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湯

越婢湯

越婢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為利濕劑。具有疏風解表,宣肺利水之功效。主治風水證。症見發熱、惡風寒、一身悉腫、口微渴、骨節疼痛;或身體反重而酸、汗自出;或目窠上微擁即眼瞼水腫,如蠶新臥起伏、其頸脈動、按手足腫上陷而不起、脈浮或寸口脈沉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婢湯
  • 出處:《金匱要略》卷中
  • 組成:麻黃、石膏、生薑、甘草、大棗
  • 功用:疏風解表,宣肺利水
  • 主治:風水證
  • 分類:利濕劑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附方,重要文獻摘要,

歌訣

瀝水消腫越婢湯,麻黃石膏甘棗姜;發汗解表與利水,善治身腫風水傷。

組成

麻黃六兩(18g)、石膏半斤(25g)、生薑三兩(9g)、甘草二兩(6g)、大棗十五枚。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2、現代用法:用1200ml水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600ml,分3次溫服。

功用

疏風解表,宣肺利水。

主治

風水證,症見發熱、惡風寒、一身悉腫、口微渴、骨節疼痛;或身體反重而酸、汗自出;或目窠上微擁即眼瞼水腫,如蠶新臥起伏、其頸脈動、按手足腫上陷而不起、脈浮或寸口脈沉滑。

方義

在越婢湯中,麻黃為君藥(主藥),發汗解表,宣肺行水;佐以生薑、大棗則增強發越水氣之功,不僅使風邪水氣從汗而解,尤可借宣肺通調水道之力,使水邪從小便而去。因肺胃有熱,故加石膏以清其熱。使以甘草,調和藥性,與大棗相伍,則和脾胃而運化水濕之邪。綜合五藥,乃為發越水氣、清泄里熱之劑,對風水證有很好的療效。

運用

1、在中醫看來,本方為治療風水而肺胃有鬱熱之主要方劑,主要以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口渴、舌紅、苔薄黃、脈浮為辨證要點。
2、現代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腎炎、流行性出血熱(發作期)、腎炎初期、慢性腎炎急性發作、不明原因之水腫、過敏性皮膚病等屬肺胃鬱熱類疾病。

加減化裁

對於陽郁惡寒明顯的患者,可在越婢湯的基礎上加附子、澤瀉,以溫陽利水;對於水氣明顯的患者,可在越婢湯的基礎上加白朮、茯苓、豬苓,以健脾燥濕,利濕制水;對於表證嚴重的患者,可在越婢湯的基礎上加紫蘇葉,以解表發汗;對於肺熱重的患者,可在越婢湯的基礎上加桑皮、金銀花、板藍根,以清肺;對於咽喉腫痛的患者,可在越婢湯的基礎上加牛蒡子、薄荷、連翹,以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對於汗多陽虛的患者,應在越婢湯的基礎上酌加附子,以溫經助陽;對於大便乾結的患者,可在越婢湯的基礎上加大黃、芒硝,以瀉熱通便等。
此外,越婢湯合白朮,可治療風濕熱痹;越婢湯合半夏厚朴湯或煎劑越婢半夏湯,治療支氣管哮喘(尤以小兒支氣管哮喘)有特效;越婢湯合五苓散,可治急性蕁麻疹合併血管水腫;越婢湯加減治療急性腎炎等均有良效。

附方

名稱:加味越婢湯
組成:麻黃、生石膏、蒼朮、杏仁、甘草、生薑、紅棗、西瓜皮、紅小豆、車前子
用法:水煎服,早晚各1次
主治:慢性腎炎急性作見面目水腫周身水腫,尿少黃赤,咽喉腫痛,惡寒發熱痛,咳嗽氣喘,苔薄白,舌尖赤,脈滑或滑數
出處:《藥房裡買得到的名醫妙方典藏版》
功用:宜肺解表,利水清熱
名稱:快斑越婢湯
組成:黃芪、白芍藥、桂枝、防風、甘草
用法:判細,加生薑一片,大棗一枚,清水煎,不拘時溫服
主治:痘瘡手足不起發
出處:《痘疹心法》
功用:補氣,行滯,和肌
名稱:五皮越婢湯
組成:生石膏、麻黃、浮萍、茯苓皮、冬瓜皮、細辛、廣皮
主治:急性腎炎,證屬中醫之風水症,症見浮腫,尿量減少,或發燒,頭痛、口滿腰痛,檢查有血尿、蛋白尿、高血壓等症狀,脈浮數或滑數或沉滑面數
出處:《中華傳世醫方上卷(一、二)》
功用:祛風利水,內外分消

重要文獻摘要

1、《醫方集解》:此足太陽藥也,風水在肌膚之間,用麻黃之辛熱以瀉肺;石膏之甘寒以清胃;甘草佐之,使風水從毛孔中出;又以姜棗為使,調和營衛,不使其太發散耗津液也。 
2、《金匱要略方義》:本方為治療風水而肺胃有鬱熱之主要方劑。風水為病,乃風邪外襲,肺氣不宣,水道失調,風水相擊於肌表所致。治當解表祛風,宣肺行水。方中以麻黃為君藥,發汗解表,宣肺行水;佐以生薑、大棗則增強發越水氣之功,使風邪水氣從汗而解,尤可藉宣肺通調水道之力,使水邪從小便而去。因肺胃有熱,故加石膏以清其熱。使以甘草,調和藥性,與大棗相伍,則和脾胃而運化水濕之邪。綜合五藥,乃為發越水氣,清泄里熱之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