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君陶

趙君陶

趙君陶(1903.1.17-1985.12.14),原名趙世萱、郁仙,女,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龍潭鎮人。1919年隨全家遷到北京,在五哥趙世炎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之一)的引導下,追隨時代前進的潮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先後擔任化學工業部教育司副司長,北京化工學院黨委成員、副院長等職。全國第四屆、第五屆政協委員。“文化大革命“期間遭迫害,1985年12月14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君陶
  • 別名:趙世萱
  • 國籍:中國
  • 民族:土家族
  • 出生地:四川酉陽(今重慶市酉陽縣)
  • 出生日期:1903.1.17
  • 逝世日期:1985.12.14
  • 職業:教育家
  • 畢業院校:上海大學
  • 主要成就:湖北婦女協會宣傳部長,哈爾濱第四中學校長北京化工學院副院長
人物生平,早期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主要功績,個人生活,革命伴侶,忠貞愛情,教育李鵬,關心兒媳,動亂年代,與世長辭,相關作品,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趙君陶,1925年入上海大學社會系學習。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無產階級教育家。國務院原總理李鵬之母。
李鵬父母李鵬父母
大革命時期,1926年8月在上海與李碩勛結婚。同年冬到武漢,政治部主任;趙君陶擔任湖北婦女協會宣傳部長,動員婦女支援北伐鐵軍。南昌起義失敗後回上海,此後,長期在上海做黨的地下工作。曾任中共中央婦女部負責人。
1926年夏季,北伐戰爭打響了。經過激烈的戰鬥,北伐軍節節勝利,占領了通往武漢的要地汀泗橋和賀勝橋,並且攻克了武漢。革命的中心逐漸轉移到武漢地區,中央派遣李碩勛和趙君陶夫婦也來到了武漢工作。隨後,以葉挺獨立團為基礎組建了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師長是李漢魂,副師長是葉挺(後升任第十一軍副軍長兼第二十四師師長)。受黨組織的派遣,李碩勛前往二十五師,擔任政治部主任,這也是他投筆從戎的開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大革命失敗後,奉黨組織之命回到四川重慶,在二哥趙世雙家裡隱蔽下來,以教書為生。曾先後在成都、金堂、簡陽、五通橋、合川、雅安等地教書,伺機宣傳進步思想和黨的主張。教育出一批又一批具有進步思想的學生,有的學生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5年,許多黨的地下組織遭受破壞,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繫。1937年,李一氓奉命到四川做統戰工作,從此接上了黨的組織關係

抗日戰爭

趙君陶
抗日戰爭時期,1939年初,根據中共中央南方局決定安排到保育院工作,抗戰時期的保育總會是在共產黨和民主人士推動下,為收容抗戰難童成立的組織,下屬若干保育院。在鄧穎超推薦下到重慶市合川縣土主場周家祠堂創辦第三保育院,任院長。對保育院收容的5-10歲難童,精心教育;對中共南方局和地方黨組織來院隱蔽或工作的地下黨員認真保護和關照,直到抗戰勝利。她和院裡的同事共撫養了800多名因戰爭而流離失所、在死亡線上掙扎的、年歲不齊的兒童,使他們恢復了健康,受到良好的教育,完成了學業,走向了社會。孩子們都親切地稱她為趙媽媽。鄧穎超對她在第三保育院的工作給予高度的評價,親筆寫下:“在抗日烽火中以偉大慈母般的愛培育下一代。”鄧穎超作為李鵬父親李碩勛的革命戰友和同志,一直被李鵬等烈士後代視為“親愛的鄧媽媽”。

解放戰爭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8月抗戰勝利,第三保育院合併到重慶歌樂山保育院,才離開合川到延安。後到東北,任哈爾濱第四中學校長,為黨和國家培養出許多棟樑之才。

主要功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繼續從事教育工作,對工農出身的幹部有著深厚的感情。在中南教育部工作時期,1950年9月後,先後創辦了中南實驗工農速成中學,在天津創辦南開大學工農速成中學。後到北京參加了北京化工學院的創辦工作,後任副院長。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擔任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屆、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是教育界的代表。每次開會,都積極參加討論,為中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提了不少中肯的建議。
1985年12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終生為革命,為無產階級的教育事業立下不朽功勳。著有《趙君陶教育思想論文集》。

個人生活

革命伴侶

1925年,趙君陶與李碩勛相識於杭州西子湖畔,互相萌發了愛慕之心。以後他們又同時就讀於上海大學社會系。李碩勛是學生領袖,全國學生聯合會的會長。趙君陶認真攻讀革命理論,是品學兼優、思想進步的學生,並於192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兩人情投意合,在上海大學結成良緣。從他們的結婚照片可以看到,趙君陶相貌端莊,溫柔文雅,坐在一個大椅子上,李碩勛身材修長,剛強堅毅,坐在趙君陶之旁。趙君陶一直將這張照片珍藏在身邊。
1926年冬,李碩勛投筆從戎,在稱“北伐先鋒鐵軍”的葉挺部隊擔任師政治部主任,而趙君陶則擔任湖北婦女協會宣傳部長,動員婦女支援北伐鐵軍。1927年,李碩勛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趙君陶也緊隨其後。起義失敗後,兩人在南昌分別,不久又在上海會合,此後長期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李碩勛擔任中央軍委委員、江南軍委書記,趙君陶則是中央婦委的秘書。白色恐怖之下,黨的工作者隨時都有喪失性命的危險。李碩勛、趙君陶多次遇到險情,但總能沉著應對,機智勇敢,配合默契,化險為夷,既保護了自己,又保護了同志們和地下黨機關的安全。

忠貞愛情

1931年5月,李碩勛奉黨中央命令去南方,擔任兩廣軍委書記,機關設在香港。7月,趙君陶攜帶著3歲的兒子李鵬,由上海到香港。他們在香港的團聚是短暫的。7月,李碩勛到海南島召開軍事會議,不幸被捕入獄,遭受嚴刑拷打,英勇不屈,於1931年9月16日在海口從容就義。
李碩勛就義時,年僅28歲,正當英年。趙君陶與之同年,也算得才貌雙全,風華正茂。但是多少年過去了,趙君陶終身沒有再婚。這是為什麼呢?趙君陶從青年時代起就反對封建婚姻、謀求婦女解放。對一些再婚的戰友和同事,她也絕無輕視和反感。惟一能解釋的原因是,趙君陶對李碩勛愛得太深了。李碩勛的遺像始終擺在她的床頭或書房,她經常面對遺像,靜坐沉思,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一本載有詳細介紹李碩勛的書《紅旗飄飄》總是放在她的枕下,經常取出反覆閱讀。在任何險惡的環境下,她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李碩勛的遺書,所以遺書才能完好保存到今。趙君陶去世後,李碩勛遺書的原件交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保管陳列。

教育李鵬

趙君陶為了撫養李鵬兄妹,含辛茹苦,飽經磨難。李碩勛犧牲後,她帶著才3歲的李鵬和遺腹女兒從上海回到成都。在那白色恐怖的年代,她既要隨時防備特務的迫害,又要攜兒帶女自謀生計。她們的經濟條件並不寬裕,有時還相當困難,但趙君陶仍把李鵬送到當時成都最好的成都實驗國小讀書。受環境所迫,趙君陶經常更換執教的地方和學校,與李鵬時而在一起,時而分離,不斷承受母子分離的痛苦。
1941年,趙君陶毅然決定把13歲的李鵬送到革命聖地延安去學習,使他受到黨的教育,像父母一樣,成為一名共產黨員。建國前夕,黨中央決定派遣一批青年到蘇聯學習經濟建設的專業知識。李鵬不想去,趙君陶極力主張他去。為此,她們母子之間發生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衝突。她批評李鵬目光短淺,有自滿情緒。最後,李鵬聽從她的勸告,服從組織決定,到蘇聯學習了水力發電專業。

關心兒媳

李鵬的妻子朱琳自幼喪母,失去了母愛,是趙君陶給了她第二次母愛。1959年,朱琳懷上第一個孩子,住在北京協和醫院。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朱琳遇到早產和難產,趙君陶終日守護在她的身旁。林巧稚大夫問趙君陶:"你是要大人,還是要孩子。"趙君陶毅然回答:"大人也要,孩子也要。"她的語氣堅決誠懇,使林大夫深受感動。在林大夫的精心護療下,朱琳終於順利產出一個男孩。
人到老年都喜歡自己的孫子,所謂含飴弄孫樂,隔代親,趙君陶也不例外。但她在疼愛孫子孫女的同時,也對他們提出嚴格的要求,把她自己的品德和學識,通過言傳身教留給他們。晚年,趙君陶以練書法為樂,寫得一手娟秀的“趙”體字。她為孫子和孫女們親手書寫的幾篇贈言,充滿了對後代希望之情,被完整地保存下來。

動亂年代

1955年,李鵬從蘇聯學成回國,分別多年的母子又得重逢。組織上分配李鵬到東北基層工作,趙君陶毅然送李鵬走上了新的征途。趙君陶和兒子生活在兩地,平常只有書信來往,偶爾李鵬到北京出差,才有見面敘談的機會。1959年後黨內反右傾的鬥爭,趙君陶受到了批評,指責她不支持在化工學院大辦鋼鐵,搞“興無滅資”和“拔白旗”。運動過去了,她只受到批評,沒有給什麼處分。當時李鵬也在反右傾鬥爭中受了批判。趙君陶告誡李鵬要以寬廣的胸懷來正確對待同志們的批評,勉勵他既要堅持真理,又要接受教訓。
趙君陶有一個三姐叫趙世蘭,二人同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大革命失敗後,革命進入低潮時期,她倆奉黨組織之命先後回到四川成都,在她們二哥趙世雙家裡隱蔽下來,以教書為生,伺機宣傳進步思想和黨的主張。1935年,那是中國革命史上最困難的年代,紅軍正在進行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許多黨的地下組織遭受破壞,她倆也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有一個叛徒,後來當了國民黨的特務,在成都發現了她們,對她們進行追蹤和威脅。在這種險惡的情況下,她們機智勇敢地與特務作鬥爭,終於化險為夷,逃出特務的魔掌。文化大革命中,她們被誣陷為“大叛徒”,錯誤地受到批判、鬥爭、抄家等種種折磨。趙世蘭年老體弱多病,受不住這樣身心的摧殘,於1969年1月8日含冤去世。而那時趙君陶已被關進化工學院“牛棚”,正在接受批鬥審訊。趙君陶面容憔悴,身體十分虛弱。特偵組問趙君陶:“你丈夫都犧牲了,你為什麼能活下來?”她回答:“如果幹革命的都死了,哪裡有如今革命的勝利。”正義的聲音駁得那幫人啞口無言。

與世長辭

20世紀80年代初期,趙君陶病魔纏身,她希望有生之年再到西湖一次,那裡畢竟是她和丈夫初識之地。她終於如願以償,在療養院度過了一個夏天。趙君陶彌留之際,李鵬夫婦均不在她的身旁,趙君陶在臨終的昏迷中偶爾甦醒過來就問“兒子怎么還沒有來?”她最後的話是:“是我把他們拉扯大的”,“不容易啊”,又以微弱的聲音說,“要防‘狗’,要防‘狗’啊”,就溘然去世了。“狗”就是指特務和叛徒。她是在告誡後代,不要忘記過去“狗”的危害,也要警惕可能產生的新“狗”。趙君陶多次囑咐李鵬夫婦,身後把她的骨灰撒在瓊州海峽。趙君陶的骨灰最終被安放在海口李碩勛烈士紀念亭內。

相關作品

《趙君陶思想論文集》
該書是第一本全面介紹和論述趙君陶教育思想的專著。
生平照片——形象生動地再現了趙君陶在教育戰線栩栩如生的工作風采,不少照片首次公開,尤為珍貴。
趙君陶教育工作文摘——資料翔實,選材精當,全面展現了趙君陶獨具特色的革命實踐和豐富的教育思想,有較高的史料和研究價值。
回憶紀念文章——由親屬、好友、同事、學生及生前工作單位撰寫,文字生動,情感真摯,記述了趙君陶同志為黨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件件感人事跡。
研究論文——視野寬廣,史論結合,觀點新穎,緊扣現實,系統論述了趙君陶同志教育思想的豐富內涵、時代特點和現實意義。
教育工作文稿
戰時兒童保育會直屬第三保育院工作資料
中國小教育處半年來工作總結報告
精簡課程問題
業務情況
中國小教育處改進工作以來的總結與今後的主要工作
關於培養少數民族幹部開展少數民族文教工作的意見
關於婦女職業學校提案處理經過
中等教育會議傳達報告摘要
南開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一九五三年招生工作總結
關於商調配備專職教導主任的報告
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問題
制訂與修訂教育計畫動員報告提綱
報告提綱
本學期的任務
職工業餘教育的重大意義
修訂教育計畫是1959一1960年下學期的一項重要工作
在表彰1959年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會議上的開幕詞
修訂教育計畫動員報告提綱
落實知識分子政策搞好教師隊伍建設
擇優錄取,為四化建設培養人才
回憶與懷念
為化工教育事業鞠躬盡瘁
——懷念老院長趙君陶同志
斯人已遠,功績猶存
——紀念革命教育家趙君陶同志
我所認識的趙君陶同志
她是黨的好女兒
憶君陶
紀念君陶同志
深切懷念趙君陶同志
憶趙君陶同志
回憶趙君陶老院長
深切懷念趙院長
三次短暫聚會,教益永誌不忘
——深切懷念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老戰士、革命教育家趙君陶大姐
深切懷念趙君陶老師
趙君陶在簡陽
趙君陶在樂山通材中學
我藝術教育的啟蒙老師
懷念趙君陶同志
在趙君陶院長教誨下成長
與趙大姐在一起的日子
在趙媽媽哺育下的童年生活
回信與感念
良師慈母趙君陶
難忘慈母恩
難忘的會見
趙媽媽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在趙媽媽身邊的日子裡
懷念慈愛的趙媽媽
我們的好院長趙君陶
難忘的歲月,深情的思念
中共哈爾濱市第四中學總支委員會
我所了解的趙君陶校長
趙君陶與中南實驗工農速成中學
教育家趙君陶同志在南大速中
在趙院長引 領下走上化工教育戰線
慈愛的九娘
懷念我的九娘
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趙君陶教育思想研究
一心為祖國 終生育人才
——趙君陶教育思想淺談
趙君陶教育思想與實踐
為黨的工農幹部教育嘔心瀝血的教育家
——簡論趙君陶在南開大學工農速成中學的教育實踐
簡論革命教育家趙君陶
趙君陶教育思想研究
趙君陶革命教育思想的形成和確立
趙君陶教育管理思想初探
趙君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思想之探析
趙君陶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思想淺析
論趙君陶的知識分子思想及實踐
趙君陶教育工作研究
趙君陶教育改革思想初探
注重因材施教強調德育優先
——試論趙君陶的教育思想與實踐
趙君陶與社會教育工作
趙君陶的教育實踐及其特點
簡論趙君陶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
趙君陶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及實踐
試論趙君陶教育思想及其時代特色
論趙君陶的教勞結合思想
趙君陶人本教育思想初探
趙君陶與戰時兒童保育事業
趙君陶的難童保育思想與實踐
——由一份歷史檔案引出的研究
論趙君陶的德育教育思想與實踐
論趙君陶教育思想的實踐性特點
論趙君陶戰時兒保兒教思想
論趙君陶的兒童教育思想
對趙君陶早期教育思想的回顧與探討
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趙君陶的教育觀簡論
淺析趙君陶第三保育院素質教育思想
趙君陶對建國初期中南地區中國小教育改革的貢獻
試論五十年代趙君陶的教育實踐活動
從創辦北京化工學院的實踐看趙君陶教育思想的發展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