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均數回歸

趨均數回歸

趨均數回歸,這是一種統計學現象,即當我們處在一個較低水平時,任何嘗試行為看起來似乎都是有效地,因為我們將會趨向於自己更通常的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趨均數回歸
  • 外文名:regression toward the average
  • 提出者:弗朗西斯·高爾頓
“回歸”是由英國著名生物學家兼統計學家高爾頓(Francis Galton,1822~1911.生物學家達爾文的表弟)在研究人類遺傳問題時提出來的。為了研究父代與子代身高的關係,高爾頓蒐集了1078對父親及其兒子的身高數據。他發現這些數據的散點圖大致呈直線狀態,也就是說,總的趨勢是父親的身高增加時,兒子的身高也傾向於增加。但是,高爾頓對試驗數據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回歸效應。因為當父親高於平均身高時,他們的兒子身高比他更高的機率要小於比他更矮的機率;父親矮於平均身高時,他們的兒子身高比他更矮的機率要小於比他更高的機率。它反映了一個規律,即這兩種身高父親的兒子的身高,有向他們父輩的平均身高回歸的趨勢。對於這個一般結論的解釋是:大自然具有一種約束力,使人類身高的分布相對穩定而不產生兩極分化,這就是所謂的回歸效應。
在社會心理學中,特韋爾斯基和卡尼曼(1974)發現了另一條可能產生控制錯覺的路徑:我們沒有認識到趨均數回歸(regressiontowardtheaverage)這一統計學現象。由於測驗分數部分地由於隨機影響而上下波動,所以絕大部分上一次考試得分很高的人下一次的考試分數將稍有下降。因為他們第一次的分數達到了最高值,所以其第二次的分數更可能下降(“回歸”),趨向其自身的均值而並非將最高值推向更高。(這就是為什麼一個每次作業都完成得很出色的學生,即使並非每次都是最好,也可能會在課程結束時在班級內成績名列第一的原因。)反過來講,在第一次考試中得分最低的學生很可能在以後的考試中會提高成績。如果那些得分最低的學生在第一次考試後去老師那裡尋求幫助,當其成績提高時,老師可能會認為自己的輔導是有效的,儘管實際上它並沒起任何作用。
事實上,當事情處於最低谷時,我們會嘗試任何行為,而無論我們嘗試什麼——去看心理醫生,開始一個新的節食—鍛鍊計畫,閱讀一本關於自助的書——都更能發生改善而非進一步惡化。有時我們會認識到事情不會停留在某一個極好或極壞的點上。經驗告訴我們,當所有事情都非常順利時,一定會在什麼方面出點問題。當生活給我們沉重打擊時,我們通常都期望事情會變得好起來。儘管如此,我們還是無法認識到這種回歸效應。我們經常困惑於為何棒球年度新人的第二個賽季總會相對平庸——是他過於自信了嗎?我們似乎都忘記了異乎尋常的表現總要回歸到正常狀態。
通過模擬運用獎勵和懲罰的結果,沙夫納(Schaffner,1985)演示出控制錯覺可能會滲透到人們的交往中。他邀請鮑登學院(BowdoinCollege)的學生來訓練一個想像中的四年級學生“哈羅德”在早晨8:30來到學校。在三周內的每一個上學日,一台計算機顯示出“哈羅德”到校的時間,通常在8:30~8:40之間,接著學生們選擇一個針對哈羅德的反應,該反應在強烈表揚和批評之間。你可能已經料到了,通常當哈羅德在8:30之前到校時,他們會表揚他,而如果哈羅德8:30之後才來,他們會批評他。由於沙夫納編制的使計算機演示到校時間的程式是隨機的,在受批評之後哈羅德的到校時間通常會有所改善(向8:30回歸)。例如,如果哈羅德8:39分才來到學校,他肯定會被批評,而他隨機選擇的第二天的到校時間很可能會早於8:39,因此,儘管他們的批評不起任何作用,絕大部分學生在做完實驗後仍相信自己的批評是有效的。
這個實驗證實了特韋爾斯基和卡尼曼的富有挑戰性的結論:自然就是如此這般運作的,我們經常因為別人受到獎勵而感到自己受懲罰,卻因為懲罰別人而感到自己受獎勵。在現實中,正如每一個學心理學的學生都知道的那樣,對完成某事的積極強化通常更有效並且會有較少的負面效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