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話中醫:孟景春解析古今名醫趣案

趣話中醫:孟景春解析古今名醫趣案

《趣話中醫:孟景春解析古今名醫趣案》從春秋戰國時期起至近代所遴選名醫、名人總計60名,其中歷史名人10名。名醫中最著名的有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張子和、朱丹溪、李時珍、傅青主、葉天士、徐靈胎以及近代的張錫純等;名人有晏子、魏徵、白居易、狄仁傑、秦觀、陸游、施耐庵、唐伯虎、鄭板橋、曹雪芹等。所有病症所用的治法多非藥物治療,如精神、玩具、移情轉意、運動、以情勝情、收神、詩聯、觀畫、詐法、訓腦、物理、心理等非藥物療法。即用方藥亦非一般的辨證論治,大多用單方、奇特的“藥引”、反治法等總之,所治的病症在一般醫生看來,真是“山窮水盡疑無路”,而這些名醫名人治法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確實是發人深省,給人以啟發。並附以名醫、名人的畫像60幅,閱後可引起人們對這些名醫、名人景仰和緬懷。

基本介紹

  • 書名:趣話中醫:孟景春解析古今名醫趣案
  •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260頁
  • 開本:32
  • 定價:29.00
  • 作者:孟景春
  • 出版日期:2013年3月4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5775207
  • 品牌: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趣話中醫:孟景春解析古今名醫趣案》雖名趣話中醫,但其重點不在於“趣”,而在於診治方法的奇和妙,且功效神速。讀者可從其奇特和巧妙的診治中得到啟發。書中所有的名醫和名人,其生平簡歷的取材都是有據可查的。名中醫取材於《歷代名醫傳》、《中國醫學史》、《江蘇歷代名醫志》;名人取材於《中國歷代名人辭典》。至於趣話的素材,大多是源出於《中國中醫藥報》、《中老年保健雜誌》、《江蘇中醫雜誌》,還有摘取於《中醫文化面面觀》和《中醫中藥珍聞軼事》,可供讀者閱讀學習。

作者簡介

孟景春,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首批(1978年)研究生導師,江蘇省名中醫,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江蘇新醫學院、南京中醫學院中醫系主任,基礎部主任;社會兼職:曾任省及南京市中醫學會副會長,省《內經》研究會主任,省養生康復研究會顧問等職。主要著作:教材類有《內經輯要》、《內經教學參考資料》、《內經選讀》、《中醫學概論》、《中醫養生康復概論》等,譯著類有《黃帝內經素問譯釋》、《靈樞經譯釋》和《難經譯釋》等,專著類有《名醫珍言錄》、《疑難病證百例選》、《孟景春臨床經驗集》、《孟景春醫集》等,科普類有《教師健康手冊》、《趣話中藥》等。

圖書目錄

壹春秋戰國時期
一扁鵲
1.扁鵲妙法巧治“相思病”/003
2.扁鵲巧施換心術/006
二晏子(晏嬰)
晏子妙用精神療法/008
三文摯
文摯激怒治王疾/010
附:西施咽喉疼痛服肉桂/011
四魯儒醫
魯儒醫妙法醫健忘/013
貳東漢三國時期
一華佗
1.華佗妙方治喉疾/018
2.華佗用耳診病/019
3.華佗妙方巧解婆媳怨/020
4.華佗妙方“醫”貪官/021
5.華佗奇法醫肥胖/023
6.華佗告誡守空房/025
7.華佗激怒太守巧治病/025
二張仲景(張機)
1.張仲景望診斷病如神/030
2.張仲景診脈擒賊/031
3.張仲景妙法移瘡毒/032
叄南北朝
姚僧垣
1.姚僧垣準確用大黃/038
2.姚僧垣三方愈三病/039
肆隋唐時期
一莫君錫
1.莫君錫奇招止渴/042
2.莫君錫贈畫療燥熱/043
二孫思邈
1.孫思邈首創“阿是穴”/048
2.孫思邈治病查藥渣/049
3.孫思邈隨身抓藥/050
4.孫思邈醫虎創“虎撐”/051
5.孫思邈以嚏治病/052
6.孫思邈以詐法治唐太宗“心病”/053
7.孫思邈“泥丸收神”/054
三魏徵
魏徵孝母創製梨膏糖/057
四張侍從
張侍從獻方治“氣痢”/058
五白居易
白居易用荔枝核治癒疝氣/060
六狄仁傑
狄仁傑針刺治怪病/062
七許胤宗
許胤宗奇招愈口噤/065 。
八靖公
靖公巧施“斬蛇丹”/066
伍北宋、南宋時期
一錢乙
錢乙用一味黃土救太子/069
二李防禦
李防禦技窮乞單方/071
三楊吉老
1.楊吉老巧治斜視/073
2.楊吉老重用生薑治爛喉/074
3.楊吉老冰水煎藥治腹痛/074
4.楊吉老治小便出糞/075
5.楊吉老一味草藥治便秘/075
四傅郎中
傅郎中妙用赤小豆/077
五秦少游
秦少游觀畫愈腸疾/079
六蔡御醫
蔡御醫巧用蒲黃治舌腫/081
七遊方僧
遊方僧巧用桑葉治盜汗/082
八王貺
王貺針刺治奇舌/084
九陸游
陸游詠詩愈頭風/088
十許叔微
許叔微診治遊魂症/089
陸金元時期
一張子和
1.張子和擊木治驚嚇/093
2.張子和激怒治失眠/094
3.張子和“以喜勝憂”治鬱症/095
二朱震亨(朱丹溪)
1.朱震亨戲說療“心疾”/101
2.朱震亨激怒治“厭食症”/102
三葛乾孫(葛可久)
1.葛乾孫奇招治痿證/106
2.葛乾孫奇招治傷寒/106
四羅天益
羅天益不藥治癃/109
五呂復(呂元膺)
……
柒明代時期
捌清代時期
玖近代(民國及新中國時期)
附:診治趣話雜錄
編後記

文摘

著作權頁:



3.孫思邈隨身抓藥
唐代藥王孫思邈經常外出行醫採藥,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有好的藥材,他就不畏艱難困苦地去採集,或進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懸崖絕壁,或穿越河川峽谷。因為采的藥材很多,它們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雜放在一起。為了便於分類放置和使用,他就特意做了一個圍身,在圍身上縫製了許多小口袋,凡採到一種藥材,就裝到一個小口袋裡,使用起來就方便多了。
一次,孫思邈行醫採藥來到一個小村莊,忽然間一陣狗叫,只見有一婦女躺在地上,口中不斷發出“哎呀!哎呀!”的痛苦喊聲。原來這位婦女的小腿被狗咬傷了,鮮血直流。他急忙從圍身袋裡拿出一種藥來,給她敷上頓時血止痛減,婦女見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謝藥王的救治之恩。藥王就是這樣採藥走到哪裡,行醫治病到哪裡。他給病人診察後,就從口袋裡拿出藥來,因為藥物配伍不需要許多,總是從小袋裡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來,所以,人們就把它叫做“抓藥”。
後來,人們開藥店,為了使眾多藥物不易混雜,更便於分類取藥,店主也仿照藥王的辦法,將藥櫃內做成一個格子、一個格子的小抽屜,小抽屜里再隔成3個或4個方格,用來放置各種藥材。小抽屜的外邊寫上中藥名稱,以便記取,直至今天,病人到藥店買藥時,有的地方仍叫“抓藥”。
按:中藥店的藥櫃分格裝各種藥材,一直沿用至今,這種分裝法,也有記載說源起於華佗。至於抓藥,後來為了用量正確,常用戥子稱藥,現在的中藥店,因藥方多又多採用抓藥分包,其中有些新手,手上“無功”,抓的分量不太準確,所以因此而影響療效。
4.孫思邈醫虎創“虎撐”
一天孫思邈去山中採藥,正在行走時,忽然一陣帶有腥氣的風過後,只見他面前跪者一隻吊睛白額虎,張開虎口,還不斷地發出痛苦的呻吟。孫思邈從老虎眼神中看出並無惡意,而是請他治病。孫思邈大膽地走近虎身,向它嘴裡一看,原來是老虎喉中卡了一根長骨頭。孫思邈心想,從虎口中取出這根骨頭並不難,難的是取骨時,老虎一痛,虎嘴一合,我這條手臂就沒有了。想到這裡,他對老虎說:“我是上山來採藥的,身邊未帶治病的工具和藥,若想治病,到我家中去治。”並做著手勢。老虎聽後,點了點頭,就順從地跟著孫思邈走到家中。到家後,孫思邈請鐵匠鑄造了一隻中間有圓眼的鐵圈,用鐵圈撐著虎嘴,從鐵圈圓眼中把手伸進去,取出了卡在虎喉中的骨頭,然後又給它上了些止血藥,治好了病,老虎高興地叩謝而去。現今,藥王廟內孫思邈神像,就是手拿“虎撐”、身騎猛虎的樣子。從此,“虎撐”也就成可遊方郎中行醫的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