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耀宗

蔡耀宗(1922-2000)樂清市樂成鎮人。1943年溫州中學高中部畢業。194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歷任樂清中學教員、校長、溫州工業學校、杭州化工工業學校副校長、化工部教育司副處長、北京化工學院(現為北京化工大學)教務長、副院長、常務副院長。長期從事教育工作。是籌建杭州化工學校(浙江工業大學前身)、北京化工學院主要組織者,對制定學校辦學方向,建設規劃,規章制度,以及教學管理都做出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耀宗
  • 出生地:樂清市樂成鎮
  • 出生日期:1922
  • 逝世日期:2000
生平,影響,

生平

蔡耀宗是北京化工學院(現北京化工大學)主要創建者之一,對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的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高尚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一)
一九五八年黨中央主管文教工作的陸定一同志與化工部彭濤部長說:“現在國務院有兩個部沒有自己怕大學,一個是化工部,一個是輕工部,你們化工部應儘快辦起來”。彭部長的作風歷來是雷厲風行,現在中央要求是儘快辦自己的大學,所以他接到這個指示在部黨組會上決定讓部長助理李蘇同志立即籌辦。
當時正是整風反右運動整改時期,部機關進行精簡改革。蔡耀宗同志被分配去黑龍江工作團,正整裝即將出發,突然被李蘇同志叫去,命令他不去黑龍江,馬上參加籌建北京化工學院。還決定先從原教育司抽調趙君陶副司長、蔡耀宗、林樹森和於芹搭起籌備班子。然後再從速增調人員。部黨組決定建立籌委會,李蘇同志任主任,趙君陶和蔡耀宗是委員,要求三個月即當年九月就正式開學。
蔡耀宗和林樹森等同志受命之時甚為驚喜,三個月辦起一所大學,雖然是在大躍進年代,可又談何容易,但他們以總路線的鼓足乾動,力爭上遊,多快好省的精神開展起一場籌辦的搏擊戰。
建設一所什麼樣的化工大學,是第一位要確立的。當時世界已進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為主要標誌的電子時代,我國的化學工業方興未艾,趕超世界潮流是化學工業的歷史使命。據此,部黨組決定創辦北京化工學院的宗旨是力主在高層次、高水平、全新、具有特色上展示。
這個宗旨的確立,需急速報請黨中央批准後,才能鋪開各項籌備工作。報請的擬文的任務就交給蔡耀宗同志在一兩天寫出。他根據部黨組的指示精神與有關同志研究按時寫出以化工部黨組的名義《關於籌建北京化工學院的報告》,六月九日經彭部長簽發上報毛主席、黨中央。報告就建校方針、專業、學制、規模、校址、師資、經費和本年招生計畫等,明確提出:“成立該校的目的是:培養尖端科學發展所需的高級化工技術人才,同時還根據北京市化學工業發展需要培養一部分高級化工人才”。同年七月十四日時任黨中央總書記的鄧小平同志簽發以中央(58)574號復文:“中央同意化工部籌建北京化工學院及報告中所列各項”。這個報告確立了辦學方向和目標,奠定了學校創建與發展的根基與指針,所以一九六0年十月二十二日黨中央把我院列入全國重點大學。五十年後的今天深感它的極端重要。這是蔡耀宗同志為籌建學校具體做的第一件頭等大事。
在籌備的日子裡,蔡耀宗同志是最忙乎、擔子最重的一員。他在李蘇和趙君陶同志領導下,負責抓全面工作。他看到抓籌備的當務之急,是抓招生,因這時全國招生計畫已下達各省市,這時不全力抓生源,九月開學一定落空,形勢嚴峻。迫得李蘇、趙君陶和他跑教育部和化工部,有黨中央批示的上方寶劍,得到追加計畫,招生落實了。
師資是為學之本。要在三個月組建一支勝任的師資隊伍又是難上加難。籌備處全員出動,多方求援。首先取得部黨組的批准,從部截留回國留學生和擬分配的研究生、本科生和中專生。關於骨幹力量,李蘇同志帶著蔡耀宗同志去清華大學得到蔣南翔校長的大力支持,借聘到數學、物理和力學課的主講教師,為我院代培18名青年教師。趙君陶同志與蔡耀宗同志去北京農機學院借聘余介石教授。在全處的努力下,似神速般的,到八月底組建了120人的師資隊伍。
校舍在何方,籌備處的全員兩眼望空。新建根本不可能,外找吧,蔡耀宗等幾乎跑遍北京城,但處處碰釘子,一無所獲,焦急的心情,令大家難以言喻。難題之下,彭部長召開黨組擴大會,聽取李蘇、趙君陶和蔡耀宗同志匯報,提出解決校舍唯一辦法是暫借即將交付使用的新建部機關大樓。這個動議起到化解難題的良策,彭部長立即拍板定下。這下子蔡耀宗等同志動情地說“太好了,是一塊大石頭落地了”。後來,都把這個校舍叫南大樓,它是北京化工學院的搖籃,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地方。
辦學少不了家具設備。經請示部黨組批准從北京化工學校、化工設計院調撥多餘的桌椅、繪圖板和雙層床等。部屬天津幹校下馬,有一大批好家具,但國務院規定不準調出省外。蔡耀宗同志帶著部介紹信和部長的親筆信去天津求拜主管文教的市委書記,經過好話說盡,軟磨生泡,終於取得同情,全部調給我校。此外,從舊貨店買供桌,供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實驗用。後來,我們以“供桌精神”大講學校艱苦創業之舉。
參加籌備工作的全體同志三個月的日以繼夜,廢寢忘食,破解了道道難題,終於迎來了北京化工學院於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五日正式誕生。在建校三十周年時,蔡耀宗同志撰文“團結奮鬥,艱苦創業—在籌備的日子裡”,寫到:“每當我想起當時的情景,心情仍然不能平靜”。
(二)
自打北京化工學院建立直到蔡耀宗離開我們,他在校工作所擔任的職務,所起的作用,在某種意義去看他是一位十分稱職的大秘書長,好管家。
他擔任過籌備處的領導,教務處長,副教務長,院長辦公室主任,兩次任系主任,三度任基礎部主任,副院長,常務副院長,校黨委常委。在這些任職中,協助領導組織、調研、草擬、制訂關於學校辦學方向辦學道路和辦學措施等大政方針的戰略性的近遠期的規劃、計畫、總結和報告以及這些諸項的實施。從我們的角度觀察,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建設規劃和重要報告。學校開學,各項工作走上正軌,他就投入擬制學校發展規劃,由趙院長任編制組長,經蔡耀宗同志編寫出:《1958/59學年~1962/63學年大綱》,於一九五九年三月定下。一九六一年寫出貫徹高教六十條的《規劃要點》。“文革”後進入恢復整頓,蔡耀宗同志剛從外地調回北京,時任黨政一把手的周靜同志交給他第一項任務是研究制訂《1978~1985年學校發展規劃中幾個問題》。到改革發展時期,校黨委正式通過的《1983~1990年工作規劃》是他升任常務副院長所主辦的。具有歷史性的學校一九六二年第一屆黨代大會的報告,是老蔡等同志花費很大精力,通過調查總結,反覆討論寫出來的。
二是教育改革。一九五八年的教育改革,一九六0年的技術革命和教學改革,一九六二年貫徹高教六十條和科技四十條,一九六四年貫徹毛主席春節指示,蔡耀宗同志是主要組織者之一,雖然那時愛到“左”的思想影響,但還是做了不少有益的探討,在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在教學計畫中貫徹教學科研和生產三結合以及“少而精”和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都大大有助於提高教育質量。
三是學科建設。蔡耀宗同志在這方面的重點是抓基礎課。他三度領導基礎課的工作,抓的最多、最全面、最有成效,保證了教學質量,與專業課環環緊連,學生普遍反映學好基礎課使學業根基扎的深。他還參與研究確定專業設定和重點學科的建設。經過全院上下齊心協辦,用不到五年的時間過了教學關,是創建新北化的第一個里程碑。隨著形勢的發展,他積極支持設定理科和管理專業向綜合性發展。
四是師資隊伍建設。籌備階段,他直接抓師資。後來他負責教學工作,主動配合人事部門提出師資需要和培訓提高計畫。“文革”後,為了讓教師休養生息,進一步提高業務水平,會同教務處舉辦教師外語進修班,留校工農兵學員補習班,補發本科畢業證書。一九九七年任副院長果斷地的抓恢復教師職稱評定,解決“文革”以來遺留問題,湧現一批學校自己培養的教授副教授,進一步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五是綜合管理。在管理上他重視以制度促管理。一九六一年任院辦主任制定領導、學籍、教學、行政工作制度,經院務委員會通過,頒布《北京化工學院規章制度彙編》,分三大部二十種。一九八二年又一次在撥亂反正、恢復整頓基礎上,抓了推進管理改革、進行規章制度的修訂,促進工作規範化、科學化。好的學風是治學之本,經過多年的摸索和醞釀,全院取得一致的認識。一九八三年,他起草八年工作規劃時概括“團結、勤奮、嚴謹、活潑”八字校風正式公布。一九八七年還寫了《關於學風建設的探討》論文,在《高教研究》發表。蔡耀宗同志在人事工作、理財方面都開創了新局面。
六是社會工作。在他尚未任校級職務的時候,但需要校級幹部出任領隊,外出帶領師生走向社會,大多選派蔡耀宗同志去。如一九六四年九月至一九六五年八月,由他帶隊參加北京朝陽區雙橋公社“四清”、一九六五年九月至一九六六年四月,率領無機系六一級學生去河北平泉縣大吉口公社“四清”、五月被派去寧夏銀川市籌建北京化工學院銀川分院(後因“文革”停建)、一九八七年帶教師去延慶縣幫助建小化肥廠。他還多次帶學生下廠實習,帶隊參加農村勞動。
(三)
蔡耀宗同志在一九九三年回顧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主要做了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協助領導配契約志做了一些實際工作;二是參與幾所學校的建設。前一方面,在我校期間的工作本文中前兩部分已寫,是我們直接了解的;而後一方面,下面所要寫的不全都是直接了解的,加上篇幅所限,不可能表述深透,但僅僅如此也足以深悟蔡耀宗同志從教生涯轉戰南北的歷程令人敬佩。
老蔡同志是浙江大學土木專業畢業,可他從教生涯幾乎都是化工類,奉命調轉幾所學校做的又多是開創性工作。這是他聽從黨的選擇和安排。
他一九五零年調任浙江樂清縣中學校長。他排除壓力,完成遷校並校任務。剛全面開展工作,一九五三年三月派任籌建杭州化校,面臨將溫州工業學校、杭州工業學校的化工科和蘇州高工的化工科調整到原紡織學校的舊校舍,成立一所新的杭州化工學校。經過五個月的努力,完成了遷校並校。改建新建校舍、組建隊伍、招收新生的繁重任務,按計畫與當年九月開學。學校成立後,他主管教學,除了繼續參與學校建設,全力抓教學。當他離開這所學校時,由於教育質量較高,學校聲譽好,很快由中專升格為大專,現在是培養本科和研究生的大學。
一九五八年參與籌建北京化工學院,奇蹟般的三個月告捷,成了大躍進的產物,是全國重點大學。當他健在時,看到正在列入“211”工程,由衷地欣慰。
還有一九七二年,在“文革”動亂時,調他去淮南化校任總支書記和革委會主任。這個學校“文革”中破壞嚴重,派性大作,工作停頓。他到任後深入做思想政治工作,消除派性,增強團結,廣泛動員,重整旗鼓,較快扭轉混亂局面,當年恢復招生,各項工作步入正軌。
一九七八年下半年,北京市委決定辦走讀大學,為北京市培養急需人才,指定北京化工學院幫助。北京化工局辦化工分院,對外稱北京化工學院第二分院,後來改為北京聯合大學化工學院。當時蔡耀宗同志任基礎課部主任,院黨委指派他監管此事,兼任分院領導小組成員,主管分院的教學工作,負責制定各專業的教學計畫,配備任課教師,選定教材,提供學生實驗實習場所,並檢查日常教學工作,保證教學質量。一九七九年二月首屆三百名新生如期開學上課。他兼該分院工作三年多,也參與了一系列建設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條件,受到了高度讚揚。

影響

蔡耀宗同志早在中學時期就積極參加抗日救亡活動,與進步同學一起組織假期工作隊。在浙江大學學習期間,參加進步組織“求是社”。一九四七年參加黨的外圍組織“新民主主義青年社”,擔任過浙江大學學生反飢餓、反內戰罷課請願委員會設計股副股長,學生自治會代表會秘書和於子三烈士治喪委員會秘書,積極參加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學生運動。一九四八年七月在浙大土木工程學系畢業,之後,在浙江省公路局澤清溫段工程處當了半年公務員,因不滿工程處的腐敗現象,辭職回鄉教書,就此走上終生從教之路,中間任過三年中學教師。一九四九年十一月至一九五零年四月,兼任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樂清縣城區工委副書記,參加土建工作隊及“三反”、 “五反”。一九五二年九月起,捨棄所學土木專業,奔向化工類院校的組建和管理而獻終身。
終觀蔡耀宗同志的全部歷史和全部工作,終身從教的理念與軌跡,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充分展現。首先是他的黨性強,一切聽從黨的安排。他參加革命工作以來,工作調動達八次之多(不計單位內部變動),且都是新攤子,亂攤子,任務艱巨,困難重重,他愉快服從,保證完成任務,是一位優秀的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工作者;其次是他的勤奮耕耘,孜孜不息,嚴謹務實,勇於開拓,用他自己的話:“協助領導配契約志做一些實際工作”,多么自謙又多么求實,歷史證明蔡耀宗同志是做了許多平凡而繁重的實在富有成效的開拓性工作;第三是他的嚴於律己,廉潔清政,為人正派,情操高尚。他在任何場合,任何情況,總是普通一兵,不擺架子,無有傲氣,不顯赫,不自居,民眾關係好,人們總是稱呼“老蔡”。他率領的無機六一級學生參加“四清”的徐德鈺曾撰文“我和老蔡同志在一起的日子”,曾寫到“不論在什麼時候,我都是稱為‘老蔡’,他總是笑咪咪的地答應著,我感到這稱呼是多么親密,其中包含著多深的師生情誼”。很長一段時間,全家住在右安門筒子樓,與教工同擠上下班車,離休後仍時時關心學校的建設與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學校黨委聘請他任校志編委會顧問,他十分熱心與關注,不僅反覆審改一百多萬字的稿件,還主動承擔大事記、教育和管理等部分編章的撰寫,為重書北京化工學院(現北京化工大學)的光輝歷程付出了他最後的艱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