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進揚

趙進揚

進揚 (1910-1942),原名趙金山,又名趙關儒,1910年生於昌圖縣七家子村楊家大溝的一個農民家庭,幼時全家遷到吉林省長嶺縣,9歲時在長嶺縣入私塾讀書,後因長嶺交通不便,又遷至鄭家屯北金山堡落戶,在鄭家屯讀完國小和國中後考入奉天省立第四高級中學,1928年畢業後,次年考入北平的一所政法大學讀書。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
趙趙進揚在大學讀書期間,知識日長,閱歷加深,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國內外局勢的惡劣、國家前途的危殆,其興邦救國心切,決心橫刀立馬以赴國難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趙進揚在校期間,積極參加反帝救國的學生運動。在革命鬥爭中,趙進揚增長了才幹,也開闊了眼界,見識到了潛在於人民當中的偉大力量,堅定了革命的信心。並且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培養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於1931年8月秘密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肆意踐踏東北大地,國土淪陷,人民流離失所,日本侵略者奸、淫、燒、殺慘不忍睹。然而,國民黨政府抱不抵抗主義,蔣介石竟悍然提出"攘外必先安內"的口號,將東北的大好河山拱手讓給日本帝國主義。趙進揚對此投降賣國活動,憤慨已極,遂於1931年10月,在北平地下黨的領導下,積極投入愛國救亡運動。在潮湧般的學生示威遊行隊伍中,趙進揚撒傳單、貼標語,十分活躍。學生的愛國行動,震撼了北平統治者的寶座,國民黨北平當局急忙調動大批軍警進行殘酷鎮壓,趙進揚在與軍警搏鬥中被俘,拘押在北平警察局。事後,經中共地下黨設法多方營救,加之其二哥也出錢托人,幾日後趙進揚被釋放出獄。
1931年末,趙進揚參加北平學生南下示威,在南京請願的反日討蔣鬥爭中又一次被捕,關押在南京。在南京國民黨當局審訊時,趙進揚大義凜然,理直氣壯,並反問審判者:"難道愛國抗日還有罪嗎?你們願意當亡國奴嗎?"對方張口結舌,無言以對,弄得他們灰溜溜地不得不草草收場。由於南京當局沒有抓到什麼口實,又經地下黨設法打通各個關節,極力營救,趙進揚於1937年6月被釋放出獄。
1937年"七七"事變後,趙進揚和平津流亡學生一起跟隨楊秀峰奔赴抗日最前線,深入敵後,組織發動民眾,建立抗日根據地,發展壯大抗日武裝力量,開展抗日游擊戰爭。9月,趙進揚等在楊秀峰的領導與安排下,參加了冀西民訓處。10月初,楊秀峰派楊克冰、趙進揚等人由娘子關出發,到臨城、內邱兩個縣做爭取與勸降兩處的國民黨保全隊工作,趙進揚與楊克冰分到一組,一道工作。10月10日(即內邱被敵人轟炸的前兩天),趙進揚、楊克冰二人同兩名紅軍戰士,從井陘動身,趕到石家莊,然後乘平漢線當天最後一趟火車,於夜間到臨城的鎮內下車,持冀西民訓處護照,以國小教員的身份,找到了當時臨城縣長佟玉墀(東北人)。見面後談起工作,楊克冰、趙進揚二人便以抗日救國的道理動員說服佟玉墀,當時佟玉墀一口答應下來,同意參加抗日。然而,日本侵略者的迅速南侵,竟嚇壞了這位佟縣長。他表面允諾,暗自卻帶領臨城保全隊偷偷地逃跑了。該保全隊有百餘人,百十條槍,趙進揚、楊克冰認為他們的逃跑,對抗日是個重大損失,必須想盡辦法,將其追回,爭取過來,以壯大我們的隊伍。二人計議已定,便去找當時原保全團團副何如愚(當時臨城較開明的知名人士)和原保全團長李尚義二人,曉之以抗日救國之理,動之以濟世興邦之情。經反覆說服動員和深入細緻的工作,何如愚和李尚義二人便答應設法將臨城保全隊追回來。
為更好地早日爭取說服內邱保全隊歸服我部,不再重演臨城事件,趙進揚先行一步趕赴內邱。10月16日,內邱保全隊長邢榮傑率保全隊行至神頭村停留,趙進揚、楊克冰、于振河便從臨城趕來和刑榮傑見了面,年輕的邢隊長頗具愛國之心,加之經過說服動員,便毅然表示同意率隊加入我冀西民訓處領導的冀西遊擊隊。臨城的保全隊亦由何如愚、李尚義二人帶隊趕來,有保全隊70多人,警察30多人,民眾約80多人,計200左右人。這時兩支隊伍總計300多人,集聚在神頭大廟院內,然後便由趙進揚、楊克冰等人帶領這支隊伍去皋落一帶找八路軍一二九師,進行整編。1937年11月,冀西民訓處派趙進揚去臨城等建抗日縣政府。趙進揚一到臨城就忙於組織招集人員,積極工作,首先聘任都莊村抗日救國成員崔子儀為縣政府秘書,繼之任李心耕為財糧科長,並在上級黨組織的領導下,同崔、李等人一起商討組建臨城縣政府事宜,接著召開大會,發動民眾,宣講抗日救國的道理,為抗日縣政府的建立做了充分地輿論準備。經一階段緊張的工作,臨城縣抗日政府於1937年12月13日在官都召開大會宣布成立,趙進揚任縣長。接著,抗日縣政府發表了《告全縣人民書》,號召"全縣人民在共產黨和抗日政府領導下,要團結一致,有人出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槍出槍,萬眾一心,保家衛國,要堅決趕走日本侵略者,勝利一定是屬於中國人民的……"。城裡的敵人聞訊後,驚慌失措,怕得要死。他們懸賞20萬元捉拿趙進揚,懸賞10萬元捉崔子儀等。然而,趙進揚率機關人員,仍積極地活躍在民眾當中,抗日的形勢日勝一日,敵人的懸賞陰謀終於破產。抗日縣政府成立後的幾天內,就處決了兩個罪大惡極者,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鼓舞了民眾的抗日士氣。趙進揚十分重視區村政權的建設,1938年初相繼在全縣創立東、西、南、北、中五個區,派任了得力區長,開展了區、村民眾的抗日救國工作。
1938年3月,日本侵略者發動第二次掃蕩。這次規模很大,老鄉們已事先給趙進揚報了信,說日本侵略軍要掃蕩圍城。趙進揚接信後,當機立斷,決定把縣政府轉移到孟家莊,安排縣政府機關人員先撒,趙進揚帶領李心耕和除奸科長姜士太、警衛員趙振東四人留在最後,進行隱蔽,以監視敵人的動向。
1938年9月,因工作需要,趙進揚調到抗日鬥爭嚴酷而情況複雜的贊皇縣任抗日縣長。這個縣由於頑固勢力多方面挑起磨擦,尋釁鬧事,妄圖撲滅抗日烽火併取代抗日政權,致使一切抗日政策都難於貫徹實施。趙進揚到任後,便深入摸清敵人的情況,採取有力措施,狠狠地打擊頑勢力的囂張氣焰,積極穩步地開展反"磨擦"鬥爭。贊皇縣除頑固派猖狂活動外,另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民眾吃糧不足,人心不安。為解除全縣人民的困難,趙進揚便由臨城調來小米24萬斤,不但安撫了民眾,而且也有力地支持了反"磨擦"鬥爭。
在掌握頑固派動向的前提下,趙進揚曾幾次到頑固派駐地,與其進行談判,並以理痛斥敵頑,使其理屈詞窮。頑固派表面上贊同抗日,卻暗中陰謀活動。1939年3月初,國民黨侯如庸的反動軍隊,包圍了贊皇抗日縣政府,並以鹿锺麟的命令,勒令解散抗日縣政府,撤銷趙進揚縣長職務。趙進揚堅決果斷帶領縣機關幹部隊伍進行英勇反擊,民眾也參戰支援,最後在我八路軍配合下,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保住了抗日政權,取得了反"磨擦"鬥爭的第一個勝利。
1939年3月12日,反動分子於珩在黃家溝組織了非法的第二縣政府,漢奸劉希之粉墨登場,要取代抗日政府。為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維護我抗日縣政府的聲威,抗日縣政府在趙進揚等同志的積極組織與領導下,採取有力對策,分別在白草坪、任家溝、院頭、鐘亭等地召開了民眾大會。會上,趙進揚義正詞嚴地揭穿了於珩一夥的陰謀,號召全縣人民要認清敵人製造"磨擦"的伎倆,要團結一致共同抗日,參加反"磨擦"的鬥爭,使敵第二縣政府成了眾矢之的。接著,趙進揚又在土門村召開了全縣抗日自衛隊大會,組織民眾示威遊行,在全縣掀起了強大的討敵政治攻勢,給敵人以致命打擊,致使於珩組織的"第二縣政府",不到一個月就壽終正寢了。
1939年8月1日,反共分子張陰梧,為了配合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指揮頑軍,以其優勢兵力,包圍我抗日縣政府駐地中馬峪和以中馬峪為中心的上、下馬峪兩個村,史稱"中馬峪事件"或"Jk一事件",企圖一舉消滅我抗日縣政府。接著,張陰梧又陸續調動大批軍隊,向被圍的我黨幹部、民眾連續發動幾天的攻擊。在我留守的縣大隊一營及縣武裝幹部的反擊下,頑軍陰謀終未得逞。在事件發生前,趙進揚已派人探得敵人的動向,並做了周密的安排,親自帶領二營及縣機關一部分幹部迂迴敵後,並及時取得我正規部隊的支援,分三路進行圍殲反擊。經不到一天的激戰,頑軍被打得七零八落,造槍廠被我奪得,萬多頑軍被俘,余者狼狽逃竄,取得這次反頑戰役的勝利。
1939年秋,趙進揚升任邢南辦事處主任,領導邢台、沙河、磁縣武安涉縣等地的抗日工作。趙進揚剛上任就遇到國民黨軍朱懷冰部製造的"冊井慘案"(冊井是沙河縣的一個鎮,朱懷冰部在冊井一帶大規模逮捕和屠殺我抗日地方幹部和民眾製造流血事件)。趙進揚到任後,便立即組織領導全體幹部與民眾,積極投入了反國民黨軍朱懷冰部的鬥爭。為聲討國民黨軍隊在"冊井慘案"中的滔天罪行,趙進揚帶領區、縣幹部,廣泛組織與發動民眾,在廟頭村召開了一次規模空前的聲討大會,與會軍民近萬人。當時國民黨代表常紹寒參加了大會,他在會上的講話中不但不承認國民黨在慘案中的任何罪責,對抗日救國也隻字不談,並推三躲四地把問題推向抗日軍民身上,因而激怒了民眾,當場被轟下了台,逃之天天。這次大會,大長了抗日軍民的志氣,大滅了國民黨的威風。接著,趙進揚對此嚴重形勢,採取了種種有力對策。在正規部隊和人民民眾的支持下,一舉擊潰國民黨朱懷冰部,贏得了這次的勝利。
1940年8月1日,太行山區行政區劃改變,成立漳北辦事處,趙進揚任漳北辦事處主任。
1941年9月1日,邊區政府成立後,漳北辦事處改為太行第五專署,趙進揚任第五專署專員。第五專署從草創到機構完善,趙進揚花費了全部精力。
1942年春天大旱,莊稼種不上,老百姓沒米下鍋,區內有的縣樹皮都吃光了,民眾吃糠排不下便來,人心惶惶,專署人員也只能每天吃點綠豆,情況十分嚴重。為了解決民眾疾苦,趙進揚主動找地委書記王維剛,研究解危救難的辦法,最後確定向地主借糧,以度饑荒。當時五專署所轄各縣的地主都相當頑固而吝嗇,他們把上百石的糧食藏在地窖里,寧讓它發霉也不借給窮苦人。趙進揚對此採取了果斷措施,把辦事處幹部分到各縣去組織發動民眾,開展借糧鬥爭。各縣人民民眾一經發動,很快行動起來,形成一場借糧風潮,地主見此形勢,害怕起來,紛紛把糧食拿出來,借給民眾。通過借糧鬥爭的展開,民眾生活有了保障,不但度過了災荒難關,各縣民眾抗日積極性也被廣泛地調動起來了,男人涌躍參軍參戰,婦女做軍鞋搞慰問等積極支援前線,有力地推動了全區抗日鬥爭的開展。
1942年5月,日本侵略軍向太行山根據地發動第二次總攻擊。侵略軍有25個大隊,偽軍有3000多名,在日本侵略軍駐山西第一軍團長條家義勇的帶領下,採用"鐵壁合圍"、"反覆梳篦"、"縱橫掃蕩"等戰術,對我太行山區根據地進行規模巨大的大掃蕩。此時,趙進揚正在北方局黨校參加學習,隨八路軍總部和黨校學員轉戰於遼縣偏城等地。1942年6月1日以後,日本侵略軍已形成了"鐵壁合圍"之勢,八路軍總部等機關和黨校人員被圍困於南艾文堡西的十字嶺,趙進揚也被圍在合擊圈中。敵人開始了近20天的大搜捕。在此緊要關頭,黨的領導機關採取化整為零、分別突襲的果斷措施,部署班、組、人各自為戰,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衝破敵人的合圍搜捕,保存抗日武裝力量。
趙進揚當時已和日本侵略軍單獨激戰與周旋了幾天,後來轉移到陡背山的老虎窩石洞裡隱蔽,以待機殲敵突圍(當時石洞裡還隱蔽著桑棧村王圪心一家五口人)。趙進揚在洞中考慮如果被敵人發覺,自己穿著軍裝會牽連民眾,後果不堪構想,於是便毅然從山洞中出來,另覓隱蔽處伺機突圍。當時他帶著一部照相機,一個公文包,持24響短槍,在山間迂迴隱蔽,尋找有利地形和觀察敵人的動向。到山門處,發現了朱堅(女,偏城縣婦救會主任)的遺體,給她拍了照,然後繼續審視敵情和隱蔽行動。當他運動出距老虎窩山洞300多米的地方時,被日本侵略軍搜山隊發現,敵人呼叫著向他奔襲而來。這時,趙進揚仍十分沉著,邊向敵人還擊邊撤,敵人窮追不捨,趙進揚最後迂迴到一高埠斷崖處阻擊日本侵略軍。隨之敵人愈圍愈多,趙進揚在子彈打光後,遂跳崖壯烈殉國,時年僅3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