助檢查方法主要是影像學檢查。

診斷

患者足跟可極度腫脹,踝後溝變淺,整個後足部腫脹壓痛,易被誤診為扭傷。X線檢查,除攝側位片外,應拍跟骨軸位像,以確定骨折類型及嚴重程度。此外,跟骨屬海綿質骨,壓縮後常無清晰的骨折線,有時不易分辨,常須依據骨的外形改變、結節-關節角的測量,來分析骨折的嚴重程度。僅個別病例需CT或MRI檢查。

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無移位的跟骨骨折包括骨折線通向關節者,用小腿石膏托制動4~6周,待臨床癒合後即拆除石膏,用彈性繃帶包紮,促進腫脹消退。同時作功能鍛鍊。但下地行走不宜過早,一般在傷後12周以後下地行走。
(2)有移位的骨折如跟骨縱行裂開,跟骨結節撕脫骨折和跟骨載距突骨折等。可在麻醉下行手法復位,然後用小腿石膏固定於功能位4~6周,後結節骨折需固定於跖屈位。
(3)60歲以上老年人的嚴重壓縮粉碎性骨折採用功能療法。即休息3~5天后用彈性繃帶包紮局部,再作功能鍛鍊,同時輔以理療按摩等。
2.手術治療
(1)跟骨舌狀骨折、跟骨體橫形骨折波及關節並有移位者可在麻醉下用骨圓針撬撥復位,再用小腿石膏固定於輕度跖屈位4~6周。
(2)有移位的跟骨橫形骨折、舌狀骨折以及跟骨後結節骨折應行切開復位,加壓螺絲釘內固定。術後石膏固定於功能位4~6周。
(3)青壯年的跟骨壓縮骨折甚至粉碎性骨折有人主張早期即行切開復位並植骨,以恢復跟骨的大體形態及足縱弓。視情況用或不用內固定,術後用小腿石膏固定6~8周。
(4)跟骨嚴重粉碎性骨折有人主張早期行關節融合術,包括跟距、跟骰關節。但多數人主張先行功能療法,以促進水腫消退,預防肌腱、關節粘連。待後期出現併發症時,再行足三關節融合術。
(5)手術方式①骨圓針撬撥復位及固定;②切開復位加壓螺絲釘內固定;③切開復位和骨移植術;④關節融合術;⑤跟骨截骨術。
3.康復治療
無論手術與否,石膏固定期間均應作股四頭肌及足趾的主動活動。拆石膏後骨折已癒合或關節已融合,更應積極鍛鍊踝關節及足部功能,包括器械的套用。

預後

預後尚可。當嚴重的粉碎形骨折時,將發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